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台北市。 107,705 個讚 · 1,32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4,089 個打卡次。臺博館除了228公園內的本館,還有古生物館、南門館與鐵道部園區,邀你一起發現萬物的精彩!
貼文
NTM 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第四十回 白髮苔
 
隨著微解封,隊長與虎寶決定先找些人煙相對稀少的淺山,繼續他們對臺灣植物的探索之旅。為盡量縮短移動距離,他們將探索的森林縮小至原本的「三千分之一」。這些森林組成與它們過去關注的對象大不相同,背後的自然歷史卻更為久遠。
 
——蘚苔森林。
 … 更多
在隊長的引領下,虎寶對維管束植物的生活尺度已有一定程度認識,他知道有些小草、有些爬藤、有些大樹。當隊長請虎寶隨意指出一棵樹,虎寶輕鬆完成任務;可當隊長將題目改成隨意指出一株蘚苔,虎寶愣了愣:何謂一株蘚苔?
 
單單指出蘚苔,或許沒那麼困難,我們能在各種潮濕角落裡發現蘚苔的蹤跡。但如何指出「一株」蘚苔呢?虎寶發現自己大腦打結的主因,在於過去從維管束植物身上學到的構造,像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在此居然沒有幾項派上用場!何況蘚苔的生長方式總是你擠我、我擠你,真的很難看出「個體」界線在哪裡。
 
所幸,有些蘚苔不僅常見,個頭也相對巨大,為隊長、虎寶提供了親切的入門鑰匙。曾於臺北近郊爬山的朋友,一定見過一群總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蘚苔,植物體總帶點白韻,有時就像顆蓬鬆的半球體,它們是白髮苔 (Leucobryaceae)。
 
虎寶能想像,如果這是一株維管束植物,隊長會說這是一株某某某,並開始翻看莖部,之後他的工作簿上也許會寫著:「植株整體呈墊狀,具短橫走莖,自節處向上伸展短直立莖,葉於短直立莖上螺旋互生。」
 
但面對白髮苔,隊長顯然找不到所謂的走莖,於是他將半球體從中剝開,方知這是一大群白髮苔的集合體,他手上所捧的,正是一片「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這種與維管束植物在尺度上的巨大差異,是隊長與虎寶開始面對蘚苔植物後,深有感觸的第一課⋯⋯
 
(to be continued)
 
#每張照片都有隊長的延伸筆記
#期待繼續走進蘚苔的世界
 
---------------------------------------------------
🌲上回植物小隊田野筆記快速連結|https://reurl.cc/GmDlRv
(NTM發現臺灣植物小隊的田野筆記 Round 39) 🌲期待下一回植物小隊野外踏查連仔故事嗎?我們8月見!
圖片
留言
  • Moss_men
    有苔蘚就是要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