scitechvista

Month: 2022-01

文章ID 時間 like comment 內容
4818667998222594 2022-01-31 21:30 57 2 🌟「矽光技術」利用光子進行信號傳輸,解決了傳統晶片的損耗問題 立陶宛在這項技術上擁有首屈一指的能力,而臺灣也坐擁卓越的晶片封裝技術 這場跨國技術結合將會如何發揮綜效,打出 1+1 > 2 的絕佳效益呢?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立陶宛關鍵雷射技術,臺積電要墊高矽光技術護城河不能沒有它!

隨著臺灣逐漸拓展與立陶宛的經貿合作,雙方的科研交流也馬不停蹄,兩國合作不僅日益緊密,也持續拓展強化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 我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去年率領國內跨部會政府官員、研究機構、公協會及產業等代表,.....
4818659744890086 2022-01-31 15:30 17 0 🎆欣賞絢麗的煙火,原來可以沒有空汙與噪音 煙火藝術結合新科技,讓「無人機」也能創造美麗夜空! 讓無人機按照設計路徑排列,再搭配燈光、顏色後,不但不再有煙霧與噪音,還能在夜空中創造出更精細美麗的畫面✨ 一起來看看臺灣團隊如何創造出又美又環保的「無人機煙火」吧 >> 小編 OS:撇開汙染不說,每次去101看煙火如果運氣不好剛好在面風的方位,真的就只能呆看5分鐘的煙霧耶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無人機變身環保煙火

無人機不只能空拍、救災、灑農藥,還可以變身成為另類煙火,在空中閃耀!108年屏東燈會的300架無人機表演就是美國Intel公司執行演出的。近年來世界各地陸續有許多公司競相投入無人機群飛表演開發,是一種高科技的整合應....
4818793591543368 2022-01-30 16:00 61 0 「半導體產業發展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跟著摩爾定律繼續前進,第二條則是『超越摩爾』,把晶片功能 #做得更強大。」 當半導體的「異質整合」技術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臺灣晶圓廠、封裝廠等企業又將面臨哪些待解決的挑戰?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異質整合、2 奈米晶片之爭, 2022年臺灣半導體重大影響趨勢與關鍵技術有哪些?—專訪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表示,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跟著摩爾定律繼續前進,不斷追求電晶體尺寸的微縮,第二條路則是「超越摩爾」,走向異質整合。
4800029056753155 2022-01-29 15:30 275 5 🪐 全球最知名的「哈伯望遠鏡」30 年來為人類揭開了無數宇宙面貌。 如同天文學家哈伯(Edwin Powell Hubble)用他清澈的洞察思維,顛覆了當代人們對宇宙的認知 🧐 這座全球最知名的宇宙望遠鏡,即取名自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究竟發表了哪些突破了人們宇宙觀的研究,為何能獲得後世天文迷們的最高景仰? 👉 一起來認識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從哈伯的雙眼,窺探神秘遙遠的宇宙

哈伯太空望遠鏡揭露了宇宙美麗、神秘、雄壯的模樣,過去將近30年的歲月裡,哈伯望遠鏡不斷貢獻出許多重大的天文資訊,讓科學家得以瞥見天體更細緻的樣貌,窺探更深遠的宇宙。這座望遠鏡就是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觀測.....
4818644594891601 2022-01-28 21:30 8 0 AI 變身模擬病人,能輔助醫療人員培訓! 👨‍⚕ 醫師的訓練是一條漫長且嚴謹的道路
而成功培育這些重要人才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實戰」 但多數人在病痛纏身時,都希望被好好醫治,而非成為實習醫生「練習」的對象。 要成為專業醫生又不能沒有醫療實戰經驗怎麼辦? 這時候就是 AI 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超連結 YOUTUBE.COM

