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Museum

Month: 2020-07

文章ID 時間 like comment 內容
10157057720671193 2020-07-31 20:00 249 4 【虎寶日記178】來去鐵道部園區 🚂 電源室
 
繼之前介紹過的廳舍、工務室,
跟著園區大使🐯虎寶的腳步,
來認識一下園區最重要的餐廳!欸不是,是國定古蹟!電源室!
 
電源室是國定古蹟本體之一,最早做為供應鐵道部內電報、電話、電氣計時等弱電系統的機房,相當於今日不斷電系統的機能🔋。為了排出設備運作時產生的大量熱能,在屋頂上設有兩處凸出的木造「#太子樓… 更多」,戰後延續作為蓄電池等以設備為主的空間,1970年代後改作辦公室空間使用,現在則作為園區餐廳🍱使用。
 
電源室為磚造一層樓建物,承重磚牆、洋式木屋架,屋面為日式棧瓦砌,磚牆外側有扶壁柱。其歷經多次增建,在日治時期完成兩個主要空間,最西側方形為1925(大正14)年前所建,為了配合基地走向,增建的平面轉折為平行四邊形,使建物整體形成曲折形狀的特殊角度,應在1934年前完成,是見證「南廳舍、北工廠」的分界的重要建築。戰後以降,擴建了東側及東北側建物。 電源室大面積的 #舊屋瓦再利用回舖,是臺灣古蹟修復工程目前仍少有的案例,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屋面,以及太子樓相接處等,屋瓦容易有縫隙發生漏水的情形,於鋪設過程邀請日本學者召開工作坊、督導會議進行數次檢討,屋瓦除了舊有的部分,包含整個鐵道部舊有建物、及其宿舍區建物拆除後之黑瓦。
 
#想看修復歷程可點進去看照片
 
#有排骨飯雞腿飯還有飲料 💕
#虎寶最常出沒的地方
#虎寶的電力來源
#欸不是 #看看你的服裝都快穿不下了
10157055331801193 2020-07-30 21:32 160 0 NTM 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第二十八回 平凡畫面
 
小隊野外踏查時,為保存現地證據,拍攝過不少植物的相片。虎寶🐯有時會想,我們在定格的究竟是什麼?只是一張又一張的美拍嗎?
 … 更多
從博物館的館藏到數位典藏,可以學到不少。館藏的老照片,是已定格在永恆瞬間裡的歷史訊息,為後人提供探索歷史脈絡時的線索。數位典藏則將資訊轉為數位格式保存,並能透過網路傳播。在這個環境變遷劇烈、人口成長快速的時代,就像對人物或事件真相的記錄須把握當下,把握時機為臺灣的野生大地留下數位影像紀錄📸,會不會也是種臺灣本土的數位典藏呢?
 
記錄歷史事件,或進行數位典藏時,由於資源有限,必須就目標的重要性列出先後順序。小隊成員在選擇標的時,也有類似的考量。那些隨時可能因人為或自然因素消逝的生物,常成為我們優先記錄的對象。
 
只是,有些生物很難引起我們的興趣,通常是缺乏亮麗外表的物種,例如禾草、莎草之類。但仔細想想,我們是否會因一張老照片的構圖不佳,就輕易否認它可能具有的歷史價值呢?必然不會。其實,對生物的記錄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只記錄那些符合世人主流審美標準的生物,那麼我們為後世留下的自然印象,將永遠帶有偏頗。
 
為克服對禾草、莎草的「無感」,小隊成員從很基礎的問題開始練習:「如何以一張相片,將馬路邊常見的鼠尾粟呈現出來?」,這當然不容易,畢竟許多人連拍它的慾望都沒有。但在幾番討論後,我們先是低下了身子,並嘗試將幾種元素放進畫面裡,包括柏油路、人行道上的磚塊,以及正等待綠燈通行的車輛。突然,我們覺得畫面「對勁」了起來,那是一種:「對!它正是活在這種地方!」的感覺。
 
透過這樣不斷地練習,對這些凡貌雜草的認識和想法也多了起來。最近,於中部一處濕草地遇見幾種罕見莎草時,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到欣喜。那種喜悅,不僅僅是在於對象的稀有性,更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終於能欣賞過去不知該如何欣賞的畫作。
 
老照片讓人有感,有時是源自今昔對比後,那種對物是人非的慨歎🎞。但,我們希望,這些臺灣野生大地的數位影像,可以永遠都顯得那麼平凡無奇,就像任何人選個假日出個門,都能輕易看見的平凡畫面一樣。
 
---------------------------------------------------
🌱 隔週四刊載 (下一回合時間 8/13)
🌱 上回植物小隊田野筆記快速連結https://reurl.cc/R4ALyG
(NTM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Round 27)
10157055102946193 2020-07-30 19:02 511 8 只可遠觀,
不可觸摸與跨越,
像極了愛情。
 
看清楚了部分,
好像又看不清全貌,
像極了愛情。
 
沒關係,小編帶你看你看不見的視角。
——————————… 更多 臺灣平行線上的動力革命【鐵道動態模型展】🚂
 
1970至1980年代是臺灣縱貫線鐵路系統的轉捩點,同時也是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亦是火車動力自柴油系統導入電氣化的交界,臺北城區也即將面臨鐵路地下化的巨大轉變。 在臺博館鐵道部園區「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中,選定1910年代臺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至1980年代臺北車站站區周邊為核心,以微縮比例1/80的模型場景,呈現臺北鐵路沿線過往的風華記憶。
 
✔️展演時間及更多資訊請見:
https://reurl.cc/Qd0Ed9 為保護展品安全,觀賞時請勿將手跨越或倚靠玻璃。
保持一點距離,更美💕
10157052697376193 2020-07-29 19:21 314 1 【臺灣我的家】展覽測試體驗活動 🤡 本常設展是臺博館特別為5~10歲兒童規劃設計的展覽
暫定於109年9月對外開放!
 
