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3156384801242540
時間:2022-02-16 15:43
蔡政府的特色之一就是放著正事不做搞正名,特別是意識形態有關的正名。這回教育部替外公、外婆正名為祖父、祖母,加註阿公、阿嬤。蘇貞昌要不要去問問教育部是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了,所以連外公外婆也要正名,或是認為這是進步的價值?… 更多 輿論一片撻伐,家長團體說改名很瞎,沒必要。學者說親屬關係定位明確,正名是畫蛇添足。民眾的反應都認為教育部小題大作,莫名其妙,因為大家根本不覺得外公、外婆的稱呼有歧視的感覺。網路民調更是一面倒,以93.5%比6.5%的懸殊比例不支持改名。教育部說要建立常態檢討機制,定期檢視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內容,這個灰頭土臉的正名,大家都反對,知錯能改,教育部要不要再調整回來呢? 家長關心萊豬進口之後校園的食安問題,去年在野黨要修《學校衛生法》不可讓學生吃到萊豬,教育部和執政黨立委都反對。現在輻食要進來,教育部說校園會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卻沒有強制的約束力。又是萊豬、又是輻食,家長極其惴惴不安,教育部在保護學生食安方面消極軟弱,當有做為卻沒有作為,緊要的事情放一邊,忙著搞正名。很多案子都是外包出去,像去年把關乎學生前途極為重要的學習檔案2萬5千多筆珍貴資料遺失,推給外包廠商,教育部真是太閒了嗎? 看到「外」就是涉嫌歧視,就要去之為快,那外籍教師、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內人、外子、外國人…是否都要逐一地檢視調整?這就是彰顯與時俱進的進步價值?
圖片
意識型態作怪,為所欲為罷了.
3162313850649635
時間:2022-02-24 17:27
《經濟學人》發表台灣的民主指數名列亞洲第一,全球第八的佳績。如果這樣的榮耀反映的是台灣民主自由的真相,我會為此感到驕傲,表示我生活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被評為從有缺陷的民主躍昇為完全的民主。但是事實的真相並非如此,完全名不符實,背離真相太多的評比,與多數人民的感受相差甚遠! 監督批評政府原是在野黨民代的天職,然而最近不少在野民代紛紛感受到,在臉書因為對特定官員的批評,按讚數就比平常的大幅減少,大家都認為極可能是受到國家機器的屏蔽,讓監督的聲音無法傳播出去,令人欲哭無淚,欲訴無從的悲憤。憲法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當民意代表的言論自由都被剝奪,目睹蔡政府箝制民主自由的事跡斑斑可考,隨機到街上詢問路人甲乙說台灣民主自由的典範超越西方國家遠勝德、英、法、美、加等國,有多少民眾會同意?… 更多 茲列舉幾點來陳明在地民眾的切身經驗: 1.蔡政府上台六年掌控所有行政、立法、監察、司法、考試等權力,獨立機關也全然淪陷,不再獨立超然,因為所有人才的拔擢完全要吻合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一黨專制獨大才是真實現況。 2.濫用社維法,民眾在網路上動輒觸犯法令,被檢調約談、被警方查水表的數量數倍於以往。 3.政府常被質疑以公帑豢養網軍治國帶風向,成為替政府擦脂抹粉、同時攻擊在野人士的暗黑部隊。 4.選舉的時候以側翼、網軍、特定媒體抹黑競爭者,行政部門違反中立身分公然介入,連司法部門也成為打擊在野人士的御用工具。 5.收買媒體掌握話語權洗腦民眾,忠實扮演第四權監督政府的新聞台遭政府公權力公然粗暴地關閉的下場。 6.以抗中保台為由,修國安五法箝制人權與言論自由,甚至國手也被嚴格管制。 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打壓台灣,蔡政府則在台灣內部打壓非我族類,黨同伐異。在全球反中的浪潮之下,蔡政府仇中反中的政策與國際社會站在同一陣線,讓台灣的國際同情與好感度增加不少,這樣的思維也反映在這份調查報告中。台灣表面上民主,實際上不民主,只有生活在這裡的民眾才能真實的感受得到,被政府打壓的切身之痛,《經濟學人》的報告讓不少人再次被刺痛。
道出人民的心聲,網路、媒體全被牽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