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1-03

文章 留言
3803301353086954
時間:2021-03-16 18:00
清乾隆朝《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 乾隆35年(1770)泥金藏文寫本
秘密部Cha函
故藏000122… 更多 此《甘珠爾》為乾隆三十五年(1770)完成之藏文泥金寫本,首函有〈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御製甘珠爾大藏經文序〉,序文以漢、滿、蒙、藏四體文字書寫,其中有云:「經字皆西番,頁準貝夾,為卷二千四百五十有七,為函一百有八。相傳明永樂間遣使自西域求歸,景泰間錄庋密閣。我皇祖聖祖仁皇帝,康熙八年,祗承重闈懿旨,屑金涓紙載輯,全藏告竣,御製序文冠於簡端。」可知此乾隆時期寫本《甘珠爾》是承襲康熙《龍藏經》寫本傳鈔而來。乾隆三十五年,逢乾隆六十大壽,此部《甘珠爾》應是為高宗祝壽所造。 經葉正頁左方依藏式傳統以藏文為頁序,右方則以漢文書寫經名及頁碼,此體例承襲自康熙二十二年至三十九年(1683-1700)間完成之「北京版」刻本。除整體尺寸較小外,其餘裝幀形制與康熙朝《龍藏經》相近。 雖仿《龍藏經》,但二者仍有相異處:乾隆《甘珠爾》各函經文首葉以藏、滿、蒙、漢四種文體記載此函經典目錄,其每頁皆為八行,字體較小,行距較密,無《龍藏經》之仿貝葉裝禎二小圓圈。《龍藏經》僅有滿、藏文經題目錄,無漢字經題與頁碼。 全帙共一百零八函,本院存藏十二函,餘九十六函現存北京故宮。此次所展為秘密部的Cha函。上內護經板左右兩尊忿怒像本尊為:四臂金剛亥母及咕嚕咕咧佛母(Kurukullā, 作明佛母),下內護經板五尊護法為:大輪金剛、穢積金剛、降龍羅剎文殊、凶猛金剛手、黑金翅鳥。
圖片
真的很令人讚歎感動。珍贵無比。亦是佛法之一,泥金書寫不容易,集佛法,書法之大成。耗時多年,殊勝無比,亦是國之重寶。
3806205386129884
時間:2021-03-18 18:00
【以銅為範】
將銅器作為模仿的對象,是乾隆皇帝提倡,避免流於俗套的因應之道。媒材包括玉、竹、掐絲琺瑯等。仿製的銅器類型,以鼎、尊、壺為主。… 更多 這件〈獸面紋貫耳壺〉,由上至下共六層圖飾,口沿下和腹部飾獸面紋,頸部和圈足分飾左右對稱的夔鳳紋。紋飾繁縟卻莊重肅穆,呈現典型的商代晚期風格。乾隆時期常以竹仿青銅器,院藏一件〈竹雕獸面紋貫耳壺〉,便是仿青銅貫耳壺造型而成。通器陰刻獸面、夔龍及回紋,雕工精緻,造型古雅,是乾隆時期仿古作品的實際案例。 ***********************
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
展期:2020-12-01~
陳列室: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304
Appraisal of the Past: The Imperial Bronze Collection during the Qianlong Reign
Date: 01.12.2020-
Gallery: 304, Exhibition Area I (Northern Branch)
圖片
雖是 商代晚期作品,颇有泱泱大國之風格,征戰也方便携帶,質材不易生繡,常擦拭亦容易光亮,而且花紋飾理極為講究,有空無妨至故宮走走,見識古人之智慧。
3832243273526095
時間:2021-03-29 12:00
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 更多 臺中北溝時期係國立故宮博物院發展進程中一重要階段,具承先啟後意義。去(2020)年為院藏文物遷存北溝七十週年,本院特以「北溝傳奇」為題,舉辦展覽,呈現故宮發展進程中一段深刻歷史記憶。展覽計分「文物遷臺」、「典守維護」、「清查點驗」,以及「編輯出版」、「展覽傳播」、「臺北復院」六單元,以院藏相關歷史影像及檔案文獻為主要內容,輔以向遷臺前賢後人商借之舊照史料,藉資呈現故宮文物遷臺初期的歷史經緯,期以加深觀眾對本院之認識與瞭解。 The Beigou Legacy: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s Early Years in Taiwan The Beigou period wa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Museum. Last year mark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rival of the two institutions’ treasured art objects in Beigou. The Museum has curated the exhibition to commemorate this historical event and highlight a significant period in its history. The exhibition consists of six sections: “Relocation of Important Artifacts to… 更多
圖片
是啊!這歷史文物真的歷經千辛萬苦才輾轉來台,真是大不容易了!國人自應感恩與珍惜,後期亦有文物修復組,很感謝曾經對故宮付出心血的全體人員,亦可謂文物薪傳,會常去感受故宮的國寶以及此段歷史,何其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