為提供兒童更安全的觀展環境及呈現完整的展示效果,
在開展前邀請親子觀眾到現場幫忙測試體驗囉~
 
展覽從臺灣 #自然史 與 #人文史 的角度切入,
藉由故事性的敘事、貼近生活的語言和多層次的感官互動,… 更多
引導兒童去體驗、思索;增進孩子對這塊土地的瞭解🌳,
並富有對多元文化的欣賞與尊重的涵養。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時間|
7/30(四)10:00-11:30兒童組5組
(每組含至少一名5-7歲兒童&一名成人,最多3人)
7/31(五)10:00-11:30學童組5組
(每組含至少一名8-10歲學童&一名成人,最多5人)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詳情請至官網 https://reurl.cc/V6Ka9R
▎成人陪伴者需填答問卷,並請協助參與的兒童訪談提供本館意見參考。
▎完成活動後,每人致贈1張臺博館鐵道部園區教育參觀券。
 
#臺灣我的家 #TAIWANOURHOME
#兒童展測試體驗活動
10157052204166193 2020-07-29 16:15 237 4 👀 搶先體驗!360°環景影片還原黃河巨龍化石👀 古生物館即將推出全新AR體驗「臺博掌上博物館」,透過AR技術結合2D、3D動畫,將古生物情境栩栩如生地還原在你的面前,使用手機或平板觀賞博物館內的化石及珍貴展件,沉浸在生動的展覽體驗! 👉特別開放大家即刻在手機上體驗👈
現在使用AR APP開啟360°環景影片近距離觀察黃河巨龍化石
😍 🦕黃河巨龍小知識🦕… 更多
黃河巨龍生活於白堊紀早期,是體型巨大的蜥腳類植食性恐龍,身長可達 32 公尺,體重可達 70 公噸,是亞洲地區最知名恐龍之一。
是不是很想一探究竟黃河巨龍的原始樣貌呢?
快跟著體驗流程,讓黃河巨龍出現在你手機中唷🤩
▫️▫️▫️▫️▫️▫️▫️▫️▫️▫️▫️ 體驗流程👀
1️⃣下載marq+(https://www.arplanet.com.tw/download/)並開啟
2️⃣掃描觸發辨識圖(本貼文圖片),手機只需左右移動,立即體驗360°環景影片的驚奇🤓 ▫️▫️▫️▫️▫️▫️▫️▫️▫️▫️
自7/30(四)起即可於古生物館體驗「臺博掌上博物館」!
詳細資訊請見活動網頁 🔗https://reurl.cc/pdOG8r 【注意事項】使用體驗會因個人行動裝置的規格與網路速度而異,臺博掌上博物館互動內容豐富,下載請耐心等候喔!貼心小提醒:設備系統版本需為: Android 6.0以上、iOS 11.0以上。手機記憶體2G以上,且具有良好網路環境,陀螺儀與支援AR Kit、AR Core功能。
★以下手機型號目前暫不支援:
Sony Xperia XA1Ultra(G3226)
Sony Xperia XA1 G3125
OPPO Reno Z
OPPO F11
OPPO F11 Pro #AR博物館 #臺博掌上博物館
#當科技技術應運於博物館
619707255608406 2020-07-28 16:14 167 0
10157041046871193 2020-07-25 13:00 226 2 🖌小小博物繪圖師🖌
 
《小小博物繪圖師》線上教育活動以臺博館南門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為主題,結合自然教育及美感教育兩大核心目標進行,提供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參與。
 
活動結合AR科技,讓學童透過電腦螢幕觀看「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線上特展。藉由導覽影片、學習單探索答案、線上AR展覽技術,達到自然環境教育和增進觀察能力的教育目的。
 
▍本課程共分為3個主題:
<科學繪圖二三事>展區導覽影片
<… 更多博物密碼大發現>線上學習單
<成為博物繪圖師>線上繪圖教學影片
 
▍參與方式:
1.線上觀看影片,搭配繪自然AR線上特展→
2.下載學習單並填寫完畢→
3.回傳學習單至hyyu@ntm.gov.tw,教育推廣組 游琇媛收,檔案名稱、信件主題為「小小博物繪圖師-學生姓名(學校名稱、年級)」。
 
凡完成以上步驟並經館方確認,可獲得臺博文創商品:厚版L型資料夾等神秘小禮,並請至臺博館南門園區服務台領取。
 
▍贈品發放分為三階段:
即日起至8/13完成學習單並經確認者,8/15(六)起南門園區服務台領取
8/14至8/30完成學習單並經確認者,9/1(二)起南門園區服務台領取
8/31至9/30完成學習單並經確認者,10/1(四)起南門園區服務台領取 詳情請見官網: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00055 #小小博物繪圖師
10157040921771193 2020-07-24 20:40 321 2 【虎寶日記177】來去鐵道部園區—工務室
 
繼廳舍及八角樓後
跟著虎🐯寶繼續認識鐵道部園區裡的工務室吧~
 
工務室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內的國定古蹟之一,興建年代晚於1934年,歷經1942、1950年兩次向西側增建,為日式風格的木造一層樓建物,平面及外觀上為一字形寄棟造屋頂,洋式屋架,屋面為日式棧瓦葺。在東向、南向設有走廊,其牆體為柱梁外露的真壁式結構;西向與北向則為雨淋板牆。
 … 更多
工務室原作為辦公室使用,故有大面積開窗,在日本時代末期是工務課庶務係事務室及改良課長室,1946年以後則有臺鐵局工務處、運務處、營業處、臺北工務段木工班等各單位使用過,曾歷經3次以上增改建,故室內空間有多處使用變遷。
 
除了因不同期興建,牆體構造有多種形式,受到氣候環境潮濕、白蟻蛀蝕等,木料有腐朽的情況,導致無論是雨林板、白灰,甚至編竹夾泥及板條等壁體構造,都有剝落與彭鼓損壞等情形,修復上較為複雜且具有挑戰。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廣受小朋友喜愛💕的 #蒸汽夢工廠兒童常設展 展間,以及大眾認識園區古蹟修復— #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 展間。
 
這些跨越了至少五十年的建築、殘跡,保留下來的,不僅是臺灣建築技術變化的縮影,也是一段鐵路人的舊日時光,繼續為人們留下不同的記憶。
 
延伸推薦|《臺灣博物》第145期 漫步鐵道時空軌跡
延伸連結|鐵道部園區展覽 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list_383.html
 
