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18-11

文章 留言
2212958732280645
時間:2018-11-05 15:00
#活動快報
  
為了拉近大家與科學之間的距離,科技部結合各地學研機構辦理的「#大眾科學教育科普講座」秋季場,11月上旬各地講座時間小編幫大家整理筆記在這裡的留言處!!
  
大家期待已久的展望系列科學普及演講… 更多即將在11月正式啟航!由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辦理,至今已開講248場的優質講座,內容涵括物理、天文、生命、認知、環保等重要領域,邀請學有專精的頂尖學者,介紹特定領域現況,以前瞻的視野,啟發聽眾對科學的想像,並探索科學的無限可能。
 
2018年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成立60周年,明年又是阿波羅11號太空船成功登上月球的50周年,因此展望系列講座的主題為「星空下的科技創意-從地球到宇宙的觀察方法」,講題則涵蓋從地球到太空、再到太陽系和銀河黑洞的科學探索,環繞「科技創意」這個主軸,除了帶給大家科學新知外,會有更多探索過程與大家分享,一同探討精彩的科學成果是如何創意發想與觀測!
  
想了解更多科學的觀測方法、歷史、人類學與科普知識嗎?趕緊手刀報名吧🏃~現場參加者還可獲贈《科學發展》月刊,贈完為止!
   ==  
  
【展望系列演講】@台北
報名方式👇
1⃣網路報名:https://reurl.cc/3LWKV(需申請帳號!)
2⃣現場報名🏃:演講當天於演講廳外服務台拿入場券。
  
📺線上直播:https://reurl.cc/k02nq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yg0R6
  
== 
   
【科學史沙龍】@台北
報名方式👇… 更多
圖片
📢11月上旬各地講座時間📢
==  
icon credit by flaticon
2225803927662792
時間:2018-11-15 21:00
#漫話科技 【星期四要做什麼?】 科技部粉專【漫話科技】單元,在106.10.12推出第1篇「重力波篇」,固定在星期四持續po出,到上週為止累積了54篇作品 (出現在週五都是意外,不要鞭小編)
 
從蝙蝠、鳥蛋到DNA奈米機器人。從御穀、零下70度鋰電池到水的密度,介紹的科學主題五花八門,還不時穿插和臺灣有深厚淵源的科學家們的小故事,像是杜聰明、沈世傑、連日清…等。小編很好奇🤔,大家看得開心嗎❓ 有收穫嗎❓
 … 更多
希望透過漫畫,讓更多大小朋友感覺到科學的”促咪”,或是多認識一點點科技如何影響生活和改變這個世界,是這個單元的初心,謝謝粉絲們的支持捧場,不吝按讚👍也要感謝我們的好夥伴 #CASE臺大科教中心 一直用洪荒之力相助💪
 
相逢是離別的開始,我們很珍惜這個緣份😘
 
喂~怎麼搞得好像離別感言
是漫話科技單元要結束了嗎😭😭😭
並。沒。有。
 
今年暑假,科技部 與 文化部 攜手指導,由CASE 臺大科教中心辦理的 #2018全國科普漫畫大賽,從獲獎作品,讓我們發現,🐼原來高手在民間🤺雖然獲獎作品在10月頒獎後,隨即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行的漫畫大展展出,但是展期結束後,我們希望讓更多更多朋友可以看到這些充滿創意巧思的獲獎人畫出腦海中的科學故事。
 
從本週起,【漫話科技】單元,將推出【2018全國科普漫畫大賽】獲獎作品特輯!!
一共會有28篇呦! 請大家繼續支持28號(咦?) 拜託🙏拜託🙏
 
在看第1篇漫畫前,先來看看 🎬CASE臺大科教中心用心製作的【2018科普漫畫大展頒獎典禮精華影片】吧  
 
#星期四就是要看漫話科技啊不然要幹嘛😜
#高手在民間
影片
滿滿的【漫話科技】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187281464848372&type=1&l=ec3eb1f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