【AI輔助醫療應用實例】-從科技到人性談智慧醫療應用

觀看完整演講: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ePM講者:蘇俊銘 |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人工智慧(AI)因軟硬體技術提升對全球各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台灣醫療技術與管理品質全球知名,搭配完善科技產業鏈加持,因此「AI+...
4800023510087043 2022-01-28 16:00 103 4 🏭 臺灣的「火箭發射場」在哪裡? 火箭發射時,不但周遭大範圍都會受到強大的衝擊力,也要預防火箭發射失敗後,墜落物不會影響到民生安全。 拿摸~臺灣哪裡會有這樣的地點呢? #跟編一樣看到貼文忍不住跟著唱起歌來的請舉手 🙋
國家實驗研究院 #小編太好笑了
分享 國家實驗研究院──在國家太空中心 NSPO 。
【為什麼火箭發射場選在屏東旭海這個位置呢?】<br> ⠀⠀<br> 找一個無人熟識、青份的所在<br> 火箭一枚兩枚三枚,當作是秋葵......???<br> 火箭發射場域即日起開放申請囉~<br> 你知道為什麼發射場會選在這個位置嗎?<br> ⠀⠀<br> 🚀就愛低緯度… 更多<br> 火箭發射場的建置地點,緯度是重要的考量,最好離赤道愈近愈好。地球轉一圈,在北極圈的人和在赤道的人,在赤道的轉動距離較大,臺灣的話大約每秒鐘半公里,在低緯度的地方火箭向東發射可以獲得更好的初始速度,能夠節省用來推進的燃料。 #省燃料就是省錢錢<br> ⠀⠀<br> 🚀靠海更安全<br> 火箭發射方向的下方最好都不要有人在,若是朝著海的方向,這樣若有掉落物或發射問題,掉落在海中比較不會造成損傷。<br> ⠀⠀<br> 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的發射場、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國外不少火箭發射場也是位在該國緯度較低且靠海的位置喔~<br> ⠀⠀<br> 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開放申請,<br> 詳細規定說明請見國家太空中心官網<br> https://www.nspo.narl.org.tw/activity/TWC/tw/launch.html
4800020046754056 2022-01-27 21:30 28 5 🚀 NASA 這塊老招牌,是怎麼修煉成全球「太空科技龍頭」的? 西元 1958 年,美國總統創立了NASA,即便當初是用「不能輸」的心態來執行太空探索,但 60 多年來,這個單位已為人類的宇宙夢鋪墊了深厚的基礎。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那段最為人所知的「阿波羅11號登月歷史」與 NASA 當初的起飛之路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NASA的花甲歲月——永不停歇的太空夢

太空的秘密至今人類還尚未看透。回顧過去60年, NASA的舉手投足都備受全世界矚目,它承載著無數人對太空的嚮往和想像,從最早因太空競爭催生,送第一個人類登上月球,到太空梭發射失敗爆炸⋯⋯有55%的美國民眾認為NASA不....
4800017043421023 2022-01-27 07:30 23 0 「活火山」不就是非常有可能爆發的火山嗎?😱 想更進一步檢測火山風險,勢必需要深入探索火山的內部結構 🌋 但是火山地質範圍如此廣大、人類又無法到達那麼深的地層,該怎麼探索呢? 於是,科學家們決定幫整個大屯火山群拍一張「X 光照片」! 點文章,看看火山「照 X 光」的過程吧 >>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tatun-volcano-group-magma-reservoir-structure/
超連結 RESEARCH.SINICA.EDU.TW

大屯山偷偷藏了一個岩漿牛奶罐?用震波破解大屯火山身下的秘密!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天哪!原來我家旁邊住了一座活火山?位於臺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近年已被地球科學家推斷為活火山,繁華的天母、北投與士林就在它的山腳,距離臺北 101 大樓甚至只有 15 公里。為了評估災害風險,發現活火山還不夠,我們...
4800001326755928 2022-01-26 22:30 57 26 ☀ 在距離太陽上空 600 萬公里的地方,溫度是太陽表面的 500 倍! NASA 於 2018 年發射出了一支可承受太陽日冕高達 🔥 300萬℃ 的太陽探測器,並將其取名為「帕克」,是 NASA 第一次用探測器命名來表揚還在世的科學家。 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帕克」究竟在天文學界有什麼樣的偉大貢獻而讓 NASA 如此尊崇呢?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帕克太陽探測器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這個探測器會深入太陽大氣,最接近太陽時,軌道距太陽表面只有611萬公里。那裡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日冕,溫度高達攝氏300萬度。 ​
4808350545921006 2022-01-26 20:00 39 0 轉眼間就來到2022啦!
科普列車也一路從2021開到2022🤣 我們最後一次週六實驗室time也在上週畫下句點🔥
好捨不得啊🥺
謝謝所有厲害的高中大哥哥大姐姐們
帶來一場場精彩實驗🧪 快來看看最後一場師大附中的同學們
帶小朋友們「發現世界的無限可能」! 還記得這兩個月的精彩內容嗎?
一起回顧 ➡️ https://bit.ly/317N849 📣別忘了一起動手做!
並上傳實驗成果!!!
多項好禮等你拿🎁
影片
4799998563422871 2022-01-26 19:30 29 0 【臺灣的「晶片王國」絕非一朝一夕構建而成】 ⚙ 半導體這項技術究竟是如何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發展深耕? 想了解背後的技術脈絡、物理性質與科普基礎? 立刻點文章長知識!
超連結 NEWSLETTER.SINICA.EDU.TW

演講側記〉「半導體發展的故事」 | 中研院訊

演講側記〉「半導體發展的故事」 2022-01-13 | 數理科學, 漫步科研, 科普專欄 科普 主講人:陳貴賢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本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活動側寫:林奕廷(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為推廣科普知識,本院自20...
4799994046756656 2022-01-25 22:30 22 18 👩‍🚀 「我的職業是『太空人』。」好酷炫的頭銜! 有沒有幻想成為親身探索宇宙之謎的成員之一呢? 太空人聽起來相當夢幻,即便身處外太空既艱辛又不便,更身負全人類的期待,這項工作依然讓星際迷們嚮往。 若真心想成為太空人,該具備那些條件,又可以朝什麼方向努力? 立刻看文章,替你完整解惑!>>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45c6abc-410c-4cc1-b26d-fc0ae325cb03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你想成為太空人嗎?

