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Yminorta

Month: 2014-07

文章ID 時間 like comment 內容
555746111197598 2014-07-15 20:38 16 0 參加臺南明興社區婦女會的每週例行讀書會。 姐妹們拿出上週老師交代的”作業”,上台說她們心中”最美的景色”。 許多姐妹害羞的上台分享。她們拿出來分享的”最美的景色”,幾乎都是姐妹之情、或是全家人! 在女人心中,什麼都比不上她付出珍惜一輩子的家庭啊!
圖片
555251737913702 2014-07-14 13:05 8 0 人權城市講座
性別平等在城市中的籲求與可能 <之二> 2. 可能的解決的方向 而我們再怎麼有同理心、再怎麼人生經驗豐富,我們也無法完全體會所有城市的居住者、城市的使用著的需求。 所以要有制度和文化。 制度面的讓各種需求進入政策、建設、文化考量;而文化是指我們必須形成一個公民參與的文化。當然過去因為許多政治決策、工程體系主要都是男性,因此這些男性很難了解女性的需求,例如台北華山的哺乳室在哪裡?在男廁門口;或是台中市政府大樓的透明樓梯扶手,都是設計者無法體會或是想像使用者需求的例子。 • 參與與了解 (資訊獲得、權益保障制度的檢驗)… 更多 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在於,主責者並不知道有這樣的需求。
再者,這樣的需求因為會消耗較多時間、經過較多討論、甚至可能要多一些經費(但是比弄錯沒人用或是打掉重做,一定是節省的多),就像最前面提到的,性別考量成了所謂的「問題」,提出要求的女性(或男性)成了「麻煩」。 所以一方面必須在制度上強迫主責者增加性別參與,例如我國行政院要求各委員會成員任一性別不得少於1/3 ,而性別平等實施得更好的北歐國家甚至要求的性別比例是任一性別不得少於1/2。 不過有興趣各位可以去看一下八八風災重建委員會的成員名單,除了剛好受災縣市首長有三名是女性,還是敝黨的縣市首長之外,其他沒有女性成員,性別比例是3/35。 所以即使性別的參與者數字提升被詬病,我們在許多地方依然看到連基本數字都搆不上的情形;那就更別提實質的提升。
553834481388761 2014-07-10 23:48 28 0 本周很開心有機會與馮光遠先生、顧立雄律師一起討論對於人權城市的想望,能夠脫離過去對於城市僅有所謂"建設"(實際上常常是破壞)的選舉訴求,而從人權的各個角度來切入對於一個城市的價值建立,我認為是非常棒的想法! 我自己收穫甚多,也對於這樣的議題有許多聽眾關注(沒位子還站著聽) 感到十分感動。我相信從人權的想法來看待城市應有的內涵,是台灣進入更進步的國家應有的態度。 當天時間有限,主辦單位擬定的問題十分專業,我未能在與談中完整呈現這樣的思考脈絡有點遺憾,因此把我原先擬定的講稿整理後貼出。 性別平等在城市中的籲求與可能 <之一> 1. 城市中的性別平等問題 • 瞭解性別問題 (性別問題基本概述) … 更多 性別不會成為問題,出現性別問題必然是城市設計或是城市的運作有問題。就像台灣每次選舉的時候要談「婦女議題」「婦女福利政策」,甚至用的是「婦幼政策」,這是讓作為性別人權倡議者很不舒服的用詞;好像因為「女人很吵,現代女人很兇,所以不得不設計一些議題來表示有關心到婦女」,婦幼的想法更慘,在設定終究是女人必然有幼兒,然後兩個組合成需要被保護或是隔離的群體。這其實是未能承擔建立友善環境,才去弄這樣一個"保護"的想法。 其實聯合國在1995年(20年前!) 開始實施的性別主流化政策,台灣在2000年阿扁總統時開始實施;這個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即是認為所有的建設、計畫、政策都應加入性別觀點。此處的性別,包括生理上的男女、包括社會定義上的男女、甚或自己所想展現的男女。性別主流化的想法中,當不同性別都有參與提出定義、需求和意見的時候,才是性別友善的政策。 •… 更多
552482864857256 2014-07-07 17:27 21 3 歡迎大家來討論如何的城市是一個人權城市
【人權城市系列講座(一):人權城市願景及其挑戰】 城市,不僅是人們蝸居忙碌的空間;城市,同時也是人們實踐理想的舞台。然而,要讓城市生活美好,權利必須受到制度性的保障,而非淪為宣傳性的口號。唯有當公私領域的權益皆受到適切的保護,城市生活才能真正的多元而美好。… 更多 這系列的講座,我們所探求的,不單純只是理論宣講與現象描述,還在於討論究問,一個合理適宜的人權城市究竟該如何打造?描繪一個溫暖而富有人性的,尊重多元價值而完整保障人權的城市如何而可能?這都是我們邁出打造人權城市的第一步。 主講:林靜儀。顧立雄。馮光遠
時間:2014.07.08(二)晚上7點~9點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3樓 金石生活學堂(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
分享 馮光遠