#快來鐵道部園區跟虎寶玩
#最近虎寶好像瘦了 #臺博四館跑透透
 
#鐵道部園區 #工務室 
#歡迎光臨國立臺灣博物館
10157040830731193 2020-07-24 19:17 135 0 《臺灣博物》季刊-第147期 專題徵稿
科學與藝術的對話🖌
 
科學與藝術之間有距離嗎?… 更多
直覺上科學給人理性、實證的感覺,藝術給人感性、感知的印象,然而兩者其實都是人類認知和描述世界的方式。舉凡數萬年前的史前遺跡壁畫,視覺藝術就被人類用來描繪自然,即便沒有文字,仍可藉由繪圖栩栩如生地重現所在、傳達所見,隨著當代藝術創作和科學展示內容與型態的多元化,跨域合作也更為緊密與重要,科學素材透過藝術的表現,突破本身的限制,讓原本龐雜的數據、困難的知識或敏感的議題,透過藝術詮釋與隱喻的轉化,增加觀者的感官經驗,啟發大眾對知識、議題的關注和興趣,拉近彼此的距離,而藝術有時也結合科學推陳出新,創新表現手法,以更多元、新穎的方式,傳達想要訴說的理念與價值,呈現自然資源與人類生活探索深度結合的面相。
 
《臺灣博物》季刊第147期以「#科學與藝術的對話」為主題,邀請大眾就研究領域及實務經驗共同分享與探討科學與藝術跨域合作的經驗。
 
▍截稿日期|2020年8月20日
▍來稿並通過審查,將於《臺灣博物》季刊第147期專題發表
▍來稿請寄至信箱|edutns@ntm.gov.tw
  
▍詳細活動辦法及投稿訊息|
https://www.ntm.gov.tw/information_276_115935.html
 
✨《臺灣博物》季刊是博物館針對普羅大眾出版的科普刊物,第一期於1982年(民國71年)發行,誠摯地邀請大眾投稿,豐富專題內容及面相。
10157031499596193 2020-07-20 18:50 349 5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解碼清代古文書 🔍
 
國立臺灣博物館「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臺博館藏清代古文書解碼」特展,匯集臺博館藏清代臺灣兩大地方文書系統-「岸裡大社文書」及「恒春縣行札」(「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兩批珍貴的歷史文獻,共展出93件文物,即日起至109年10月4日於臺博館本館一樓西展間展出。
 … 更多
展示文物包括古文書、地圖、歷史文物、原住民文物等,以族群接觸與互動的歷史線索及文化結晶為素材,進行文書、圖像與文物的詮釋,以探尋18至19世紀臺灣內陸沿山及內山邊區社會的樣貌,及身處其間的原住民文化與社會對應的演變。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博物館是反思歷史與重現文化的場域,也是提供不同族群觀點與對話的空間。臺博館自1908年創館迄今,典藏臺灣原住民相關文物已歷百餘年,藏品年代久遠且類別多元實為博物館原住民典藏的重要特色,對於呈現近代原住民與漢族社會的接觸與互動歷史情境及內涵而言,提供了許多適題的素材,且彼此互有關聯,因此向來甚獲重視。此展綜合運用其中的歷史文獻、社會生活器物、歷史圖像、輿圖等相關文物,兼納清代官方與民間社會的歷史與文化物件,以鋪陳18-19世紀臺灣「邊區社會」推展時的邊區多族群社會概觀。
 
今天立法委員黃國書也特別出席展覽開幕典禮,他於致詞時表達對臺博館策劃此展覽的肯定及支持,並表示臺博館典藏了許多臺灣這塊土地上重要的文物,透過博物館文物的展示及研究,我們能從古文書、地圖、契書文件去爬梳及探究邊區社會裡漢人與原住民族之間的互動關係及歷史脈絡,並讓民眾能省思及瞭解臺灣歷史文化的蘊涵。
 
原住民的生活器物呈現了族群接觸與互動的影響,也反映了山區原住民應對社會環境改變的文化重組策略;原漢接觸的歷史文物,如界碑、功牌、餉票等,則例證了「邊區」原漢社會關係歷史性變遷所產生的新族群互動形式。此展透過臺博館藏文物資料的整合展示呈現邊區社會的發展,傳遞博物館文物典藏及展示推廣對深耕臺灣文化歷史的意義,也彰顯國家重要文化資產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教育意涵。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官網:https://reurl.cc/Mvp3Ov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
10157026121186193 2020-07-18 11:44 359 5 🚌 來自未來的信!時空旅人奇遇記 🚌 #臺博館免費接駁車成功號正式啟程 國立臺灣博物館為傳承國家文化記憶,以及配合鐵道部園區開館契機,打造了一臺兼具交通接駁及數位互動體驗的行動博物館專車,打破博物館有形的界線,主動邀請大眾走進博物館。 藉由時下最夯的👉🏻AR技術及LBS即時定位服務,以「#五感… 更多」作為互動主軸,包含「視感、觸感、聽感、科技感和歷史感」,打造一場獨特的AR歷史之旅。透過虛實整合古今發展情境,有效串聯臺博系統各館舍,同時加入舊臺北城的街景介紹,藉由歷史景象重建,勾起民眾對於在地的記憶,讓民眾彷彿回到過去,賦予接駁巴士更深的歷史意涵。 旅途結束後亦有富含趣味性的體驗活動,只要完成時空旅人任務,就可以獲得臺博館限定的AR魔法卡✨,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等你來體驗,快來與虎寶和未來館長一起進入一趟豐富的時空之旅吧!
 
✔️要如何搭乘時空巴士呢? Step1. 凡於本館、古生物館、南門館、鐵道部園區任一展館購票,皆可憑當日有效票券,至服務台索取預約小卡進行預約,免費搭乘。 Step2. 掃描小卡上的 QRcode 進入預約系統,填選資料及乘車地點,即完成預約。 Step3. 線上預約完成後,找到各館的時空傳送門,還可以印製屬於自己的「成功號通行證」,獲得與臺博吉祥物「虎寶」🐯的合照哦。 Step3. 就讓我們踏上臺博時空之旅吧!
 
