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 | 時間 | like | comment | 內容 |
---|---|---|---|---|
4211860672236666 | 2021-07-30 08:30 | 19 | 0 | #新科技新未來 全球企業因惡意程式攻擊,每年損失超過10兆新臺幣。駭客散播惡意程式橫行網路,不僅企業深受其害,各國政府也防不勝防。 面對駭客無窮盡的闇黑攻擊,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林宗男教授帶領團隊利用資料科學處理分析,建立網路異常與攻擊預測模式,全面防堵駭客散播惡意程式搞破壞。 究竟林教授是如何做到的?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kjdkv |
4202947473127986 | 2021-07-29 08:33 | 41 | 2 | #Q博展知識 在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以前,醫生診斷病患體內的情況在手術前都只能依據觸診或是病患自己的描述,這樣的診斷方法常會造成誤診,以致拖延治療進度 現代醫學造影技術的發展,使病患經過掃描後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體內發生的問題,協助醫生更了解病患的狀況。 就讓Q博來簡單的介紹醫學影像技術吧! 【3D影像醫學及手術】 1970年代發展的電腦斷層(Computed… 更多 Tomography,簡稱CT)及磁振造影(MRI),經過數代的進階,時至今日的21世紀,不僅速度飛快、解析度高清、更進入從二維(2D)重建三維(3D)接近人體解剖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軟體發展。 VR虛擬實境已經運用在遊戲、媒體、室內設計、建築等各行各業,透過這樣技術將是未來融合虛實世界的重要設備,同樣運用於外科手術,三維(3D)的VR更可以做治療前計畫、教學及微創手術前的模擬操作。 所謂的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定義就是將3D重建的VR與實際的即時影像重疊結合,讓醫師在手術時更清楚病灶及周圍器官的相關性,特別是血管,使手術避免出血,視野更清楚。 目前至少已經有三個器官突破挑戰AR,即是眼睛、手與腦部(Augmented Eye, Hands and Brain),這個確定性的進步不僅是醫療科技的創新更是人民的福祉。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fG8 【核子醫學科技】… 更多 |
4208996109189789 | 2021-07-28 18:13 | 87 | 5 | #QA博士 【最早發現的抗生素】 Q1.什麼是抗生素? A:抗生素是可以用來抑制或殺死某些生物的物質,現在在醫療上常用抗生素來治療細菌性感染疾病。 Q2.最早發現的抗生素是哪個? A:最早的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所發現的青黴素(Penicillin,又稱盤尼西林)。 Q3.青黴素有什麼特點,它跟其他幾個選項有何差異?… 更多 A:Penicillin是最原始由青黴菌上萃取出來的物質,因此最初產量非常稀少,它能夠藉由阻止細菌合成細胞壁來殺死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和少數革蘭氏陰性菌,但最早的青黴素對酸沒有抵抗力,因此不能口服(因為無法通過胃酸的考驗)。後來經過科學家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用化學合成的方式製造口服青黴素,也同時衍伸改良出很多種不同的抗生素,如:Ampicillin、Carbenicillin等 Ampicillin(安比西林):是Penicillin經過改良後的抗生素,特點是能夠廣泛的對抗各種細菌,包含之前Penicillin沒辦法對抗的革蘭氏陰性菌等。 Carbenicillin:特別發展用來對抗綠膿桿菌的抗生素,有研究發現它抗革蘭氏陰性菌的覆蓋率佳,反而在抗革蘭氏陽性菌的能力較差。 Q4.如果抗生素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細菌感染的疾病在發生呢? A:先不談抗生素是否能夠殺死所有種類的細菌,因為人類大量使用抗生素來對抗疾病,早在1950年代,就已經出現抗藥性的菌株,而經過這麼多年後,已經開始出現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要阻止超級細菌的產生,最基本的就是不要濫用抗生素,另外,如果感染細菌性疾病,一定要聽從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不要中途停藥,會容易留下抗藥性的細菌大量繁殖唷! #pccillin是防毒軟體 延伸閱讀💾 抗生素的研究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pzT |
4202944003128333 | 2021-07-28 08:33 | 123 | 4 | #Q博報新知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量子力學這麼難懂? 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kc6 |