想要成為太空人嗎?當一個太空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除了要有科學家專業知識的頭腦以外,也需要有體育人的強壯健康的身體,太空人的任務艱難,每一個突破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因此成為一位太空人也絕非容易之事。
4799499686806092 2022-01-25 19:30 22 0 【乍聽起來有點孤單的「邊緣運算」】 💻 AI 在生活中已經無所不在,過往 AI 僅能在高規格電腦上運行,而現在我們開始希望身邊的「東西」都變得愈來愈智慧,就要讓 AI 也能運用在一些家電、穿戴裝置上。 這時候就需要「邊緣運算」技術的支援囉! 所以邊緣運算一點也不邊緣!它將會是接下來科技領域的一門顯學 👍 一起來認識這個酷科技吧!>>
超連結 NEWSLETTER.SINICA.EDU.TW

【專欄】邊緣運算─實現普世人工智慧的最後一哩路 | 中研院訊

【專欄】邊緣運算─實現普世人工智慧的最後一哩路 2021-12-02 | 數理科學, 漫步科研, 科普專欄 人工智慧 科普 作者 / 王志宇副研究員(本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普世人工智慧的願景 近年來,深度學習所帶來的人工智慧革.....
4799497176806343 2022-01-24 22:30 29 19 🌠 黑洞、宇宙射線、暗能量、外星生物...宇宙中的哪一項謎團讓你最感好奇? 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歇,科學家們也致力於用各式各樣的技術與儀器找尋這些巨大謎團裡的一絲真理。 而來自臺大的天文研究團隊,就想到透過「冰層」來尋找宇宙中的「微中子」、還打算用雷射「打造」出黑洞! 這些好像天馬行空的研究可不是單純的腦洞大開,來看看這些研究宇宙的學者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宇宙又大又驚奇!

「我們所知愈多,就發現自己所知的愈少。」近幾十年宇宙學的蓬勃發展,讓我們一窺宇宙神祕樣貌之餘,更留下許多謎團,至今科學家仍一步步探索著它的真面目。
4799494780139916 2022-01-24 19:30 73 75 30 年來,它在遙遠的外太空中孤獨前行,卻讓人類得以窺見宇宙面貌 哈伯望遠鏡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太空望遠鏡,在所有的天文迷心目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少經典又繽紛絢爛的太空攝影照片,都是由哈伯望遠鏡拍攝傳回的。 然而這些天文照片的幕後推手之一其實是來自臺灣中研院的天文學家 —— 朱有花! 來看看這位來自臺灣女天文研究者,是如何拍下這些驚豔世人的美麗照片吧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那些年,哈伯望遠鏡帶我們看到的宇宙

天文學家以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拍攝過許多經典的美麗天文照片。在我們窺探許多宇宙面貌的同時,天文學家都在從中對宇宙提問與得到解答。而且想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可沒那麼簡單!必須提出觀測計畫與其他科學家競爭,...
4799238440165550 2022-01-24 11:21 12 0
圖片
4799236326832428 2022-01-24 11:21 53 1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 科技大觀園與Q博一起預祝大家虎年吉祥!
圖片
4755661101189951 2022-01-23 15:30 44 6 【法老王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在埃及法老圖坦卡門充滿金銀財寶的墓穴中,居然出土了四組「桌遊」🎲 原來這種叫做 Senet 的棋格桌遊,看起來雖然只是無關技巧的機率遊戲,卻是古埃及人相當喜歡的娛樂之一,喜歡到法老要帶四套去冥界 ヽ(●´∀`●)ノ 考古,還能如何讓我們得以窺見史前文明的生活樣貌呢?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打開圖坦卡門之墓-從桌上遊戲看古埃及

