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239013140899572 時間:2020-12-01 21:35 「不只是治病,更要過日子。」 「他就像個未爆彈,我該怎麼照顧他?」、「他為什麼會生病,我該怎麼做?」、「外界這麼多歧視、污名,不只他,我們也好累」... 當精神疾病照顧者面對龐大的照顧壓力,孤立無援時,誰能支援他們? 好在,民間一直有許多團體,致力於支持這些精神疾病照顧者,和他們一起面對壓力與難關。 今天上午,我參加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五周年記者會,你知道嗎?這 5 年來,他們接了將近 1… 更多 萬通來電,陪伴這些無助的家屬們,度過許多生命中的波折與困境。 不久前,台南才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位長年照顧思覺失調症女兒的母親,親手結束了女兒的生命,真切反映出作為精神障礙者的照顧者所背負的重擔。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聆聽許多精障者的疾病經驗、家庭照顧者的無助、社區工作者的困境,讓我們回頭思考政策與修法,如何讓病人與家屬所需的社區支持服務,可以獲得合理的支持? 許多家屬告訴我們,病人出院回到社區,往往才是挑戰的開始;這也呼應了今日記者會的訴求, 「不只是治病,更要過日子」。 根據衛福部「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指出,慢性精神疾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長達 17 年。現階段的社會樣貌,家人生病後幾乎是由家屬承擔照顧。 但是,徬徨的家屬往往不知道發病的原因與適當的處理方式,尋找社區的照顧資源更是四處碰壁,導致當接觸到醫療以外的資源時,往往都已發病多時。 許多家屬反映,如果初發病時,能夠及時給予家屬更完整的衛教課程,並且提升社區復健及支持服務的多元性及可近性,以協助病友穩定病情、支持他們在社區自立生活,相對也就能減輕家屬照顧的壓力。 … 更多 |
感謝委員全程參與,以及一直以來的努力。銘記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