4205349482887785 | 2021-07-27 12:10 | 774 | 530 | 【奧運五環旗 X 全世界的科學家】 #留言抽好禮 奧運五環象徵五大洲的團結 世界的科學、科技也是靠全世界的科學家一起發展起來的🌎 大家最喜歡或最有印象的科學家是哪一位呢? 這位科學家的故鄉及最著名的發現或發明又是什麼呢? 留言告訴Q博吧! 範例:牛頓-英國-三大運動定律 我們將從留言中,抽出 6 位幸運兒,贈送 #精美科技大觀園文具組! 📌活動時間:7/27~7/30 止 📌得獎公告:7/31(將於留言區公告) ※ 本次活動結束後,《科技大觀園》將會整理所有大家最喜歡的科學家於世界地圖上 |
4202936673129066 | 2021-07-27 08:30 | 35 | 0 | #為你選讀 奧運自西元前776年開始舉辦以來, 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一直是大家最重視的一環💪 近代 科學家發現,科學可以幫助運動員更上一層樓 取得更好的成績👍 究竟科學要怎麼幫助運動員取得勝利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k93dg |
4202916423131091 | 2021-07-26 16:57 | 45 | 0 | #知識推廣 #報地震 前陣子花蓮連續發生多起有感地震 你知道台灣一年會發生幾次地震嗎? 50次?100次?1000次? 不只歐! 台灣一年地震發生次數大約落在2萬到4萬次之間 依照地震分布畫出來的圖就像一幅藝術品 究竟這幅地震分布圖上有什麼資訊 這些資訊又要到哪邊查看呢? 就點進來看看吧!👍 分享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我們都知道臺灣地震很頻繁,但,到底有多頻繁呢?偷偷告訴你,臺灣每年都會震個 #好幾萬次!<br> <br> 根據地震測報中心「歷史地震查詢」結果顯示,每年在臺灣觀測到的地震大約可以落在 2 萬多到 4 萬多次之間,有感地震則有 700 至 2000 多次。<br> <br> #這些彩色點點的故事<br> <br> 雲寶旁邊是氣象局最新版本的地震分布圖,圓點大小代表 #地震規模的大小,顏色代表不同的 #地震深度,地圖範圍就是氣象局地震觀測的計數範圍。<br> … 更多<br> 這些點點大約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來解析:<br> <br> 首先,我們不難發現,震源深度較深(紫色、靛色)的地震大多發生在東北部,明顯呈現菲律賓海板塊 #向北隱沒 的地震帶。<br> <br> 其次,在東經 121 度附近,臺灣南部也呈現歐亞板塊 #向東隱沒 的情形。<br> <br> 目前人類往地下挖掘深度還沒超過15公里,地球物理學家也是靠地震的震源分布,描繪出臺灣附近的地體板塊複雜的樣貌。<br> <br> 最後,在臺灣西部的震源分布,則主要集中於 #斷層構造區 附近之 #淺層地震。<br> <br>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天都有無數的地震在腳底下發生,了解地震與防災知識,可是身為臺灣人必備的技能唷!<br> <br> 延伸閱讀:<br>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百問-54. 臺灣的地震頻率如何?<br> https://reurl.cc/W3MY35<br>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三十周年紀念專刊<br> https://reurl.cc/VEQZ56<br>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歷史地震查詢<br> https://reurl.cc/7rLA3k *圖中台灣板塊構造參考:鄧屬予 (2002) 板塊間看台灣地震。科學發展,第350卷,第12-19頁。
|
4201089896647077 | 2021-07-26 08:30 | 39 | 0 | #沒學過的知識就是新知識 奧運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國的運動員正努力的為國爭光 一個好的運動員除了要有強健的體魄、熟練的技巧,還需要有一個堅毅的心 在奧運這樣的賽場上,心理壓力往往是決定成敗勝負的關鍵 運動心理學便是為了提升心理素質,使運動員能夠完整發揮潛力的一門科學 究竟心理學要如何融入運動中呢? 讓臺師大體育系張育愷教授來帶領大家走進運動心理學的大門 https://user137550.psee.io/3kyeju |
4194016350687765 | 2021-07-23 15:08 | 19 | 0 | #活動推廣 #台灣雲市集 疫情下,許多店家無法利用傳統面對面的方式將貨品銷售出去,迫使台灣商家進行數位轉型。 臺灣雲市集提供雲端方案、資金、專家服務與案例,降低中小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門檻,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有效推動數位轉型,尋求市場新機會。 #臺灣雲市集TCloud https://www.tcloud.gov.tw/ 分享 智慧臺灣普拉思-2030 的願景