💕貼心小備註:使用悠遊卡入場,或是未攜帶手機的民眾,可至現場候位登記哦!
 
別忘了活動時間很重要!
即日起至2020/10/31(每週一停駛)
搭乘地點:鐵道部園區、南門館、臺博館本館
搭乘班次:依各站點時刻表及現場狀況為主
 
📍更多活動內容詳見官網:
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00050&request_locale=tw #2020快跟著未來館長與虎寶成為臺博時空旅人吧
10157025417281193 2020-07-18 07:31 197 2 【走讀臺灣線上直播】日安,台北之城(晨)_
臺博系統層景立體書卡線上工作坊 #就在今天
#14點直播 臺博系統層景立體書卡線上工作坊,今天14點整準時線上直播,邀請
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Half-Goatee… 更多 介紹製作「臺博系統層景盒」與閱讀《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之啟發,邀約您於今日下午一同加入空中走讀,一邊聽聽建築及紙藝設計間的關聯,一邊透過簡易的解構、組裝手作示範,在層景盒間恣意地穿梭於李乾朗老師的手繪場景及臺博館系統古蹟建築。 📽直播影片預計上架至少三個月,層景盒材料包取得,可透過數位走讀任務的贈抽獎活動👉網址由此進 https://feversocial.com/NTMedu/14238
(本活動須以手機登入;早鳥贈獎至7/30止,完成兩項指定地點實地拍照上傳可直接獲得層景盒材料包兌獎資格,兌換地點為二二八公園內本館服務台) ✨(今日直播地點特地選在7/7新開幕的鐵道部園區演講廳,影片中也將公開層景盒材料包取得攻略,還沒入手 #臺博系統夢幻街景 的你,千萬不可錯過!!) 更多相關資訊👉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00051&request_locale=tw #走讀臺灣 #日安台北之城 #臺灣博物館 #李乾朗 #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立體書
10157023948431193 2020-07-17 20:38 260 2 【虎寶日記176】跟著虎寶來去鐵道部園區
 
鐵道部園區裡面究竟有什麼?
又有幾棟國定古蹟呢?
 
除了上週我們認識滿百歲的廳舍,
這週跟著虎寶🐯認識一下形狀特別的 #八角樓 吧!
 … 更多
八角樓為廳舍第一時期的附屬建物,1919年落成,由森山松之助設計,早期日本時代作為「男生廁所」,為磚造混合鋼筋混凝土構造的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洋式建物,其平面為八角形。屋面鋪石板瓦,是從日本東北宮城縣石卷市雄勝町來的,與2011年修的東京車站屋頂是同一批!
 
八角樓外牆上有洞,是木樑的洞,以前有廊道,不淋到雨。室內中央有空心的鋼筋水泥八角柱,從柱頂伸出八支放射狀的梁,結構猶如一把撐開的雨傘。八角樓裡有四間沖水馬桶🚽,八個小便斗,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兩個邊。
 
1950年八角樓中間隔開,多四間沖水馬桶,一半女廁,一半男廁。設計很特別,中間柱子是中空,上面通風透氣,下面集中注流。馬賽克拼貼,舊的是原件較大,新仿作的較小。
 
【註】八角樓也是園區重要的國定古蹟✨
1992(民國81)年1月10日內政部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第三級古蹟,古蹟本體包括廳舍、八角樓、戰時指揮中心等3處。2007年1月18日文建會公告鐵道部內新增定古蹟本體3處,包括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等。同年5月25日再度公告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國定古蹟,古蹟本體包含廳舍、八角樓、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等6處。
 
#居然是廁所
#跟著虎寶認識鐵道部園區
#下回讓我們繼續看
10157023590506193 2020-07-17 15:59 429 6 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兒童展 蒸汽夢工廠
【小火車展間】參觀提醒 🚂
 
●本展間採領取 #入場證參觀 體驗
1.入場證發放地點:
兒童展【小火車展間】入口處,發完為止。
2.入場證請於發放時間領取,並依各場次時間入場,場次時間結束不得再入場。
3.每日6場次,每場次限10組親子觀眾(每組至多2名兒童),依現場實際人數發放入場證,不得代排、代領。
4.入場證僅限該場次使用,進場時由工作人員回收。
5.本展間不開放團體預約。… 更多
 
●開放時間:每場次40分鐘
第一場09:50-10:30(入場證發放時間:09:40)
第二場10:50-11:30(入場證發放時間:10:40)
第三場11:50-12:30(入場證發放時間:11:40)
第四場13:50-14:30(入場證發放時間:13:40)
第五場14:50-15:30(入場證發放時間:14:40)
第六場15:50-16:30(入場證發放時間:15:40)
 
●參觀須知:
1.12歲(含)以下兒童,建議家長全程陪同。
2.為安全考量,請勿於展場內喧嘩跑跳。
3.娃娃車請依序放置於戶外走廊「娃娃車停車處」。
4.本館得保留修改、變更或停止辦理之權利,活動辦法依官網公告為主。
 
📢更多參觀資訊請見官網: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00037&request_locale=tw #參觀品質你我一起維護
10156889708946193 2020-07-17 11:00 154 0 《夢幻古圖-康熙臺灣輿圖總動員》特展 臺北廣播電臺(FM93.1)《臺北好事多》節目主持人丹萱將在明天(7/18,週六)上午11點至中午12點的「迎向陽光」單元與臺博館教育推廣組陳信鈞推廣助理介紹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夢幻古圖-康熙臺灣輿圖總動員》特展,節目將提到此次展出的四個版本,除了原版(A版)、第一(B版)和第二(C版)摹本,還有夢幻D版!… 更多 臺博館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團隊,如何以過往所累積的臺灣原生文化元素及研究成果為基底,結合數位科技工具進行轉化,讓專屬於臺灣的文化基因更加豐富與結合現代科技。經過一年以上的共同努力,完成既忠於原版,又兼顧視覺美觀與資訊完整的夢幻D版,建構屬於臺灣的國家文化記憶?想知識臺博館如何將鎮館之寶與數位科技擦出火花,歡迎明晚按時收聽。 線上博物館-臺博館環景VR720👉http://formosa.ntm.gov.tw/720/ 有關節目收聽方式:
■收音機即時收聽:FM93.1
■臺北廣播電臺:https://www.radio.gov.taipei/Default.aspx
■Hichannel 線上收聽(https://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08) #NTM #臺博館 #夢幻古圖 #康熙臺灣輿圖總動特展 臺北廣播電臺
10157021509366193 2020-07-16 20:00 201 1 NTM 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第二十七回 美酒換傭兵
 