古埃及人將陵墓視為人世連結陰間的橋樑,陵寢中的一刻一鑿都透露著其對來生的想像,考古學家也因此得以從中一窺當時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1923年2月16日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進入三千年來從未被盜取的圖坦卡門之....
4755657591190302 2022-01-22 15:30 22 0 「VR 技術」如何進一步應用在博物館中? 讓VR科技能成功結合歷史,並帶來沉浸式觀展體驗,「文物參考」其實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打造出的「1895臺北危城」VR 影片,背後參考的各式館藏史料有哪些?點圖就能看到囉!👀
圖片
4755655791190482 2022-01-21 22:30 15 0 爬山的時候,你也會注意到山林小徑旁,靜靜生長在腐木旁的小蕈菇嗎 🍄 有沒有發現它們都喜歡潮濕、陽光無法直射的角落? 如果菇菇們都長得這麼不起眼又難以採集,平常在那鍋火鍋湯裡浮沉的香菇,又是怎麼來的呢?
分享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林下寶菇】 森林裡的鮮甜可口的段木香菇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br> 絕對不是憑空長出來啦😂 影片中這個動作叫做「#植菌」,植入後讓菌絲在段木內生長、充分吸收養份,經過9個多月的蓄勢待發,才能長出具有獨特香氣與口感的森之菇🍄 其實段木香菇是師法古人的智慧與傳承,早期就有先民採用此種植方式,也是 #林下經濟 推廣品項之一✨… 更多<br> 段木香菇在雲霧繚繞的山林中自然長成,吸收日月大地的菁華,無論是Q彈度、香氣、風味都能維持與野採香菇一樣,廣受饕客喜愛,也增加林農生產動力,大大提升菇類產業發展與山村部落經濟呢!💰 ❄冬天到了~來一碗溫暖又充滿山林精華的段木香菇雞湯吧!😋<br> 想吃香菇可以到這裡買喔:https://qingliang.myorganic.org.tw/<br> 影片感謝阿旺老師與利同學提供
4755653304524064 2022-01-21 19:30 50 1 👻 當怪物敵人從四面八方襲來,你要先打哪一隻? 「鎖定系統」是電玩愛好者們幾乎都熟悉的戰鬥模式。 但當玩家用第一人稱視角,戴著VR頭盔在虛擬實境中戰鬥時,該如何判斷攻擊敵人的優先順序? 又或者說,遊戲如何「引導玩家」鎖定正確的敵人呢? 聽起來快變成繞口令了,不如直接看文章吧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VR版英雄聯盟該如何操作?來看看它背後的原理吧!

玩VR版的英雄聯盟,360度的畫面內容過於豐富,容易讓人分神。新手訓練區的畫面與解說的自動匹配功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分別將畫面和文字進行編碼,將文字丟入「循環神經網路」中,得到獨一無二的編碼。將影像丟入「卷....
4755650414524353 2022-01-20 22:30 31 0 元宇宙話題襲來,AR/VR 關注度又再被炒熱 🕶 但其實在元宇宙之前,AR/VR 的應用研究就已經如火如荼的在進行了 從診斷面、失智症治療面,到健康照護面,科技除了帶給我們方便與娛樂性,更多一步的發想就有機會帶來溫暖,並能真正造福社會 🫂 。 虛擬實境除了好玩,還有哪些更重要的生活應用?立即看全文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虛擬實境用於失智症的診療與照護

虛擬實境有機會找出阿茲海默症的高危險族群,提升醫師的診斷信心。成大白明奇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成大校園的路徑結合科學理論開發的軟體 PJ 裝置 ,考驗受測著的空間定位能力,研究成果顯示和受測者的認路功能與迷路....
4755648624524532 2022-01-20 19:30 28 0 🦋 用 AI 保存博物館裡的文物標本 博物館中多數文物與標本都蘊含大量研究價值,脆弱異常,當研究學者們常需要將這些珍貴物件取出來做調查,又怕破壞物件,怎麼辦呢?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就準備耗時五年搬遷,同時將這些標本用新科技的方式重新建檔,相信將會更利於未來研究與訊息的提取!
超連結 MUSEUMS.MOC.GOV.TW

解密大自然的世紀檔案—從自然史標本探索環境變遷之謎

臺灣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入口網
4755641974525197 2022-01-19 22:30 17 1 🧠 想要腦力 UP,除了「吃銀杏」還有沒有別招可用? 多年來,醫學界對人類腦部老化或是健康度下降,而產生記憶衰退與認知能力降低等症狀感到束手無策,卻依然不懈於找尋有效的療法。 然而「遊戲」有機會成為治療腦部疾病的良藥嗎? 🎮 其實好玩的遊戲不但能提升患者興趣,也能根據不同遊戲設計刺激腦部,進而起到讓患者提升記憶力等作用喔 #小編的健忘症有救了?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手機APP 竟有助提升腦力、增強記憶力

《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期刊》研究顯示,透過手機App,或可幫助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提升腦力、改善記憶能力。.
4744317855657609 2022-01-19 20:00 195 1 寒假預備備~起!
即將放寒假的你👉🏻
還沒有計畫快看過來 就讓 #科普環島列車
來幫你充實填滿整個寒假✌🏻 🎮玩遍站點線上小遊戲
🧪豐富有趣的實驗做到手軟
📖補充科普新知 用一個寒假化身科學小天才👑
➡️ https://bit.ly/3HTg7Jd 玩過看過不要錯過!
#成果發表專區 上傳你的實驗成果
2/14前多項大獎搶起來🔥
圖片
4755638354525559 2022-01-19 19:30 13 0 用推理算式告訴你,數學家超害怕的「怪物」是什麼 🦖 再用函數告訴你,怎麼用「月光」馴服這頭數學怪獸 🌙 【看完文章還沒暈頭的,請留言告訴Q博】
超連結 NEWSLETTER.SINICA.EDU.TW

