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512889213511962 時間:2022-02-16 12:01 上週,我發了先前質詢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性別歧視問題的文章之後,當中的「外公外婆」,引起了非常大的討論。 有人說,我們太無聊、不做正事; 有人說,我們太過分了竟然把外公外婆變不見了; 有人說,要叫外公外婆才好分辨爸爸的父母還是媽媽的父母; 還有人說,難道外婆的澎湖灣也要改名嗎? 但最莫名的是,當中甚至不乏一些惡意攻擊言論,讓我和夥伴們看了都相當傻眼。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 更多 這次的調整,是教育部在網路辭典中,將原本的釋義「加註」,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祖父母也加註解釋不只是「父親的父母親」,同時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 也就是說,大家習慣的稱謂並不會改變,這次的調整加註不代表未來就不能使用這些詞彙,更不是未來都不能叫外公外婆了。 其實,辭典本就不只有保存語言的意義,如何去解釋詞彙,也往往象徵著當時社會所反射的價值觀。尤其教育部這次修訂的《國語辭典簡編本》,主要是提供給中小學的教學現場使用,更肩負了傳遞理念給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透過辭典的編修,讓性平意識也能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絕對是有必要的。 為何外公外婆會和性別平等有關,甚至涉及歧視? 這裡我直接分享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的解釋: 「內外之分」是傳統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根本原因,至今,我們還是可以從許多現象中觀察到內外之分,例如: ► 現代人對於兒子、女兒結婚,仍然有兒子是把媳婦「娶進來」,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嫁娶觀念,因此鞏固了內和外的界線。 ►… 更多 |
那你何必來這邊鑽牛角尖? |
520027002798183 時間:2022-02-27 21:48 今年的同酬日是 2 月 27 日,兩性薪資差距首次「不減反增」! 大家知道什麼是 #同酬日 嗎?是以當年兩性平均時薪差距,計算隔年 1 月 1 日起,女性需要增加的工作日數;今年的同酬日訂在 2 月 27 號,代表去年的台灣女性,必須要比起男性多工作 58 天,兩者的薪資才有辦法均等! 也就是說,男性一年工作 365 天即可取得的薪資,女性需要工作 423… 更多 天才能取得,而且,這其中還不包含女性下班後,從事無償家務勞動及育兒照顧工作的時間。 其中,我認為需要大家關注的是,這是從 2002 年公布台灣同酬日後,首度兩性薪資差距「不減反增」的情況。 2017 年:2 月 21 日 2018 年:2 月 21 日 2019 年:2 月 23 日 2020 年:2 月 21 日 2021 年:2 月 20 日 2022 年:2 月 27 日 其實,全體女性的平均薪資低於全體男性,背後有很多原因,包括:家務勞動及育兒照顧被視為無償、女性分布的工作性質及職類、各種雇主在人事雇用上的性別偏見影響女性就業率、各種企業裡面對於女性的性別歧視,導致女性仍較難獲得升遷機會、女性結婚後普遍承擔育兒照顧責任,因此難以兼顧工作,有些人轉而選擇兼職等,最終都導致女性整體在工作待遇上的落差。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以女性為主的住宿餐飲業時薪增長有限,但男性員工佔比高的製造業時薪調幅卻大舉調升,更造成兩性薪資差距擴大。 對此,我們會持續與時代力量夥伴一起推動縮減性別差異的政策,也要在這邊提醒各位「爸爸」們: 台灣的女性除了薪資較為低落,更是不合理地分擔了較多的家庭工作責任!根據行政院的統計,台灣有配偶之女性,投入無償家務勞動的時間,大約是男性伴侶的三倍。 各位爸爸、男友、兒子們!這個時代照顧、養育小孩不是女性一個人的事,男性更需要思考如何與另一半共同承擔面對,一起兼顧工作與家庭! |
重點是現在全民薪資變薄了,物價上漲已成共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