2020 年 7 月 5 日,由宜蘭龜山火車站往著名的北關途中,有座小小的梗枋漁港。漁港北側有片小小的沙灘,爬滿長葉豇豆(「豇」音「姜」),正盛開著黃花,在豔陽藍天的襯托下,顯得輪廓鮮明(前提是擋住從額頭滴落眼皮的汗水),連帶那些在花果序上來回奔跑的小小黑影,也格外引人注意。
 … 更多
虎寶對豇豆很是陌生。隊長便問那綠豆呢?嘿~那當然就印象深刻啦!畢竟國小自然課,誰不是被老師逼 (?) 著回家種綠豆,好觀察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還記得沾濕的衛生紙有多麼好用。隊長說明,綠豆先祖在被人類馴化前,就是一種野生豇豆呢(註 1)。
 
這麼說,虎寶之前對綠豆的印象多停留在兩片肥胖的子葉,以及冰品店裡消暑又解渴的綠豆湯,沒想過它開花會是什麼樣。再看眼前的野生豇豆,除了花顏色鮮黃、造型獨特,還有兩個特點讓虎寶很感興趣。首先是豆莢成熟後,豆莢兩瓣在迸裂之餘,居然會像擰毛巾般扭轉起來,彷彿曾絞盡全力將裏頭的豆子撒出。再者,就是幾乎每枝花果序上都有的點點黑影,虎寶探頭一看,啊~原來是螞蟻🐜🐜🐜啊!
 
這種螞蟻的塊頭相當大,比常見於居家環境的螞蟻要大得多。平時若不小心掉了塊糖在地上,上面很快就會爬滿螞蟻,為的是將糖搬回家。那這些大螞蟻想從花果序上帶走什麼呢?花蜜或種子嗎?但看牠們似乎對花柄基部,一種開了圓孔的綠色突起更感興趣,不時探頭到洞裡啜個幾口。這算是在品嚐花蜜嗎?但那些突起好像不屬花的一部分。
 … 更多
10157018994346193 2020-07-15 16:59 78 2 #臺博戲劇導覽第2季團員招募
 
一次回答你的問題 📢📢
 
還在想要如何讓暑假過得更精彩嗎?結合常設展解說與戲劇互動的「發現臺灣 戲劇導覽」團員報名最後2天,將常見詢問整理FAQ:
 
👉請問戲劇導覽團員就是要演戲嗎?
✅ 不一定唷,在養成課程後,8/16, 17是排劇的環節,在此將會進一步分配角色與任務,所以你若對有興趣參加,但並不想表演,還是有儲備劇組、前臺、導覽等任務等待著你。 👉… 更多請問我在「社會大學」,也可以報名團員徵選嗎?
✅不好意思!本季招募對象是高中以上的在學學生、臺博志工及55歲以上長者。若你剛好就是我們邀請的對象,怎麼可以錯過呢。 👉行程滿檔好掙扎,若養成課程沒來上課,會有什麼影響呢?
✅養成課程裡,會一步步帶你進入腳本劇情,劇組也會從中瞭解每位團員的特質,據以分派角色或任務。而且,課程這麼好玩,你怎麼捨得請假! 👉請問面試時要準備什麼呢?
✅ 面試時將以團體活動的形式進行,只要記得穿著方便肢體活動的服裝便可。
 
炙熱的暑假 歡迎加入【發現臺灣 戲劇導覽】的行列
書面資料報名:7/16(四)23:59前
入選面試公告:7/17(五)公告於臺博館網站
面試甄選時間:7/20(一)1300-1600
老話一句,有報名有機會:https://reurl.cc/exbGWR #發現臺灣戲劇導覽
#來場不一樣的暑假
10157014433671193 2020-07-13 20:33 459 9 #鐵道部園區文創上架✨
#袋一個屬於你的參觀回憶 臺博館的第四個館舍 #鐵道部園區 裡擁有數座國定古蹟,
都曾伴隨著臺灣鐵道發展,經修復後透過博物館重新詮釋與定位。 帆布袋設計將鐵道部 #廳舍、#八角樓 與 #戰時指揮中心 以簡潔的線條呈現建築特色,布面選擇搭配建築中色彩元素:窗框綠、洗石棕、水泥灰,肩背、手提兩用式增加使用上更多變化,適中的袋型尺寸與內袋設計,符合工作、休閒等需求。… 更多 在不同時空交錯的鐵道部園區裡,
讓我們「袋」走博物館的故事,
邁向與現代性共融的新時代! 款式:廳舍款、八角樓款、防空洞款
材質:帆布
更多臺博文創:https://reurl.cc/E79DWR
 
