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1-04

文章 留言
1842787012562578
時間:2021-04-07 16:01
📺言論自由日📰
今天是言論自由日,也是鄭南榕先生逝世32周年的日子。
我們現在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獲得多元的資訊,不用受到不合理的限制,這一切是前人努力爭取的成果,才換來今日的言論自由。
  
然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台灣的言論自由面臨新的挑戰。
網路上充斥不少惡意的假消息,藉由濫用言論自由,影響前人努力爭取的民主自由。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更多,希望大家一起防衛假消息的攻擊,遇到可疑、來歷不明的訊息先求證,善用事實查核平台:
①MyGoPen
②事實查核中心
③蘭姆酒吐司
④CoFacts 真的假的
  
善用言論自由,才不會辜負前輩爭取來的成果,才是紀念鄭南榕最好的方式。
  
#Nylon #言論自由
圖片
台灣獨立才是重點,言論自由是工具,工具要完整、可以使用,才能完成任務目標啊!
1975225295959977
時間:2021-04-11 17:54
🔥轉型正義路阻且長,記憶戰爭仍在進行🔥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 於9日在台南午營咖啡舉辦了台灣基進 #言論自由日講座「創傷記憶的承載體──家庭、校園與國族」。 邀請 #鄭南榕基金會 董事 #鄭竹梅 女士主講,留法史學博士 #魏聰洲 以及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新聞部主任 劉恆溦 小黑 共同對談。參與講座者為關注轉型正義的議題前來,聽眾擠滿了現場,#葉菊蘭 女士也到現場,場面熱絡。
 … 更多
32年前,鄭南榕先生為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自囚於《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之中自焚而死,留下妻子和九歲的幼女。鄭竹梅女士談及父親鄭南榕,如何從「#叛亂的暴徒」,成為「#台灣建國烈士」;他的殉道,如何從一個家庭的記憶,擴散成一群人的記憶,最後訂為國家紀念日,成為形塑國族認同的記憶。鄭竹梅說,她也曾經是個對政治冷漠的人,後來才知道,這是她逃避傷痛的方式。然而,轉身不見是一種方式,直面也是一種方式,「找出過去到底發生什麼事,才能避免國家暴力侵害人權的事,在未來再次發生。#這才是轉型正義核心概念,而不是 #政治報復。」
 
魏聰洲提到,鄭南榕先生可說是「#歿後的網紅」,在他過世之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念和追隨的對象。然而,鄭南榕先生有很長一段時間,並未被這個社會所記憶。倘若一個人為家庭而死,應該成為這個家庭的記憶,倘若一個為國家投入而死,應該成為這個國家的記憶。鄭南榕為新憲法而走上絕路,是為了這個國族而犧牲,是死於國民黨打壓台灣國族誕生的意志下。在台灣國族的不存在或不成氣候的前提下,我們無法想像鄭南榕被這個台灣社會所記憶。
 … 更多
圖片
台灣藝文界也是轉型正義必要推動的領域!否則難民後代整天中華文化來、中華文化去,洗腦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