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15-07

文章 留言
505045959650844
時間:2015-07-05 12:30
<元爸知識報> 在輻射量測的單位中,過去也曾用過居里(Ci)當作放射性物質的活度單位,這當然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在放射界偉大的貢獻,但後來因為居里的數值太大了,在國際上漸被貝克(Bq)這個單位給取代了。
大家也許不知道,因發現放射性而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就是居里夫婦及貝克勒爾三位共同獲得的,而在1975年國際輻射單位與度量委員會(ICRU)函送的期刊就已建議,活度的國際專用單位為貝克時,ICRU的解釋是既然三人共同分享諾貝爾獎,認為以貝克取代居里應更為合適。 圖1:居禮夫婦與貝克在實驗室。 圖2:瑞典發行1903年諾貝爾獎紀念郵票。
圖片
好像居禮夫人訪問美國時,美國為了表達對她的尊敬,集資送了居禮夫人1公克的鐳-226,其活度就是1Ci。其實當時使用的射源… 更多都是在毫居禮或微居禮範圍,是1居禮的千分或百萬分之幾而已
。這應該也可以看出居禮夫人及輻射應用領域對居禮這個姓的重視吧。
506538936168213
時間:2015-07-06 12:35
〈元爸知識報〉-照過來~照過來~一定要知道的輻射劑量單位「西弗」 話說要比較長度的大小就要用公分、公尺、公里,要知道重量的大小就要用公克、公斤、公噸;那要知道輻射對人體影響的大小,就是要用微西弗、毫西弗、西弗了。
那但到底西弗(Sv)是什麼東東呢?… 更多
當輻射被大量使用後,人們也漸漸發現它所造成的潛在危害。但因為不同類型的輻射,在相同的條件下,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不相同。(比如:相同的條件下,阿伐(α)射線對人體的影響要比加馬(γ)射線大得多) 所以,為建立一個共同標準,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決定以一位終身致力於輻射防護工作的瑞典科學家-西弗的名字,來當作量化輻射對人體影響程度的單位。
但因為西弗是非常大的單位,所以通常我們會使用毫西弗(mSv)或微西弗(μSv)來表示劑量大小。(1Sv=1000 mSv,1mSv=1000μSv)
而且輻射劑量的大小也和接受輻射曝露的時間有關,所以也常見到以「微西弗/小時」或「毫西弗/年」的表示方式。 *圖1:瑞典科學家-西弗
圖2:找找西弗在哪裡
圖片
建議能簡單說明西弗的單位是焦耳/公斤,並有考量不同輻射來源的影響。
507232906098816
時間:2015-07-08 12:50
〈元爸知識報〉 元寶:爸比~您說輻射無所不在,那如果我都不去照X光,在台灣一年會接受多少輻射呀!
元爸:根據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的報告,台灣每人平均每年會接受約1.62毫西弗的天然背景輻射,而國際報告指出全球天然背景輻射的範圍為1~10毫西弗,其平均值為2.4 毫西弗,台灣還低於全球平均值喔!
元寶:咦~1.6毫西弗,那會有危險嗎?
元爸:天然背景輻射會隨著離地平面高度、緯度及地質特性等不同因素,而有所不同,世界上有許多著名高背景輻射的區域,就像是印度喀拉拉。雖然該地區天然輻射較強,但所在地區居民的健康和一般人無異,甚至發展成熱門的觀光地區呢!
圖片
台灣地下沒有太多具放射性的礦物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大陸廣東省陽江縣的天然背景輻射較高 ,曾經與聯合國合作做過長期居民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也是與正常區域的人幾乎沒有區別。
512674288888011
時間:2015-07-22 21:30
<熱!好熱!非常熱> 台灣六月高溫破紀錄,創118年來新高。全球均溫創下136年新高,大家知道吧!104年7月1日起施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讓我們用行動愛地球吧! http://www.ttv.com.tw/104/07/1040721/10407210016200I.htm?from=573
圖片
耽心往後會更熱,要馬上開始省,請大家多提出好點子,省還要更省。
想起小時候暑假在家時,都打個濕毛斤搭在脖子上,好像蠻涼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