#臺博文創
#臺博自行開發出品
#小編陷入選擇障礙啊啊啊 👉數量有限,購買請洽園區賣店
10157008716431193 2020-07-11 09:20 377 0 #臺博街景夢幻入手
#透視臺博建築美學 【走讀臺灣線上直播】
✨日安,台北之城(晨)_臺博系統層景立體書卡線上工作坊 2020年迎接鐵道部園區正式開幕,臺博館「日安,台北之城(晨)」走讀臺灣活動,以《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一書為靈感泉源,邀請具建築學背景的 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Half-Goatee 團隊,再現李乾朗老師手繪夢幻博物館立體場景,開發設計「臺博系統層景盒」,透視臺博系統古蹟建築鮮為人知的美學秘密。 … 更多🎬並將於7/18(六)14點舉辦線上工作坊,邀請半隻羊講師介紹建築及紙藝設計間關聯,透過簡易的解構、組裝手作體驗,分享製作「臺博系統層景盒」與閱讀《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之啟發,不論身在何處,都能一同在層景盒間穿梭於歷史街景與超現實時空之中。 從一片片紙板建構成小巧精緻的臺博系統建築景貌,有著實際參訪時可能不曾留意的細節;五棟各具特色的古蹟建築相鄰時,彼此間形成有趣的對照,也似乎在召喚著我們發揮想像力跟著遨遊其中;如果我是博物館(或街景)設計師,會呈現什麼樣的畫面呢? 想要親手DIY「臺博系統層景盒」嗎?
人人有機會收藏入手,請至下列活動查詢:
👉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00051&request_locale=tw #走讀臺灣 #日安台北之城 #臺灣博物館 #李乾朗 #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立體書
10157006943341193 2020-07-10 19:59 374 11 【虎寶日記175】廳舍百年風華再現 🎂
 
鐵道部園區裡面究竟有什麼?又有幾棟國定古蹟?
首先讓虎寶🐯從大家印象最深刻的 #廳舍 細細介紹起吧!
 … 更多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正式成立於1899年(明治32年),辦公地點是接收來的臺北砲兵工廠南側,即今塔城街與忠孝西路相交處,到1908年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後,鐵道業務繁多,鐵道部內職員人數也不斷擴增,對於清末舊有房舍運用已不敷使用的情形,故在1917(大正6年)選擇原位置東側的基地預備興建新廳舍,以回應業務擴充、衛生保健、臺北市街美觀等需求。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廳舍。因辦公廳舍屬重要官廳建築,有明確的興建資訊紀錄。
 
廳舍是鐵道部園區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由著名總督府土木局技師 #森山松之助 設計,廳舍的南北翼工程分為兩期起造,第一期工程(中央及北翼)於1918(大正7年)年開工,由營造廠商高石組施工,第二期工程(南翼)於1919年開工,由營造廠商住吉組施工。並於1920年完工。所以今年除了鐵道部園區開園,廳舍也100歲了 🎂✨!
 
廳舍建築主體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使用大量的阿里山檜木建造,一部分木結構以灰泥粉刷包覆,具有紅磚墻與白色倣石造的混合效果,類似英國安妮復興式(Queen Anne Revival)的歷史式樣。屋面鋪石板瓦,一樓與二樓設陽臺,這是東南亞熱帶地區殖民建築樣式共有的特徵。二樓有部分牆面使用雨淋板構造,這是寒帶地區的殖民地建築式樣。
 
1992(民國81)年1月10日內政部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第三級古蹟,古蹟本體包括廳舍、八角樓、戰時指揮中心等3處。2007年1月18日文建會公告鐵道部內新增定古蹟本體3處,包括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等。同年5月25日再度公告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國定古蹟,古蹟本體包含廳舍、八角樓、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等6處。
 
#鐵道部園區廳舍100歲了
#國定古蹟百年風華再現
#防疫新生活 #歡迎光臨臺灣博物館
#想一探廳舍內部的人趕快來參觀
#生日來許願
#黃虎來了
10157002157306193 2020-07-08 21:42 381 3 【第十屆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與「兌!就是你!野望2+1」心得集章兌獎活動
   
讓大家久等了!
第十屆野望影展要來啦!🌸🌸
     
自2011年起,「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與英國Wildscreen影展合作,每年引介20部各大獎項提名及獲獎的作品,將全世界最新、最好的自然環境影片帶入臺灣。
      … 更多
今年,不但是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也是野望影展的十周年。我們除了檢視過去10年「愛知目標」的執行成效,也為下一個10年訂立新框架和規範。而肆虐全球的COVID-19肺炎病毒,也促使我們再一次認真思考環境與健康生活的平衡,更凸顯「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及其持續扮演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這個夏天,從7/18(六)起至10/11(日),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再度攜手,要在這個夏季帶給大家滿滿的大!自!然!啦!
    
🎬活動詳情與報名網址|(別錯過講師映後座談特別場跟集點活動哦!)
https://reurl.cc/O1Wv5y
    
🎬活動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3樓簡報室
   
🎬活動時間|
7/18、8/1、8/2、8/15、8/16、8/23、8/30、9/5、9/12、10/11
    
#NTM #臺博館 #野望影展 #觀影心得集點兌獎活動
10156999631691193 2020-07-07 21:19 761 11 歡迎小英總統蒞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 #你還在等什麼
#歡迎光臨臺灣博物館
10156991021186193 2020-07-07 11:00 254 1 2020《臺灣博物》145期 #漫步鐵道時空軌跡 🚂
A Railway Journey Through Space And Time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自清代起為臺北門戶與近代化的起點,歷史脈絡見證臺灣現代技術與鐵路發展的風華,轉變歷程蘊含了臺灣現代化的脈絡。故本期特別規劃以「漫步鐵道時空軌跡」為專題,邀集相關專家及實務工作者撰文,透過多元視角,帶領讀者發掘鐵道文化與現代性的相關知識。… 更多 為了讓大眾進一步認識北門館的展示及修復再利用,亦收錄〈從修復到展示: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的生成〉、〈流動的時間片段─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臺灣鐵道文化常設展〉等專文,介紹並延伸展示內容及背後時空背景。 #封面設計理念
隨著鐵道興建與技術的進度,突破時間、速度、地理空間限制,連結了不同的人群、地方、資訊等,從南北縱貫線通車到一日生活圈,不同世代的人們擁有的火車記憶,孕育出豐富多元的鐵道文化,成為島民共享的鐵支路回憶。故封面以舊城區地圖〈臺北市街平面圖(1919)〉作基底,從舊地圖中駛出騰雲號,在騰雲號上方的煙霧顯現臺北現代地圖的樣貌,象徵臺北城區現代性的擴展。 #臺灣博物
自1982年起,由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發行的《臺灣博物》每三個月出刊,以普羅大眾為目標讀者,推廣人文、自然與博物館知識為宗旨,廣邀國內優秀學者撰寫文化觀點與博物館學新知。
 