今年五月底開始,因疫情急遽攀升,全國進入三級警戒。<br> <br> 三級警戒讓許多店家瞬間沒了到店消費的客人。有的店家靠著外送平台苦撐,但若是地處偏遠、無法靠外送平台的店家,可就面臨很大的經營挑戰。<br> <br>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經營線上通路成為一大趨勢。店家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進行銷售,消費者不必出門,在家也能輕鬆購物。但如何讓更多店家能不靠外送平台、自己就能輕鬆透過網路販售呢?<br> <br> 近期,#臺灣雲市集TCloud… 更多 就提供中小微型企業運用數位工具,線上即可申請開設網路商店,降低開設實體店面的成本,還可以得到 3 萬元的數位點數。又例如 7-ELEVEn「賣貨便」、FamilyMart「好店+」、Hi-Life「萊賣貨」,由近在民眾生活周遭的 #超商 串聯資訊流、金流、冷凍及常溫物流,讓業者、消費者的買賣都更為便利。 <br> <br> #留言處看更多資訊
|
4193667620722638 | 2021-07-23 12:17 | 272 | 214 | 【2021最大國際運動賽事將於今晚盛大開幕!】 #截圖抽好禮 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國際活動將在今晚盛大開幕! Q博也躍躍欲試想要一起參與傳遞聖火的活動🔥! 大家覺得Q博該穿哪一套裝扮共襄盛舉呢?截圖告訴Q博吧! 我們將從截圖留言中,抽出 6 位幸運兒,贈送 #全聯禮券200元! 📌活動時間:7/23~7/27 止 📌得獎公告:7/31(將於留言區公告) #我是誰答案公布 #是穿婚紗的Q博啦 影片
|
4180770922012308 | 2021-07-23 08:30 | 31 | 0 | #Q博展知識 眾所期待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今晚盛大開幕! 能站上這個舞台的每個運動員都是世界最頂尖的! 在他們背後,還有很多科學家在默默付出 就讓我們來一場與運動與科學交織的饗宴吧! |
4191161584306575 | 2021-07-22 16:17 | 26 | 1 | #Q博冷知識 【來運動場上一決勝負吧!伸出你的無名指!】 等等!運動場上比的是實力,誰跟你比手指長?欸,他們還真有點關係。 現在,伸出你的手,食指與無名指之間的比值,就是「#指長比」(digit ratio)。 曾有一份刊載於《演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的研究指出,男性的指長比和他們的運動能力有關。 當無名指比食指長越多,他們在運動場上的表現也越好,這樣的情形曾出現在美式足球、籃球、擊劍、短跑、相撲、衝浪、游泳、網球等等領域之中。 不過阿,雖然兩者之間似乎有些關聯,但究竟什麼原因造成的?目前 #尚未有定論 喔。 #Q博望了望自己的手指 #恩沒什麼救 |
4180766298679437 | 2021-07-22 08:30 | 67 | 0 | #Q博報新知 超穎材料(Metamaterial,或稱超材料)泛稱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人造材料 以人工排列的方式,調整材料的幾何形狀、晶格結構、尺寸和方向,展現出原本材料不具有的電磁特性:能阻擋、吸收、增強或彎曲光波、電磁波,來獲得超越傳統材料的優勢。 不只如此,利用超穎材料的漸變折射率特性甚至可以有「隱形」、「透明」的效果,除了對訊號傳遞有巨大的影響,還說不定能實現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 這麼厲害的材料其實就隱藏在你我身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l5j9v |
4188579404564793 | 2021-07-21 19:54 | 25 | 2 | #Q博新研究 【肌肉結構與不同項目運動員的關係】 大家在居家辦公期間有沒有維持運動呢? 平常大家都會做什麼樣的運動呢? 噓! 我想聽你的肌肉來回答💪(? 國外最新研究指出 運動員的下肢肌肉結構及無氧動力、與其進行的運動種類具有高度相關性… 更多 研究團隊找了六種不同運動專業的體育大學生 並進行兩項測試: 1.利用超音波研究他們下肢肌肉的結構 2.利用飛輪對其進行溫蓋特測試(一種無氧動力測試)🚴♂️ 從結果發現,不論是肌肉的結構或是溫蓋特測試的峰值及持續時間,不同運動的運動員間都有顯著差異 根據這些結果,教練可以根據每個運動類別的特點制定訓練計劃,預期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表現。 以後遇到別人再問說你都做甚麼運動時,直接秀出你的肌肉來回答吧! #需要隨身攜帶超音波儀及飛輪 #Q博今夏最新單品 #假裝很強壯外套 |
4185530818202985 | 2021-07-20 18:30 | 28 | 5 | #活動預告 #東京奧運 【東奧倒數】 再三天!只要再三天!最大的運動國際賽事就要來啦!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婀娜多姿的身影... 到底是誰呢?又要幹什麼呢? #不是皮卡丘 #嗎 |
4185469114875822 | 2021-07-20 18:00 | 31 | 1 | #活動推廣 #科普新視界 #科學有直播 【貝佐斯的太空之旅】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將於台灣時間20日晚上9點搭乘「藍色起源」研發的太空船飛向太空。🚀 你對太空旅行有興趣嗎? 科普新視界將全程直播這場星際旅行🛸 快跟著科學有直播一起體驗這場太空旅行吧! #太空旅行 #火箭 快訂閱科普新視界並打開小鈴鐺!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Az736CUAGpQ |