【人權城市系列講座(一):人權城市願景及其挑戰】 城市,不僅是人們蝸居忙碌的空間;城市,同時也是人們實踐理想的舞台。然而,要讓城市生活美好,權利必須受到制度性的保障,而非淪為宣傳性的口號。唯有當公私領域的權益皆受到適切的保護,城市生活才能真正的多元而美好。 這系列的講座,我們所探求的,不單純只是理論宣講與現象描述,還在於討論究問,一個合理適宜的人權城市究竟該如何打造?描繪一個溫暖而富有人性的,尊重多元價值而完整保障人權的城市如何而可能?這都是我們邁出打造人權城市的第一步。 主講:林靜儀。顧立雄。馮光遠<br> 時間:2014.07.08(二)晚上7點~9點<br>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3樓 金石生活學堂(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
552417028197173 2014-07-07 11:32 20 1 Role model,女童英雄角色的缺乏與挫敗 好友的國小三年級女兒要參加英文演講,主題是「my super hero」,演講的內容其實是老師協助設定,由學生們把他/她們喜歡的角色套進去就可以。好友拿著照片跟我說,她女兒本來要選雷神索爾,後來看到美國隊長有盾牌很炫,就改了美國隊長。 聊天當時只覺得滿有趣,但是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過了幾天,剛好在一場研討會討論科學界的女性比例與性別研究等等議題,我了解我當時的怪怪感覺在哪裡了。 為什麼一個台灣的女孩心中的英雄是個(事實上並不存在的)美國白人? 不是不可以把(事實上不存在的)美國白人當成一個亞洲海島小國小女生的英雄,而是,這個情況是在什麼樣的選擇之下的結果?… 更多 台灣在這幾年對於語言(英文)的焦慮非常高,小孩可以不會台語客語、原住民孩童不會自己族語、或是她/他的移民母親母語,但是家庭與社會(包括政府)都提供了非常多的英文學習空間和能力要求。 同樣情況下,孩童其實很少看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的節目,更別說這些語言的卡通或電影,現在的孩童幾乎不可能告訴你她/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廖添丁或是西拉雅女英雄金娘,更別提翁山蘇姬或是為了爭取教育權而差點被殺害的伊拉克女學生。 不只是文化、歷史、性別多元的缺乏,連根本上「什麼是英雄」就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想法。台灣目前家長們趨之若鶩的所謂「雙語教學」甚或「全美語」學校中(來自歐美的白種人)老師幫學生設計的英雄,帶來的是如何侷限的視野?美國超能英雄電影裡面的英雄,對於一個國小孩童,能夠帶來的是什麼樣的啟發?這樣的(男性、拯救世界) role… 更多
551704261601783 2014-07-05 19:30 36 0 今天受邀參加2014宜蘭國際童玩節的開幕。老天爺很疼愛放假的孩子們,給了一個適合在水中大玩特玩的好天氣。 第一屆宜蘭國際童玩節我們全家就跑來宜蘭玩了;我還記得玩水玩到全身濕透的快樂暑假,還有看到來自其他國家小舞者時,心中的新鮮感。 很多人愛說”唉唷選舉選誰都一樣”,來放棄自己的權力,也解嘲對於政治的無奈。 但是真的”選誰都一樣”嗎?… 更多 宜蘭的國際童玩節年年精彩,帶給孩子開心的暑假回憶,甚至大人們也享受那個玩開了不顧一切的某個下午。 童玩節曾經停辦,後來又再度復辦;這中間經歷了不同的執政者。 許多人都難以釋懷當時聽到童玩節停辦時有多失落。我相信經歷過參加童玩節、失去童玩節,又再度能夠享有童玩節的大小朋友們,會告訴你”選誰真的不一樣”。 好啦不談嚴肅的,大家多帶幾套衣服,去宜蘭國際童玩節給它玩的濕漉漉又黑嚕嚕吧!
圖片
550046598434216 2014-07-01 14:09 22 2 女人與政治 (一) 在寫下這著標題的時候我突然浮現以前歷史課本裡面會出現的「女人干政」四個字。 你/妳有嗎? 如果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如何受到刻板觀念的影響。 我不太清楚其他國家的歷史課本裡面會不會有這樣的用語。我這個年代的人,中學時代的歷史教科書,念的是中國史;當時為了升學一定要背得很熟,長大後我才突然驚覺,「為什麼書上的歷史,講的都是一堆男性打來殺去爭權奪利的故事?」而歷史課本裡面的女性,非常非常少,有正面形象的,更是少得可憐。 是的,這個發現在很多女性主義思潮中早就被提過了。「歷史」的英文history,拆開來看就是 his story… 更多 (他的故事),或許因為在過去女性是沒機會也不被鼓勵書寫的,所以沒有機會和能力留下文字的紀錄;當然包括女性在長長的歷史中從來就是被摒棄在權力之外,所以女人的故事,her story,僅能在女人世代之間口傳,卻沒有被認為是「歷史」;甚至,就算被記錄,也是「副史」、「野史」。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在所謂歷史,「他的故事his story」裡,對於女人的闡述,完全由(得勢的)男性來決定。 所以,對於歷史課本裡面負面的、充滿批評的「女人干政」,有沒有發現它其實是個掌握語言文字闡述權之下的產物? 我們看看德國的總理梅克爾、看看韓國總統朴瑾惠、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下一屆美國總統熱門人選);女人參與政治,女人治理國家,理所當然。而且十分優秀。 假如你/妳的朋友、父母還對於女性參與政治有所質疑,請他/她們把那個舊想法跟妳/你的舊歷史課本一起拿去資源回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