✨賣店販售中
 
*〈臺北市街平面圖(1919)〉由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提供
* 美術設計 #沃草有限公司
10156996679736193 2020-07-06 17:30 629 7 #見證臺灣歷史發展與現代化歷程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正式開館… 更多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為「臺灣博物館系統」四大館舍之一,座落於臺北舊城北門外,自二十世紀初期起,先後曾是日本時代鐵道部、戰後臺鐵總局的本部,作為臺灣鐵路營運總部達七十年。2007年指定為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由臺博館負責修復與再利用為博物館。今(6)日蔡英文總統、文化部長李永得、交通部長林佳龍及修復過程中的建築師、匠師等共同出席,宣告鐵道部園區將於明(7)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鐵道部園區內的古蹟本體包含鐵道部廳舍、八角樓、電源室、食堂、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等六座建物,園區內另有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的東側圍牆及石板道,為臺博系統中面積規模、建物數量最多之館舍。 蔡英文總統今日特別出席開幕典禮,祝賀臺博館鐵道部園區經過16年的努力順利完成修復正式開幕,總統表示鐵道部園區是臺灣工業科學及鐵道發展的發源地,雖歷經政權更迭,但仍持續成為全臺鐵路系統運作及管理的中樞,見證了百年來臺灣的發展及變遷;蔡總統並特別感謝當年擔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院長及文建會同仁的支持推動之下,才能順利推動「臺灣博物館系統」,保存及修復舊城區的古蹟;並感謝臺博館及交通部臺鐵局共同合作古蹟修復、參與古蹟修復的專家學者及匠師。總統也特別肯定透過修復除了保存有形的文化資產,也保留建築知識、工藝技術等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期待在防疫新生活的階段,國人可以至鐵道部園區參觀體驗豐富、多元的文化資產。… 更多
10156996705581193 2020-07-06 17:19 749 4 隨著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正式開幕,#臺灣博物館系統 正式建構完成。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臺博館 #本館 座居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為起點,規劃串連 #古生物館、#南門館 ,以及新開幕的 #鐵道部園區,配合各館舍建築的歷史脈絡,重新再利用與活化古蹟建築,讓觀眾見證臺灣自然史、產業史與近代人文歷史的發展,呈現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元化,並以「現代性」、「永續性」、「文化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精神,傳遞博物館的內涵及能量。
 
🎬歡迎光臨 臺灣博物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EY8zuKQp4&t=36s
 
#NTM #臺博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
10156988417996193 2020-07-04 11:00 248 5 環境議思講堂S3|穿穿穿過你的心❤️
穿穿,也許會遲到,但他從不缺席。
    
環境議思講堂又要跟大家見面啦!
今年第三季主題是-有著厚厚鱗片、長長爪子,喜歡吃白蟻與螞蟻的穿山甲。但外表可愛的牠,卻因為被認為鱗片擁有某些療效,而成為世界上走私獵捕最嚴重頻繁的哺乳類。
     … 更多
目前全世界共有八種穿山甲,每一種都面臨絕種的危機。雖然臺灣不是穿山甲的走私大國,現在也可能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野外穿山甲族群,但在野外的穿穿們卻仍常常遭受流浪犬貓攻擊、被獸夾夾傷甚至是路殺的危險。而受傷的穿山甲們被送至救傷單位後,也常因每隻個體的不同食性,對陌生環境不熟悉的緊張,使的人工哺育有許多挑戰。
     
在這個夏天,我們邀請擅長野外研究的孫敬閔博士、動物園的「穿山甲媽媽」羅諠憶老師及長期致力於穿山甲救傷的特生中心詹芳澤研究員,三位不同領域的穿山甲專家,一同帶領我們進入穿穿的世界。
     
快跟我們一起穿穿穿過你的心吧❤️❤️❤️ ✨時間主題與講師
在地的臺灣食蟻獸:穿山甲
主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 孫敬閔博士
時間|7/19(日)
   
穿山甲的「哺救」教學時間
主講|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 穿山甲保育研究及教育推廣計畫主持人 羅諠憶老師
時間|8/9(日)
    
穿穿,我救要你好好的
主講|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詹芳澤研究員
時間|9/6 (日)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3樓簡報室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j7ELDq
#NTM #臺博館 #環境議思講堂 #穿山甲
10156988599006193 2020-07-03 20:00 411 1 【虎寶日記174】你不知道的博物學家系列 繼之前認識了菊池米太郎,這回我們要認識哪個博物學家呢?
 
被譽為臺灣蕃界調查第一人🔍 田野怪傑 #森丑之助
 
「…在臺十八年歲月,我全部投入蕃地調查與蕃人的研究,從來沒有浪費時間於別的事,換句話說,我拋棄了正常人的生活,只為了自己的志趣,全心全意做這件事…」—森丑之助,1913,〈生蕃對臺灣島的影響及臺灣蕃族學術調查〉,《東洋時報》179期
 … 更多
森丑之助(1877-1926),日本京都市人,1895年臺灣割日後以通譯身分隨軍來臺,以自學及隨鳥居龍藏等人進行蕃地調查的方式,綜橫臺灣各地山區。儘管天生一足微跛,仍以驚人的毅力,進行廣泛的山地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風俗研究,以臺灣為始,也以臺灣為終。他所採集的標本數量相當可觀,尤其自1908年至1924年間有14年長任博物館職務,1930年代以前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原住民蒐藏與展示,相當程度上即為其心血的寫照。
 
森氏的原住民調查工作包括三個部分,一為對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深入調查,且為臺灣最早利用相機進行田野調查者之一,影像除了呈現各族群服飾及體質特徵,也具體捕捉了部落生活的情境。二為歷次中央山脈橫斷以及蕃地調查時進行地理、植物生態與原住民生活環境的綜合調查,不僅採集了大量的林業、植物學標本,也留下許多一手的早期自然史、生態紀錄。1905年受聘擔任川上瀧彌主持的「有用植物調查計畫」調查人員,其數量至少600件,且頗高比率為珍貴的模式標本,對臺灣早期植物調查頗有貢獻。有許多臺灣高山植物都是以Mori為名,例如森氏杜鵑(玉山杜鵑)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三為對先史時期的考古調查工作,森氏在1920年代為博物館製作「臺灣石器時代遺物分布地圖」中,記錄全臺218處他曾調查過的遺址和遺跡。
 
