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3156384801242540
時間:2022-02-16 15:43
蔡政府的特色之一就是放著正事不做搞正名,特別是意識形態有關的正名。這回教育部替外公、外婆正名為祖父、祖母,加註阿公、阿嬤。蘇貞昌要不要去問問教育部是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了,所以連外公外婆也要正名,或是認為這是進步的價值?… 更多 輿論一片撻伐,家長團體說改名很瞎,沒必要。學者說親屬關係定位明確,正名是畫蛇添足。民眾的反應都認為教育部小題大作,莫名其妙,因為大家根本不覺得外公、外婆的稱呼有歧視的感覺。網路民調更是一面倒,以93.5%比6.5%的懸殊比例不支持改名。教育部說要建立常態檢討機制,定期檢視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內容,這個灰頭土臉的正名,大家都反對,知錯能改,教育部要不要再調整回來呢? 家長關心萊豬進口之後校園的食安問題,去年在野黨要修《學校衛生法》不可讓學生吃到萊豬,教育部和執政黨立委都反對。現在輻食要進來,教育部說校園會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卻沒有強制的約束力。又是萊豬、又是輻食,家長極其惴惴不安,教育部在保護學生食安方面消極軟弱,當有做為卻沒有作為,緊要的事情放一邊,忙著搞正名。很多案子都是外包出去,像去年把關乎學生前途極為重要的學習檔案2萬5千多筆珍貴資料遺失,推給外包廠商,教育部真是太閒了嗎? 看到「外」就是涉嫌歧視,就要去之為快,那外籍教師、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內人、外子、外國人…是否都要逐一地檢視調整?這就是彰顯與時俱進的進步價值?
圖片
加油讃
3162989730582047
時間:2022-02-25 15:52
如果馮世寬認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思維是無知,那麼「今日烏克蘭不會是明日台灣」才是先見之明嗎?CNN記者示警中共可以運用類似手法入侵台灣,就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樣,川普也從烏克蘭戰事預測中國會對台灣動手。難道這些都是無知的言論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海問題成為推特上的熱搜,澳洲的幾個媒體輿論都在關注中國大陸會不會複製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模式套用在台灣,只有台灣淡定! 烏克蘭總統想要加入北約組織,他問歐洲27位領導人,沒有一個支持,沒有人願意捲入紛爭。烏克蘭總統打很多電話尋求幫助,他感謝國際社會給他的支持,只是所謂的支持就是經濟外交方面制裁俄羅斯,但是軍事上烏克蘭是孤軍奮戰,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派子弟兵替別的國家打仗。美國一向是擔任世界警察的角色,拜登很明快的表示美國不會派兵去烏克蘭作戰,但是已經祭出很多制裁措施,烏克蘭總統說這些制裁並沒有辦法嚇阻俄羅斯,這樣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將台灣與烏克蘭的類比,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地方,邱國正說自己的國家要靠自己來防衛,沒錯。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政府最大的責任是要保護人民的身家安全,不要戰爭要和平,不要讓台灣變成烏克蘭是人民最卑微的願望。
政府要付責任。不要用騸人民。由鏡可看?祝世界和平。
3317949855108822
時間:2022-02-27 12:40
戰火無情、和平無價、人民無辜 一場戰爭的孰是孰非和輸贏結果都改變不了戰爭的可怕與殘酷。 看著那位將赴戰場的父親哭紅眼眶和女兒道別,女兒在上巴士時,這對父女又一度不捨分離再度相擁而泣,鼻酸畫面讓我們心感同悲。 人命、鮮血、和流離失所—這場戰爭在烏克蘭土地上以及人民身上所造成的傷害,是任何盟友的經濟制裁、支援聲量,都挽救不回也彌補不了的。 所以,任何國家的執政者,都應該要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最高之任務!… 更多 因為,「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因為,當戰爭發生時,很多人都是那個忍悲含痛、依依不捨的父親,很多人也都是那個和爸爸哭著道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的小女孩。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圖片
早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