【專欄】與怪物共舞(Dances with Monster)──淺談月光、怪物相關的數學及研究 | 中研院訊

【專欄】與怪物共舞(Dances with Monster)──淺談月光、怪物相關的數學及研究 2022-01-13 | 數理科學, 漫步科研, 科普專欄 科普 作者 / 林正洪研究員(本院數學所) 你沒有看錯,要跟大家談論的題目就是「月光、怪物」。也許你...
4755636014525793 2022-01-18 22:31 12 0 🎞 看電影時,大家看得出來哪些畫面是特效合成的嗎? 影視娛樂產業發展至今,數位特效與後製技術已經來到了一個新境界,人眼可能已無法辨識出哪些是特效後製、哪些是實際拍攝的畫面了 🎆 當群眾追求更酷炫的特效、更高清的視覺與更逼真數位體驗,製片商們該如何找到「特效」與「拍攝畫面」之間的完美搭配呢?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這世界越來越數位特效

隨著科技的發展, 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這個世界有越來越多的虛擬合成的影像, 而且這些影像越來越逼真也愈豐富。 當然這包括了各種專業技術的發展與軟硬體的突破, 其中「數位特效」尤其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4755632781192783 2022-01-18 19:30 100 14 【災難遊戲畫面愈逼真,事後玩家捐的錢也會愈多】 「遊戲化」是傳播資訊的重要方法,藉由遊戲化,有機會向人們傳達出更深刻的概念與體驗,具體如何做,也一直是傳播學家們努力研究的領域。 立即閱讀完整文章,看這些研究是如何進行的吧!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傳播學者如何研究遊戲?林日璇專注VR正向應用

人們看到電子遊戲或虛擬實境時,往往聯想到純粹享樂的消費行為,很少有人會去嚴謹地探討遊戲媒介對人的影響。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卻能從遊戲相關應用出發,致力研究媒體心理學領域。身為玩家也身為學者,林日...
4744862045603190 2022-01-17 22:30 12 0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頭部外傷可能改變腦部解剖構造,因而導致行為變化。冠狀病毒似乎也會如此。」 Covid-19 與人類的戰役還沒落幕!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感染病毒後即便痊癒,腦部也可能會受到「不可逆」的影響。 這次,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影響似乎會比我們預想中的還更深遠 🩺
超連結 NATGEOMEDIA.COM

COVID-19會改變你的個性嗎?本文告訴你腦部研究的結果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頭部外傷可能改變腦部解剖構造,因而導致行為變化。冠狀病毒似乎也會如此。-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4755629154526479 2022-01-17 19:30 11 0 🔔 全民防疫警鈴再起!🧴 酒精消毒噴起來! 但是其實「噴」酒精並不是最佳的消毒方式? 怎麼消毒最有效,一起來看!
分享 食用玩家-食藥署
共同對抗疫情這麼久<br> 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br> 還有酒精是消毒清潔好幫手! 安則這邊要提醒一下<br> 其實酒精用擦抹的比直接噴灑還要有效!<br> 對物品表面的消毒作用更完整<br> 持續落實防疫措施大家一起加油喔💪💪 這樣用酒精更有效>>https://reurl.cc/ogylm5
4744860675603327 2022-01-15 14:30 67 1 🔭今年耗資 100 億美元的 NASA 韋伯太空望遠鏡,其巨大的鏡面終於在太空中成功展開並部屬成功! 雖然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都鬆了一口氣,但韋伯太空望遠鏡還需要逐步校準,最快今年年中才會開始它的太空航行,它將會在宇宙中探測至少五年! 韋伯望遠鏡的主鏡是哈伯望遠鏡的 3 倍,將會是當代宇宙探勘路上的一名強力生力軍!
超連結 TAM.MUSEUM

網路天文館 - 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鏡面順利展開完成

 ▲NA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在2022年1月8日完成了最後的主鏡部分部署,開啟了NASA宇宙探測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耗資約100億美元的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8日下午1點17分展開了巨大主鏡的第二個...
4755624934526901 2022-01-14 19:30 27 2 SpaceX 昨晚載著「臺灣技術」上太空啦~ 🔴看直播(回放)感受辣個感動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BeuSAvhUQ&t=753s 來自臺灣的張量科技,擅長用「球形馬達」技術研發衛星控制系統,這次跟著 SpaceX 的「應用球型馬達的衛星姿態判定與控制系統」就是來自這個團隊唷!
https://www.facebook.com/narlitrc/posts/1965618903623240 PS 直播已經結束,小編會再追蹤該頻道是否有再上傳直播影片
1/17 更新連結為直播回放影片囉
超連結 YOUTUBE.COM