4180751385347595 | 2021-07-20 08:33 | 41 | 1 | #為你選讀 人類一直都對神祕的大海充滿興趣 自從大航海時代以來,船隻的構造不斷演進,讓人類更能夠探索海洋的奧秘🛳 究竟這麼多年來,船隻的構造有什麼演進?又有哪些最新的材料或結構應用在船艦上呢? 就讓Q博帶大家一探究竟!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kTv |
4182480805174653 | 2021-07-19 16:19 | 39 | 3 | #QA博士 【#卡介苗 是什麼?】 新手媽媽們一定知道,新生兒要接種卡介苗,但是卡介苗究竟是用來預防什麼疾病的呢? Q1.流感疫苗防流感,B肝疫苗防B肝,卡介苗防什麼? A:卡介苗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的。之所以叫做卡介苗是因為,此疫苗是由亞伯特.#卡密特 與卡米爾.#介倫 兩位科學家研發的,因此就以兩人的名字命名此疫苗。 #沒有卡介病唷 Q2.流感疫苗是病毒疫苗,B肝疫苗是病毒疫苗,卡介苗應該也是病毒疫苗吧!?… 更多 A:崩崩!不對唷~結核病是由一種細菌-- #結核桿菌 引起的疾病,結核桿菌可藉由空氣傳播,通常感染肺部,但也有機會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大多數感染者不會有症狀產生,若無及時治療,有大約10%的患者會變為開放性結核病,並有約50%的致死率。而卡介苗是一種由牛身上取得的分枝細菌,經過減毒之後製成的疫苗。 #牛身上真的有很多寶可以挖欸 Q3.既然新生兒都要打,代表卡介苗的防護力應該很高吧? A:其實卡介苗對於一般性結核病的防護力可能不到50%,但是他對新生兒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具有86%的防護力,能夠有效減低新生兒因為結核病的死亡率,因此在我國新生兒還是會強制施打卡介苗唷! Q4.長輩常會說他們手臂上的痘疤是為了預防天花,接種牛痘造成的? A:其實沒錯唷,接種牛痘確實會造成手臂上的痘疤,但由於自1955年起,臺灣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停止牛痘接種,也就是若您今年高壽42以下,您手臂上的痘疤就是卡介苗所造成的。在接種卡介苗後,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化膿的現象,結痂痊癒後會在手臂上留下痘疤。 延伸閱讀💾 卡介苗的研發者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e13 |
4180748872014513 | 2021-07-19 08:33 | 53 | 1 | #新科技新未來 在醫學劇中,有時候會看到醫生一言不合就推病人去做MRI(磁振造影)👩⚕️ 網路上還流傳著獅子做磁振造影的照片🦁 究竟磁振造影是甚麼呢?它和X光成像又有甚麼不同呢? 最詳盡的核磁共振造影原理就在這篇文章裡了,快來找吧!💪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i8w |
4178124328943634 | 2021-07-18 08:33 | 81 | 1 | #Q博大圖輯 【國際冰淇淋日🍨】 每年七月的第三個禮拜日是國際冰淇淋日🍦! 炎炎夏日,是不是很想挖一口冰淇淋唅在嘴裡,讓冰涼甜蜜的滋味流入身體裡呢? 但是在疫情期間,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那我們就在家動手做冰淇淋吧💪! 不過這次Q博想用比較特別的方法 我們 #不要開冰箱 做冰淇淋吧! 這麼神奇😲!?是怎麼做到的 就一起來看看吧!… 更多 #冰淇淋日 #冰塊加食鹽等於冷劑 延伸閱讀💾 不開冰箱,做出零下20度的冰淇淋,你可以嗎?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bAw 偏鄉孩子玩科學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cnf |
4171428512946549 | 2021-07-15 18:10 | 76 | 1 | #Q博新研究 ※貼心警告,本篇貼文有味道,吃飯者勿入※ 【🤢腸道菌像護照?你的足跡它知道】 便便這種東西,有時候長長的、有時候水水的、有時候一粒一粒的,有時候......還......挺有時代感的!?這些便便之中,其實藏著很多珍貴的資訊,比如說: #腸道菌。 每個人腸道中的菌群都不太一樣,這些腸道菌就像是一本專屬護照一樣,記錄著你的生活、飲食。… 更多 如果你有天突然出國生活,或是進了醫院接受抗生素治療,腸道菌群也會跟著大洗牌,所以說,想了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便便(咦) 💩古人便便 vs. 現代便便 既然便便那麼好用,我們可以拿來了解古人的生活嗎?聽起來有點荒謬,但來自哈佛大學附設加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的研究團隊可沒在開玩笑。 他們從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找來了一些有千年歷史的人類糞便,拿來跟現代人的糞便做比較,結果發現,我們的腸道菌群,還真是不一樣! 古人的腸道菌有許多未知的種類,也比較多元,這可能是因為古人的飲食習慣差異較大,而現代人的飲食卻較為單一,少了接觸多樣微生物的可能。 另一方面,古人糞便中還有許多可以分解 #幾丁質 的蛋白質。咦?為什麼古人需要這種蛋白質?因為他們會吃 #昆蟲,而幾丁質是昆蟲外骨骼中的重要成分。為了好好消化昆蟲,古人的腸道菌可是非常努力呢! 