「...人類因為種種的外力因素,導致他們的社會組織及生活急速變化,從某種角度來看,部分的固有傳統習俗會消失殆盡,無法復見。過去五、六年間已看不到我最早年代曾看到的舊俗...」—森丑之助,1913,〈生蕃對臺灣島的影響及臺灣蕃族學術調查〉,《東洋時報》179期
   👉想認識更多,歡迎來參觀《發現臺灣》常設展,一起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虎寶好佩服博物學家發現的精神
#和虎寶一起認識博物學家
10156933615441193 2020-07-03 11:00 645 12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北門館) 臺北廣播電臺(FM93.1)《臺北好事多》節目主持人丹萱將在明天(7/4,週六)上午11點至中午12點的與臺博館展示企劃組林一宏助理研究員介紹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北門館)。 鐵道部園區預計2020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其館區面積共2公頃,由忠孝西路、延平北路、市民大道、塔城街所連結起來的範圍。… 更多 在臺灣鐵道發展史上,「鐵道部」扮演著主管臺灣鐵道事務行政管理核心的重要歷史角色。當臺博館因縱貫鐵道全線通車而成立,臺博館也將因北門館(鐵道部園區)營運能量擴增,再邁向下一個百年。鐵道部園區建含括了大清帝國末期的臺北機器局、日本時代鐵道部、戰後臺鐵局,及今日的鐵道部園區,這些轉變歷程所蘊涵「臺灣現代化」的脈絡,透過古蹟建築的保存與展示,呈現百餘年來臺灣鐵道的發展歷史與文化。 透過林一宏助理研究員,帶領聽眾簡略認識鐵道部園區的演變,同時也讓大家稍為瞭解,其轉型為臺博館的現代性與鐵道交通博物館,因其所在位置,就正好在臺北城、大稻埕、艋舺三者之間,同時又記錄了機器局、兵器所、砲兵工場、鐵道部、臺鐵局等不同時期。還有清代洋務運動、臺北城建城的發源和臺北都市現代化與擴張的演進過程,同時此地也正好位在文化部南北、東西文化歷史、科技與藝術博物館雙軸線的焦點,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臺北城的歷史從1884年建城至今,雖然才135年,但是,其現代性的起源與演變卻是豐富而多元。臺北城市的現代性今後要呈現什麼樣貌,走向什麼變化,就看各位聽眾們未來的想像與創造了。精彩內容,歡迎按時收聽。 認識鐵道部園區👉 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認識臺博系統👉https://youtu.be/XdkB9rA7dOY 有關節目收聽方式:
■收音機即時收聽:FM93.1
■臺北廣播電臺:https://www.radio.gov.taipei/Default.aspx
■Hichannel 線上收聽(https://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08) #NTM #臺博館 #鐵道部園區 #北門館 #文化資產 #現代性 臺北廣播電臺
10156987836626193 2020-07-03 10:47 216 2 🎙臺博館戲劇導覽第2季 ⏳團員徵選 倒、數、4、天!
韻文老師、櫻茹導演向你介紹,
為什麼你不該錯過戲劇導覽的培訓與演出?
如果你認識熱愛藝術文化、有志願服務熱忱的親友,
對「演教員」「儲備劇組」「前臺服務」有興趣,
歡迎加入團員的行列,
賦予展覽歷史人物和觀眾的連結,
回到過去,想像未來的樣貌!… 更多 🔶 徵選辦法
1️⃣參加資格:高中(含)以上在學學生、55歲以上民眾或臺博館志工
2️⃣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7月6日(一)止
3️⃣面試公告:7/9於臺博館網站公告第二階段面試甄選名單
4️⃣養成課程、排劇:7/20, 27 ,8/2, 3 ,10, 16, 17
5️⃣節目期間:2020年9月-2021年6月,每月第三個週六 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reurl.cc/exbGWR
10156986117341193 2020-07-02 20:18 319 2 NTM 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第二十六回 生有「輕如鴻毛」
 
不知道大家對竹子的印象是什麼呢?
 
熟悉中國古典文學,可能想到高風亮節的品德。關注自然生態,可能想到竹林強烈的排他性。熱衷探究民俗植物,那麼竹簍、粽葉、熱騰騰的筍片排骨湯,都是經典案例。顯然,竹子有著非常多樣化的形象呢!
 
近日,虎寶跟著隊長至南部進行田野調查,途中多遇竹林。如今,虎寶對南臺灣竹林的印象有三個:
 
1️⃣… 更多竹林在南臺灣,尤其是臺南、高雄以「月世界」地形著稱的地區,是很具代表性的植群,主要由一種稱為刺竹的竹子組成。據說,它們與臺灣先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不僅是竹筍、竹材的重要來源,也做為抵禦外來盜匪時的重要防線。只是,這種竹子究竟是「人類世」前就已存在臺灣的原住民,還是在人類大舉遷入後才於此落地生根的新住民呢?目前難有定論。
 
2️⃣堪稱「蚊子寶地」🦟
在盛夏裡將人(尤其是都市人)拐帶進南部竹林,絕對有讓對方和你絕交的潛力。(認真說,有些竹林的蚊群「厚度」非常嚇人,若有意進入,務必做好防範措施。)
 
3️⃣有驚喜!
早聽說竹林裡很難長出其他植物,所以當臺灣植物學者謝東佑和許天銓博士等人,於 2007 年發表全球僅知生長在阿里山竹林的竹林龍膽 (註 1 & 註 2) 時,臺灣植物學界都非常吃驚!研究團隊更藉此提醒:長久以來,我們可能過於忽略臺灣竹林底層的生物多樣性。虎寶與隊長在飽受蚊蟲叮咬下,總算也碰上我們認為值得分享的竹林奇遇,那就是一大片從竹林底下升起的打蛋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