WATCH LIVE: SpaceX to Launch Transporter-3 Rideshare mission with Return to LZ-1

A SpaceX Falcon 9 rocket will launch the Transporter-3 mission on Thursday. Liftoff is scheduled on Thursday, January 13, 2022 at 10:25 AM EST | 3:25 PM (UTC...
4744858905603504 2022-01-14 14:30 45 0 去動物園的時候,是不是每次都會一邊用力地盯著兩棲爬蟲類的缸,一邊嘟囔著:在哪裡呀?裡面根本沒有動物吧?👀 其實裡面真的都有動物!只是動物園裡的展示缸,除了供民眾觀察之外,讓裡面的生物能有安全感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喔! 圖中的🐸青蛙就用缸裡豐富的的綠色植物讓自己完美隱身,才能舒服又愜意的棲息在缸中,不會因為缺少隱蔽物而焦慮緊迫,最後導致死亡。 下次不妨跟身邊朋友比賽,看誰能最快找到擬態在缸中的「躲貓貓高手」吧!
分享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展缸裡沒有蛙蛙?偽裝高手密技大解密】<br> 兩棲爬蟲館內常聽到遊客在展示缸前抱怨:「裡面根本沒有動物嘛!」其實這些動物可能就在你的眼前,只是都身懷高超偽裝技巧,將自己完美隱身。<br> YouTube:coming soon<br> 延伸閱讀:https://bit.ly/3q8v187 <br> #TaipeiZoo<br> #臺北市立動物園<br> #動物們都喜歡躲貓貓<br> #苔蘚蛙<br> #巨人猴樹蛙<br> #亞馬遜葉蛙
4744857482270313 2022-01-13 21:30 22 0 地球之外究竟還有沒有生命存在?🌍 多年來,天文學家除了在太陽系內探詢生命蹤跡,也致力於在宇宙星雲之間找尋有機體的跡象。 去年,臺灣的天文學者發表了關於在「🌟 獵戶座大星雲」中觀測到 #熱微核 的論文,不但登上《天文物理期刊》,更讓外太空中是否有生命起源的研究有了新一步的發展! 「熱微核」究竟代表什麼?又怎麼能夠「觀測」到生命起源呢?一起來了解玄乎又微妙的天文世界吧!
超連結 RESEARCH.SINICA.EDU.TW

生命起源的線索?在獵戶座大星雲探測富含複雜分子的熱微核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生命如何在宇宙中起源?這是天文學家關注的一個大哉問,也許我們可以從星際中的複雜分子,獲得一些可能線索。「研之有物」團隊專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呂聖元副研究員,他長期研究天文化學,2020 年普查在....
4736449143111147 2022-01-12 20:00 1293 145 #截圖上傳搶好禮
#詳情見留言 科普列車環島不停歇🚄
大家應該都收集了不少徽章吧! 是不是週週有驚喜
站站都好玩🤤
趕快進到“計分板”截圖
小編要看到徽章滿滿!! 📣📣#成果發表獎📣📣
寒假除了刷影片,還能動手做實驗!
(本抽獎活動將延長至2/14,將另行公告於活動官網上)
➡️➡️【上傳實驗成果】
眾多豪禮等你拿👍
圖片
4744863975602997 2022-01-12 15:30 14 0 【61% 的學生認為,即便有遠距監考也一樣能作弊】 執行「測驗」是線上教學的一大挑戰,教師們用盡方法來監考或防止學生舞弊,但也讓學生被監考時的隱私權問題愈演愈烈。 究竟如何在隱私保護與防止作弊之間取得平衡?真的是這個數位新時代所面臨的大課題呢 🤔 也歡迎分享你對於線上考試防止作弊的想法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疫情之下,線上測驗與監考的隱私權難題

隨著線上教學越來越普遍,不同公司紛紛推出遠距監考服務,然而遠距監考卻存在著侵犯學生隱私權的爭議。
4744851565604238 2022-01-12 14:30 36 18 人工智慧 VS 資訊駭客,誰會贏? 面對層出不窮的惡意駭客攻擊,不但讓全球企業損失上兆,甚至還可能威脅到國家安全! 而 AI,會是防堵駭客攻擊的那把關鍵鑰匙嗎?由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宗男所帶領發展的「AI Cyber Security」就用 AI 技術,直接偵測惡意程式並阻斷啟動! 訓練 AI 自源頭就直接防禦駭客攻擊!這麼神?研究團隊的方法是什麼?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AI智鬥駭客,數位戰警網路掃黑