而現代人不管有沒有住在已開發地區,都可以在糞便中找到更多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基因,(畢竟古時候沒有抗生素),不過,比起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至今仍過著原始生活的原住民們,腸道菌跟古人較為類似。 👀便便研究,未完待續 在研究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坨便便受到傷害,而這種糞便研究的方式,能讓我們更了解祖先身上的微生物。 究竟,我們的腸道菌群是怎麼慢慢變成現在這樣的?有沒有什麼古代菌群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你,會想從古代便便中知道什麼訊息呢? |
4171420899613977 | 2021-07-15 18:06 | 15 | 0 | #活動推廣 #科普新視界 防疫在家大家有多做運動嗎🏋️♂️? 多運動可以增強抵抗力,維持身材不橫向發展 但運動傷害該如何避免呢? 免驚!專家來告訴你! 運動健將王家梁、師大體育系副教授aka運動防護員李恆儒線上開講! 教你如何用正確方式鍛鍊! #運動科學 #王家梁 #李恆儒 活動時間: 7月16日 20:00~22:00 主講人: 王家梁、李恆儒 參加方式: YT線上直播,記得訂閱科普新視界並打開小鈴鐺喔!🎧 https://youtu.be/NcWVKroAfq4 |
4160937023995698 | 2021-07-15 08:28 | 30 | 1 | #Q博展知識 台灣地處太平洋交通要道,當然要做好海上的防禦措施,就讓Q博來帶大家看看,我們的海上壁壘有哪些技術跟發展吧! 【仿生減阻與仿生推進】 🦈仿生減阻🦈 1️⃣表面構造減阻法 在適當的位置上挖一些微小的壕溝,這些壕溝會改變貼近物體表面的流場紊性邊界層中原有的結構與速度分布,因而減少摩擦阻力。 2️⃣主動壁減阻法… 更多 這種減阻方法主要是藉著物體表面的活動來改變紊性邊界層中原有的結構與速度分布,但是這牽涉到如何藉著微偵測器感應紊性邊界層中的流場速度變化,再加以適當地讓物體表面配合活動。此類技術的困難度相當高。 3️⃣塗裝減阻法 藉著在物體表面塗裝不同的漆料,以不同的化學性質改變物體表面與流體的摩擦係數,而減低摩擦阻力。這種表面加工技術對人類而言是最簡便的,然而,如何發現適當的塗料,以及在應用上須克服的腐蝕與剝落等問題,都亟待進一步研究。 4️⃣微噴減阻法 將微小物質由物體表面噴入周圍的流場中。依噴入流場中物質的差異,微噴法也分為兩種:同質流體與非同質物。這些方法如果運用得當,可以有效減低50%以上的阻力,但是若應用不當,反而有增加阻力的反效果。 🐋仿生推進🐋 1️⃣擺動翼片 研究指出,一般櫓的推進效率與現代設計良好的船用螺槳不相上下,甚至在特別良好的狀況下,其效率可達80%,超過目前一般的螺槳。至於歐美近代的一些發展,則可以確定是來自觀察魚類運動的靈感。 2️⃣機器魚… 更多 |
4167898689966198 | 2021-07-14 12:19 | 52 | 1 | #Q博冷知識 【你是香菜愛用者嗎?】 香菜有人喜歡,因為有股香味😍;有人不喜歡,因為有股菜味🤮,不過,到底什麼是香菜味? 有人說它像肥皂🧼、泥土🐾,有人則覺得像蟲子🐞,不管是哪一種味道,其實都是香菜中的 #醛類 發出來的。 那為什麼同樣的醛類,卻有人覺得香、有人覺得臭呢?這就要問問我們的嗅覺受器基因──「#OR6A2」了。… 更多 它會負責辨別氣味分子,然後把資訊傳達給大腦,而因為基因的差異,有些人不太感受得到香菜的氣味,有些人則只要一點點香菜,大腦就會響起警鈴「是肥皂味!是肥皂味!」也難怪他們不喜歡香菜了。 所以說,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討厭香菜,下次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啊我天生的啦!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一看到香菜就討厭?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8332 餐旅的科學與技術:百變的廚房世界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dMq |
4160921500663917 | 2021-07-14 08:30 | 74 | 3 | #Q博報新知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 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 #渺子成像術」就能做到透視山體等目的。究竟什麼是渺子成像術?這種技術又有什麼優缺點呢?讓Q博來告訴你吧!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jx7 |
4165701953519205 | 2021-07-13 18:23 | 78 | 2 | #Q博大圖輯 【針灸九針】 大家應該都聽過針灸吧? 針灸是中華民族發展出的一種獨特醫學👨⚕️ 曾有西方人說:「上帝賜給猶太人舊約聖經,卻賜給中國人針灸」 可見針灸術重要性👍 但是大家知道針灸是誰發明的嗎?發明之初又有哪些 #針具 呢? 就讓畫風為之一變得Q博帶大家一起穿越回去看看吧! #今兒的Q博很喧囂 #標題有回文誒 延伸閱讀💾 皇甫謐–針灸學的奠基者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kHB |
