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3110643092482563 時間:2022-02-18 10:41 膽管結石免後送免挨刀 澎湖分院完成地區首例逆行性膽胰管鏡取石術 澎湖醫療技術再突破寫下歷史新頁!近期澎湖分院由施宇隆院長及胃腸肝膽科陳軍廷醫師共同聯手,利用逆行性膽胰管鏡(ERCP),成功為患者完成移除膽管結石。此例不僅有別於以往的剖腹開刀方式,更大幅降低患者感染機率及住院天數,家屬對於施院長及陳軍廷醫師表達萬分感謝之意。 … 更多 一位59歲婦人因出現腹痛不適,至胃腸肝膽科陳軍廷醫師門診就醫,經安排抽血及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患者是膽結石及膽管結石引起的急性膽管炎。經施宇隆院長及陳軍廷醫師共同討論,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後,患者同意在地接受治療。 一般治療膽管結石的方式,有傳統剖腹開刀或內視鏡取石兩種方式,此次手術由施宇隆院長親自率領腸胃科陳軍廷主任及內視鏡中心團隊,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鏡,成功取出膽管結石,不用後送本島也免去剖腹手術挨刀之苦,長期腹痛的不適症狀亦獲得改善。 三總澎湖分院自109年底建立「高階心導管室」並引進相關高階醫裝攝影儀器後,短短一年間已完成超過150例心導管檢查及治療,更是心血管患者的救命最佳利器。該等儀器亦可同時應用於內、外科許多醫療技術,如逆行性膽胰管鏡攝影、血管攝影、經皮穿肝膽道攝影及引流術等,可有效提供澎湖鄉親就醫的方便性。本次治療案例除了利用逆行性膽胰管鏡外,再搭配「高階心導管室」的「即時顯影」功能,快速而正確定位膽管結石位置,才能事半功倍有效率的完成澎湖首例。 施宇隆院長表示,三總澎湖分院在軍醫局及內湖總院區域聯盟指導下醫療再次重大突破,有鑑於過往許多膽管結石導致膽管炎的鄉親,需後送轉診回本島接受治療,受舟車勞頓之苦,思考規劃將醫學中心能量引進澎湖。 施院長到澎後戮力發展此項技術,特別派員至內湖總院接受相關訓練,近日內視鏡中心團隊終於成功完成澎湖地區近年來首例,此一手術方式更足證澎湖醫療技術大躍進,三總澎湖分院能為鄉親提供最佳「在地化醫療」服務。😊😊😊 |
https://media3.giphy.com/media/KzmpteXXW9soJldiI7/giphy.gif?cid=120c0147j961p3hgogs7kx11ahliavukh8hsiext2rum2wlm&rid=giphy.gif |
3114642205415985 時間:2022-02-23 22:18 💖111年2月三總醫星--傾聽心的聲音,身心靈全方位照護 –精神醫學部葉大全醫師 自幼時就因協助照顧家人而立志當醫師,但選擇精神醫學這門專科是因在精神醫學科實習時接觸到急診室個案而被觸動。當時是一名法律系學生,因壓力過大被送到急診室時已是脫離現實的狀況,但透過與專業醫師的合作治療下,成功治癒該高材生,使他恢復原有的樣子。 「精神病是有治癒機會的,看到病人重回正常生活軌道,特別有成就感。」葉醫師說。 💙… 更多受精神疾病痛苦而閃過看醫生的念頭時,就該預約精神醫學科 來掛精神科門診,對於病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病人會立即感受到自己是不是已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正因如此,往往會錯過黃金治療期,而其實許多精神症狀在發病初期,利用藥物、非藥物治療方式,能夠完全將症狀控制。 「什麼時候要看醫生呢? 當有閃過這樣念頭或是旁人提醒時,立即尋求專業幫忙。」葉醫師說。 現在醫學進步,藥物治療副作用小,對於精神藥物治療民眾不須望而卻步。另外也有新穎治療方式,像是磁波以及微電流等治療更是如虎添翼。以憂鬱症來說,使用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調整前額葉活性,能讓憂鬱症病人復原。還有失眠問題,以微電流顱電刺激治療(CES)透過調節自律神經,能夠再次擁有良好睡眠品質。 💙情緒不穩 -> 失眠 -> 心悸 -> 患病 為何會說,當有閃過要看醫生的念頭時,就去掛號呢? 因在這之前,病人本身可能已有明顯感受到壓力,再者情緒不穩,進而影響到睡眠,嚴重時開始出現心悸、盜汗等問題,如沒有即時到精神科就診,拖著拖著便可能形成慢性身心疾病。 現在治療精神方面的疾病,療法和藥物相當多元,可以與醫師討論,再選擇自己想要適合的方式。… 更多 |
https://media1.tenor.co/images/0085a15ece90f04ed1752c6cba35ad98/tenor.gif?itemid=14178919 |
3115209328692606 時間:2022-02-24 16:51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王永志醫師,日前接受漢聲電台『健康生活館』節目名主持人胡宥佳小姐採訪,談論的主題是:抗生素合理使用與抗藥性問題。… 更多 抗生素是二次大戰時期被發展出來的,可說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們是一群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化學物質,一開始都是由自然界中其他微生物(例如黴菌)或土壤所製造分泌或分離出來的,例如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青黴素)就是由青黴菌所製造分泌的。之後科學家藉由化學結構的修飾改變,以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式製造了許多不同結構的抗生素,目前可用以治療人類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有上百種之多。 台灣民眾常常將抗生素與另一類的藥物─消炎止痛藥物的名稱混用,稱之為「消炎藥」,正確的說,抗生素不能叫作消炎藥,因為抗生素只能用來治療細菌造成的感染症,而且本身不具有消炎的效果。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我們面臨的是細菌的抗藥性問題。所謂的抗藥性,代表細菌對於這一種類的抗生素產生抵抗的能力,因此,我們在遇到此種細菌感染時,再用這些抗生素治療也無法將體內造成感染的細菌殺死,此時細菌就可能在我們體內不斷滋生繁殖,造成愈來愈嚴重的感染,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症而死亡。 目前台灣許多致病細菌都有很高比例的抗藥性情形:例如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最重要的藥物為oxacillin,台灣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oxacillin具抗藥性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一旦造成感染,包括皮膚的蜂窩組織炎、肺炎、骨髓炎等等,醫師最常使用的第一線藥物都會失去效果,可能造成病情惡化。另外,像是常造成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的肺炎雙球菌,目前對於盤尼西林的抗藥性的比例也是居高不下。… 更多 |
img:https://scontent-tpe1-1.xx.fbcdn.net/v/t39.1997-6/48870234_371180146967855_1738903941707464704_n.png?stp=cp0_dst-png_s110x80&_nc_cat=1&ccb=1-5&_nc_sid=ac3552&_nc_ohc=WIAhytx0WqEAX_nsIac&_nc_ht=scontent-tpe1-1.xx&oh=00_AT-b0r9Rnn71ztmZdrzFbg38wziWHQE4FJbuSQZUmRvHNA&oe=6247F21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