今日網路世界中,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已是一種數位資產,2020年5月底美國資安公司「Cyble Inc」揭露駭客在暗網兜售「臺灣全國戶政登記資料庫」超過2,000萬筆臺灣民眾個資,接連引發輿論譁然。如何保障資訊安全?考慮到資訊量.....
4744854935603901 2022-01-11 22:30 57 57 VPN、防火牆,都是企業守護資訊安全的好幫手,但能有「最強守護者」稱號的究竟是誰呢? 「零信任架構」是近年來呼聲最高選手,但什麼是零信任?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系統會對任何人、任何裝置、任何存許要求都要求驗證,來降低惡意行動發生的機率 🤔 完全不信任任何使用者?會讓之後使用系統都變得非常麻煩又討厭嗎? 其實也不見得,一起來看文章,了解未來即將成為資安主流:「零信任架構」的運行邏輯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
4744849592271102 2022-01-11 19:33 14 0 ⚠ 遠距工作型態出現,可能讓企業原本的資安防線出現漏洞 疫情造成的影響當中,「工作型態」的轉變可說是全民最有感的點之一 但是遠距工作迫使企業對外大開連線,這對駭客來說就像嗅到了「歡迎光臨」的信號。 面對新時代的資安風險,如何保護自己的資料或寶貴個資不外洩?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蕭旭君表示:如何防堵 COVID-19 的侵襲,就用同樣的策略去確保面對個人資安保護! >>立即看全文,看資工系教授傳授更多資安觀念👉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因疫情帶來的資安破口,我們該做些什麼?

COVID-19 疫情壟罩全球,台灣也在今年初首度迎來疫情高峰,在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型態出現大幅改變,遠端網路服務需求攀升同時也促使相關資安威脅升溫,究竟疫情帶來的資安問題有哪些?人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4742014169221311 2022-01-10 22:30 49 21 「越安全的東西,越不方便使用。」 當我們在網路上的時間愈多,就愈容易洩露個資隱私!因此,嚴謹的密碼保護、不讓任何裝置記住密碼、定期換密碼等「不方便」的行為,卻是最為安全的保護罩。 在資安的世界裡,除了民眾可以自我保護之外,還有一群人被稱為「白帽駭客」!🧐 他們專門突破資安漏洞,然後主動告知被攻擊方要進行修補,來確保資訊安全領域的進步。 相反的,若是為了惡意攻擊去突破資安防禦的駭客,就被稱為「黑帽駭客」 原來,同樣身為駭客,卻有兩股力量互相牽制,是不是長知識了呢? >> 立即看完整文章,了解更多關於資安與駭客手法的資訊!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大資安時代,走跳江湖有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網路與數位化的浪潮勢不可擋,面對資安環境高速變遷帶來的新興風險,我們又該如何自保防身?來聽聽資安專家——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陳嘉玫教授怎麽說!
4742012622554799 2022-01-10 19:34 54 23 📲 原來使用基電信服務的同時,我們也把自己的行蹤透過基地台告訴電信商了! 透過電信公司,商家就能將廣告投放到特定的人群面前。然而目前令通訊學者們擔憂的是,這些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可能變成駭客攻擊的破口 😱 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我們究竟還能怎麼做才能更安全的保護隱私呢?立即看文章,保護自己 >>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為什麼網路廣告都知道我去過哪些地方?手機通訊的資安隱憂與個資保護新技術

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便提出一項新技術-Pretty Good Phone Privacy (PGPP),嘗試在確保服務品質的情況下,保護裝置使用者位置的隱私性。
4734221836667211 2022-01-09 22:30 36 0 如何加快對方理解你的速度?活用「譬喻」是個很有用的方式! 當你不管怎麼解釋,對方都還是一知半解時,試試看用「譬喻」來協助吧。好的譬喻,勝過千言萬語。 但是什麼是好的譬喻?Q博這次從語言的文化跟人腦的理解來說明,立即看文章學習去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c19a316-5851-407f-9bf8-93cf46d19c6b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為什麼說話要拐彎抹角?譬喻背後的認知、思維與文化

人可以理解譬喻的能力,來自能夠認知彼此共同了解的事物,並藉以連結。這不僅僅是一種修辭,而是一種想像與再創造的過程,是人類思考、推理等認知活動不可或缺的。
4734219096667485 2022-01-09 12:30 73 7 🗣️ 哪個語言學起來最容易?不同母語的人答案可能會差很多! 原來當我們學習「新語言」的時候,會被母語的語言規則給制約,進而讓你覺得這個語言「難」或是「容易」! 但有一類人竟然可以克服母語給予的制約!
這類人有什麼樣特質?快點進文章看看自己有沒有符合 🙋‍♀️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8b3fa62e-828b-429f-8a71-9c62dc758c90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學第二語言好困難?吳嫻指出關鍵的「統計學習能力」

雖然人類學習第一語言的速度非常快,一旦母語佔領了負責語言的腦區,就非常難以調整原有的語言規則來學習新語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嫻表示,學習語言就如同學習一套規則,若個體的統計學習能力越高,...
4734213973334664 2022-01-08 22:30 31 2 【AI 機器人,也能有情感嗎?】 人類複雜的「情感」即便是目前最聰明的 AI 演算法也無法做到。 但未來技術若再進一步突破,被賦予 EQ、動機、欲望、同理心的「強人工智慧」被開發出來了,人類將會面臨什麼挑戰?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嫻,用溫柔又淺顯的方式,說明了人腦、電腦之間的比較與矛盾。幫助我們進一步思考追求「人工智慧」發展時,🗣️人類與 🤖 機器之間的關係該如何定位。 這麼優雅又深度的的思考題,其他人怎麼想?快進來看看吧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e45d9762-1c76-49cd-a417-8103a2c9e5e3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腦的智慧.智慧的腦