4160919570664110 | 2021-07-13 08:30 | 19 | 0 | #為你選讀 資訊安全是近年來常出現在新聞的詞彙👁️ 生活中也不乏聽到被☠️駭客攻擊、☠️電腦中毒、☠️帳號被盜、☠️信用卡被盜刷等等跟資訊安全有關的議題 究竟我們的資訊是怎麼流出的,又是怎麼被保護的,就讓Q博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hy6yd |
4162915683797832 | 2021-07-12 18:25 | 160 | 21 | #QA博士 【蠟燭燭焰哪裡的溫度最高?】 Q博在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燙到手了😭,燙到的同時,Q博想知道,蠟燭的火焰哪部分的溫度最高呢? Q1:蠟燭的燭焰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A:燭焰可以分成 #焰心、 #內焰、 #外焰 三個部分 Q2:燭焰哪部分的溫度最高? A:我們要先知道, #氧化反應 愈劇烈,溫度會愈高。… 更多 蠟燭在燃燒時,會先將蠟熔化並氣化,並因為此區氧氣含量少,蠟氣難以進行氧化反應,此處大部分還是由蠟氣組成,為焰心 再向外,開始有大量蠟氣被分解為碳粒子並與氧氣反應,此處是燭焰中最亮的部分,為內焰 而燭焰的最外層,因為直接與空氣接觸,氧氣量最多,最容易完全燃燒,氧化反應也最劇烈,因此溫度最高,焰頂最高溫可達到攝氏1400度 因此 #外焰的溫度最高 Q3:知道外焰最高溫能夠用在什麼地方? A:因為焰心與外焰的溫度可以差到攝氏400度,假如在用火焰 #高溫消毒器具 時,就可以將器具置於焰頂,溫度較高,也會消毒的比較確實。 #Q博真的是燙到手拉 #才不是睡美人被紡車針戳到 延伸閱讀💾 從法拉第的演講看蠟燭科學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dHG |
4160918343997566 | 2021-07-12 08:30 | 38 | 1 | #新科技新未來 隨著科技發展,基因工程學也越來越進步,但是你知道現在的基因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發掘過去、預測未來嗎👀? 臺灣大學的李承叡教授藉由新的基因科技,找出了約五千年前綠豆由南亞馴化後的傳播順序,也預測在未來台灣的芭蕉品系中那些面臨的滅絕風險較高😨。 這麼神奇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kk5 |
4154689761287091 | 2021-07-09 17:52 | 26 | 2 | 常言道:人心險惡,居心叵測😈 但是只有人心是險惡的嗎,這可不一定喔! 研究發現,有些鳥類也會欺騙同類來獲取更多的生存資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被騙的可憐鳥又要如何預防詐騙呢😭?快點進來看看吧! #笨鳥阿先飛就輸了 |
4141185845970816 | 2021-07-09 08:33 | 30 | 0 | #沒學過的知識就是新知識 科始於觀察,無論是哪個領域,「眼見為憑」一定是科學家論述的重要依據。 光學顯微鏡在16世紀末問世,以「可見光」為主要光源,利用透鏡效應產生放大的效果,使我們得以看到肉眼無法辨識的細微物件。 1940年代「電子顯微鏡」被發明,一直到1990年代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人類第一次「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 但無論是光學或是電子顯微鏡,其成像的原理都是「投影」,也就是把立體的物件投放在某一平面上形成影像,無法還原物件立體的本質原貌。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更清楚地描繪原子的3D影像呢?就隨著Q博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fb9 |
4151781634911237 | 2021-07-08 16:41 | 49 | 2 | #Q博新研究 【你今天加法了嗎?➕】 圖中的的問題,大家的解法是如何呢😺? 國外最近的研究指出,人們會系統性的忽略減法的思考方法 如圖中的問題,有兩個可能的答案: 1️⃣在另外三個角加上綠色方塊 2️⃣把左上的綠色方塊刪掉 在此研究中,大部分的受測者會選擇第一個方法,就算其實第二種方法比較省事… 更多 這樣的思考模式不只是反應在解數學題上 研究發現,在制定規範時,大部分時候都只會在既有的規範上加上新的規範,而不會去減少過時的或是沒有用的規範,就算兩種方法可以達到同一種效果,而且選擇減少的話,不用花時間心力想新的規範。 像是如果上司想要解決一個問題,基本上會比較喜歡員工提出新的方案,而較不喜歡員工指出原本的計畫就不好的地方。 所以了解之後, #跟人相處時多用加法思考, #處理事情時試著用減法思考,或許可以改善大家的工作效率唷! #Q博也是選第一個解法 #留言跟Q博說你選哪個方法吧 |