人類在和各物種的生存競爭中能夠勝出,仰賴的是充滿智慧的腦;而優越智能的極致發揮,便是創造出和我們有著類似表現的「人工智慧」。甚麼是「人類智慧」的本質?現在已出現的和未來可能被創造出的「人工智慧」又是甚...
4734210380001690 2022-01-08 12:30 60 1 【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些人學新語言就是特別快】 你是否看過有些人,從小就對英語駕輕就熟,甚至後來還能學會「第三語」、「第四語」?能流利又自信得說出外語的人,真的會讓人既羨慕又佩服啦 😮 然而,語言研究學家終於破解了部分秘密,原來,這些人的大腦善於學習「規則」 什麼是「規則」?又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善於學習新語言的大腦呢?>> 快看全文找答案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中文、英文、外星文?大腦幫你學語文(精華版)

世界上語言繁多,為什麼學母語在一般情況下很簡單,學第二種語言卻是如此困難?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有助於學習新語言?
4733515193404542 2022-01-07 22:30 35 1 【阿茲海默症發作前 15~20 年就已經存在體內?】 阿茲海默症是常見的大腦疾病,多發生在老年人,會讓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容易迷路、失憶,造成意外發生。 如此常見的疾病,多數嚴重的病患卻只能靠藥物緩解症狀 😢 但科學家們已經藉由「結構性核磁共振造影(MRI)」找到提前預測阿茲海默症的方式了! 究竟是怎麼辦到的?一起來看文章長知識!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簡介核磁共振造影 (MRI) 在阿茲海默症診斷之應用

阿茲海默症的失智症狀和病理並不同步,當大多數的病人失智症狀嚴重到被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時,他們大腦中的病理已經發生 25 至 30 年了,只是前 15 至 20 年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找出那些有輕度認知障礙並會轉變.....
4733512383404823 2022-01-07 17:31 47 0 原來每個人都可能會產生容易引發血管阻塞的「壞蛋白質」 #類澱粉蛋白,是健康的蛋白質錯誤折疊後產生的壞蛋白質,如果在血管中沉積,阻塞血管,可能會引發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性疾病 😲 但是研究也發現,多運動就能預防與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機率!
究竟可怕的類澱粉蛋白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可以怎麼預防類澱粉蛋白阻塞血管呢?讓Q博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吧!
超連結 SCITECHVISTA.NAT.GOV.TW

類澱粉蛋白——腦血管交通的阻礙者

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因子目前仍未明朗,其中一個可能因素為類澱粉蛋白(amyloid)對腦部造成的影響。那麼,類澱粉蛋白是何物?又是如何影響腦血管的呢?
4730573173698744 2022-01-06 17:51 7 0 #活動分享
知識與城市發展的關連性是什麼?複雜的城市結構又將如何以文化、科技等角度來看待?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講座將一一解密。
鎖定線上直播!線上直播快速連結:https://bit.ly/2GrzAGR
#台南 #科技部人文沙龍 #城市 #知識
分享 科技部補助人文沙龍計畫
🤓「城市的空間」與「大學的發展」有什麼關聯?知識份子該如何在動盪不安的年代,闖出一片天? 上海大學在1920年代可說是左翼知識份子的搖籃,也是現代文學從五四「文學革命」轉為五卅「革命文學」的重要推手,尤其大學的規劃與地理位置更是深具象徵意義。因此透過空間的展演與轉變,更可說明二〇年代上海城市空間的多元性。… 更多 由郝譽翔教授主講的「城市空間、現代大學與知識份子:以上海大學(1923-1927)為例」科技部人文沙龍講座,講座時間1月7日(星期五)下午兩點至四點,於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 本次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擔任主持人,並特別邀請集小說家、編劇、作家三種職業於一身的楊富閔擔任與談人,講座將以1923年到1927年的上海大學作為案例,帶領讀者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文學紀錄那個年代的社會變遷以及常民百姓生活的改變,而這些變化又如何進一步成為世代進步的動力。 歡迎於01/07 下午2點至4點 📣參加現場講座/鎖定線上直播!<br> 線上直播快速連結:https://bit.ly/2GrzAGR<br> --------<br> 📖講座主題|城市空間、現代大學與知識份子:以上海大學(1923-1927)為例<br> 🕒講座時間|01月07日(星期五) 下午2:00-4:00<br>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br> 📣報名連結|https://pse.is/3x4r6g<br> --------<br> 講者|郝譽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br> 主持|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br> 與談|楊富閔(臺灣小說家、編劇、作家)<br> --------<br> 計畫主持人|陳國榮(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br> --------<br> 請不要錯過現場講座或線上直播喔!<br> YouTube人文沙龍頻道: https://bit.ly/2H0DZiY<br> 更多人文沙龍相關的資訊在這裡:http://colliber.ccu.edu.tw/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