4141180755971325 | 2021-07-08 08:33 | 27 | 0 | #Q博展知識 資訊安全是目前各國爭相競技的一個產業,隨著生活科技化,愈來愈多資訊流通在網路上,引起駭客的覬覦。 究竟資訊要怎麼樣保護才會安全呢?資安防護又是怎麼演進的呢,就讓Q博一一為大家介紹! 【藏頭文跟資訊安全也有關係?】 💾資安發展史👁🗨 1️⃣在還沒有電腦以前,就已經有密碼學,當時是為了保護資料。如圖像隱碼術,可以把訊息藏在圖或文章裡,藏頭文就是其中一種。 2️⃣… 更多計算科學出現以後,密碼學這個字第一次就出現在圖靈的文章裡,開啟了近代密碼學的研究。 3️⃣布盧姆將計算複雜度應用在密碼學上,複雜度越高,解碼就越難。 4️⃣姚期智院士研究亂數的產生,用不確定性來保護資訊。 5️⃣李維斯特、薩莫爾和阿德曼提出了RSA加密演算法,RSA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6️⃣米立卡和戈德瓦塞爾提出了零資訊安全證明理論,即一個人無須揭露機密,也可以證明自己確實知道這個秘密 7️⃣迪菲和赫爾曼是公開金鑰密碼系統的先驅者。 科技始終從善意出發,以便讓人生活更方便,但資安剛好相反,因為要防範惡意。因此吳宗成指出,資安人應該「要有攻擊者的思維,要有保護者的善心」,才能做好資安工作。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jvj 【資安風險與創新】 防毒軟體在研發時,其實能夠真正辨識出是不是威脅的比例非常小,因此防毒軟體會被設計成看到黑影就開槍,只要軟體偵測到它不認識的檔案就會直接警告使用者,這樣能夠避免被使用者追訴責任。但是這樣就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誤判率,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更多 |
4148744021881665 | 2021-07-07 15:17 | 168 | 7 | #Q博冷知識 【白蟻非蟻】 沒錯!雖然白蟻與螞蟻,名字中都有個「蟻」字,但牠們不是親戚,真要說親緣關係,牠們跟小強比較接近😱。 白蟻與蟑螂,都屬於 #蜚蠊目 ( Blattodea ),在台灣,有許多種白蟻,最常見的就是 #台灣家白蟻 (Coptotermes formosanus)、 #台灣土白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 更多 現在你的腦中,白蟻起飛的畫面跟小強起飛的畫面是不是重疊了呢?不用太過擔心,其實並不是所有白蟻都有翅膀,只有少數生殖蟻才有翅膀,會在雨後的傍晚,為了結婚飛飛飛💗。 救命!不想要白蟻進家門怎麼辦?最重要的就是 #室內關燈、#室外開燈,利用牠們的趨光性往別處飛去。 #希望大家雨天的夜晚都能好好睡覺喔 #你還敢待在白蟻紛飛的路燈下嗎 👀延伸閱讀👀 由雌蟻一肩扛起的白蟻帝國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fcw |
4141171005972300 | 2021-07-07 08:30 | 48 | 1 | #沒學過的知識就是新知識 夏天到來,伴隨著天氣變得潮濕悶熱,室塵螨也開始大量繁殖。 根據調查,有70%的家庭中可以找到室塵螨。以台灣來說,有八成氣喘病人會對室塵螨過敏,尤其是學齡兒童更高達90%以上。因此了解如何滅除塵螨是改善呼吸系統問題的一大課題! 就讓Q博帶大家了解塵螨的生長特性及其防治方法,照顧大家的氣管吧!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jyc |
4146382618784472 | 2021-07-06 18:33 | 96 | 1 | #Q博大圖輯 【點字】 你有看過點字嗎?Q博常常在無障礙設施上看到點字,覺得很好奇,就幫大家整理了點字的由來及英文的點字邏輯。 除了英文的點字外,還有 #數字、 #標點符號、 #大小寫 的點字表示法,不同國家也都有自己國家語言的點字,像台灣就有 #注音點字。 Q博光看英文點字就覺得眼花撩亂了👀,更不用說要用手摸出來☝️,Q博覺得自己應該要更加體諒盲人朋友的辛苦🙇 #你能回答出最後一題嗎 #盲人朋友辛苦了 #抱歉剛剛那篇有錯字QAQ 《延伸閱讀》 給活在幽暗裡的人一盞燈–布萊爾與點字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hml |
4141168915972509 | 2021-07-06 08:30 | 70 | 0 | #為你選讀 1914 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瑪莉居禮認為X射線可在前線醫院中做為診察彈傷與骨折的利器。並完成一部可移動式的X射線車輛運到前線服務。這輛全球第一個移動式的X射線設施,被人暱稱為「小居禮」(petite Curie)。 瑪莉居禮開啟了醫學影像技術的大門,使醫療系統更上一層樓,就讓Q博帶大家一觀瑪莉居禮的一生研究及其他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過程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gzdrp |
4143470245742376 | 2021-07-05 17:09 | 1162 | 85 | #QA博士 【你知道什麼是電漿嗎?】 Q1:常常在生活中聽到電漿電視、電漿球等名詞,你知道「電漿」是什麼嗎? A:我們都知道物質有三態,而在固、液、氣態以外的第四大物質狀態,稱之為 #電漿(又稱等離子體) Q2:電漿要如何產生呢? A:如果氣體被加熱,圍繞在原子核外旋轉電子的動能就會增加。一旦電子的動能超過原子核對它的束縛,電子就成為自由電子,這種過程稱之為 #電離… 更多。若氣體被完全電離,就成為我們上面所說的物質第四態–電漿。 因此,產生電漿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對氣體進行加熱使其電離,即成電漿。 Q3:生活中哪裡有電漿? A:我們頭上的 #日光燈 就是電漿的應用唷!利用通電後的燈絲會加熱並釋放出電子,將燈管內的氣體變成電漿,在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後,燈管內的螢光物質就會放出可見光。 除了日光燈以外,現在萬眾矚目的 #核融合發電 也需要用到電漿,而且,經過科學家研究,其實整個宇宙有99%以上的物質是以電漿的狀態存在的唷! #豆漿沒唸好也是真的會變電漿啦 #你有答對嗎 💾延伸閱讀 科技大觀園-奇妙的物質第四態——電漿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nN9 |
4141162742639793 | 2021-07-05 08:30 | 48 | 1 | #新科技新未來 1970年代,台灣的船艦大多是美軍的老舊艦艇,政府便開始推動國艦國造,盼能以新艦替換過去所購置的艦艇,提振國防實力與社會信心,並冀望藉此研發新技術,帶動國內產業。 然而,這段國防自主化的路艱辛又漫長,臺灣至今仍未走完。就讓Q博帶大家一起看看這段國艦國造的天堂路吧! https://user137550.psee.io/3jylnz |
4135280809894653 | 2021-07-02 15:40 | 14 | 1 | #智慧開鄉 ⭐台灣之光⭐ 在今年「MWC21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六個發展台灣智慧城市的單位,受邀在大會上分享發展台灣智慧城市的經驗! 👍分享內容主題: 1.💨AI空氣污染城市治理緊急應變平台(1:04) 2.✈無人機安控平台解決方案(9:00) 3.🚗智慧停車服務解決方案(18:32) 4.🐠智慧水產養殖解決方案(27:16) 5.🌵應用AI協助火龍果冬季產果技術方案(36:45) 6.⛹智慧健康量測平台解決方案(45:39) 智慧開鄉 |
4115256861897048 | 2021-07-02 08:30 | 37 | 0 | #新科技新未來 電子科技發展迄今數十多年,已讓整個高科技產業的產品都脫離不開電子元件的使用,而在諸多的電子元件中,『電晶體』扮演著最關鍵核心的角色。在以電子電路或是積體電路所構建而成的晶片中,主要就是靠半導體所製成的『電晶體』來對電子訊號進行調變或是開關的作用,以達到預期的功能,因此電晶體可說是各種高科技產品中的靈魂元件! 電晶體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又有什麼分類呢?就讓Q博帶領大家一探究竟! https://user137550.psee.io/3khm6j |
4131838600238874 | 2021-07-01 09:28 | 19 | 0 | |
4131838013572266 | 2021-07-01 09:27 | 24 | 1 | |
4115111538578247 | 2021-07-01 08:30 | 23 | 0 | #Q博展知識 在科幻電影中常會看到機器人到府送貨的畫面,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實現嗎?隨著區塊鏈、AI等新科技問世,全世界都在研究是否能夠融合這些技術來建構智慧城市,讓Q博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吧! 【創新物流服務】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 更多 未來在智慧城市裡,送貨到家裡的可能是小型的送貨機器人。小型送貨機器人的運送範圍可能不夠寬廣,但還可以用大型的廂型車來運送小機器人。路上可能會塞車,沒關係,也能利用小型無人飛機做空中運輸。 未來物流產業將需要運用更多的科技,從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轉變成技術密集、資訊密集的科技產業。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eq4 【區塊鏈技術】 麼是區塊鏈?你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本總帳本,而單一區塊就是帳本中的一頁。當網路上的一個節點算出新的一頁時,就會把這一頁發給其他節點,讓大家認可這一頁的存在,並更新所有節點的總帳本。由於每個節點都擁有一樣的總帳本,帳本上的交易紀錄就不容易被竄改,所以不會有假帳,帳目也透明公開。負責運算的是網路上的節點,每一台電腦都可以視為一個節點,所以不會有中心伺服器負責統籌運算。 整個區塊鏈的運作從一開始就都設計好了,進入區塊鏈後,一切就自動執行,中間不可能讓人手動介入,使得輸出時產生不一致的結果。而且,區塊鏈上所有資訊都公開透明,所有人都可以查閱但無法竄改,所以區塊鏈上的資訊是可以信任的。因此,交易中的信用背書交給區塊鏈去做即可,不需要再透過中間人或是第三方。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ePY 【數位融合】 智慧化程序包含了三大特性,一是以人為本、二是科技、三是資料驅動。 智慧城市需要用大量的資料來了解實際作業的方式或問題,進而有效地回應,因此資料驅動是一大重點。資料驅動分三個過程:資料取得、數據完整性、資料分析。資料取得就是用物聯網(IoT)來取得大量的資料,數據完整性可以透過區塊鏈(blockchain)來完成,資料分析則可以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數據。 當技術有效地整合後,就可以做到客製化的服務。未來甚至可以客製化整個城市和環境,藉由了解空間怎麼被使用來設計空間的設施與服務;期望能解決熱島效應、排水、交通等問題以達到節能舒適的目標,甚至是解決醫療與教育的問題。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jO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