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10166004488900062 時間:2022-03-17 18:13 台北市境內無大型發電廠 台北市用電要靠👉 汐止、深美、板橋、頂湖及仙渡等五座超高壓變電所輸送進來 其中台北市東區的用電⚡ 主要是靠汐止超高壓變電所 但汐止變電所目前供電已經接近飽和 夏天用電尖峰時 甚至常常需要對設備灑水降溫 此外輸送電力的線路也近飽和… 更多 因此~如果再擴大供電量 可能會影響到整體供電安全 現在的狀況是➡️ 台電電廠有電,但是送不進去 就像是道路塞車只好做閘道管制 暫時限制車輛通行 如果能擴充道路 甚至開闢新的道路 就能夠解決塞車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 興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 就是希望能擴充甚至開闢新的電網道路 讓外面的電源可以送進北市東區❗ #送審10年仍未成 #盼與市府溝通合作 #為市民用電努力 |
又停電了!?趕快出來唸稿子了! 對於_________事故,我代表_________向_________道歉。 這次事故的原因,是_________出了問題。 這凸顯了_________的重要性,也凸顯出_________的重要性。 (注意,上述兩個填空內容,不一定需要相關) _________不只是_________的問題,它還是_________的問題。 真正該檢討的是,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注意,這裡的兩個填空內容,必須相關,這是發言主旨) 所以我會要求_________,在最短時間內給_________一個清楚的報告。 _________非改不可,我會把_________列為未來徹底檢討改革的重點。 現在我們最重要的_________,就是要避免_________。 我們的目標,不會改變,我們的做法,不會改變。 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朝向_________前進的決心,更堅定。不要懷疑__________的決心, 政府永遠和___站在一起。 |
10159666281423407 時間:2022-03-22 14:16 #指揮中心快訊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臺 #預約接種追加劑 #4月1日起停止運作 📺記者會影片-臉書:https://pse.is/3zyprk 📺記者會影片-Youtube:https://youtu.be/n6MlEFpptJ4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VfCeaeIUd8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xNvqxaAQuGQ 🔔… 更多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於3月23至25日開放符合資格民眾預約接種追加劑,並於4月1日起停止運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22)日表示,因應國內本土疫情,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 https://1922.gov.tw/ ,以下簡稱預約平臺)本次(第28期)將於3月23日至3月25日,開放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追加劑;目前已提供民眾於各地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的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或至隨到隨打接種站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本次提供「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週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已達疫苗接種間隔尚未接種者,請儘速預約接種。另請已於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的合約醫療院所完成預約的民眾,仍依原已預約時段前往接種,無需再於預約平臺重複預約。 🔎預約平臺相關對象及期程說明如下: 1⃣ 施打時程:自2022年3月28日至4月3日。 2⃣符合資格對象:2022年1月9日前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12週之18歲以上民眾[即2004/4/3(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 3⃣ 預約分流時程: (一)… 更多 |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20322/SS35NYIKW5HNPJHWRI7WMSVRWM/ 獨家|公文曝光!打臉國發會、電腦公會扯謊 17外賓帶回飯店採檢1陽性釀破口 |
10159671161888407 時間:2022-03-25 14:21 #指揮中心快訊 #COVID19 #新增14例本土 #新增122例境外 📺記者會影片-臉書:https://pse.is/4444rz 📺記者會影片-Youtube:https://youtu.be/0Ajmush7qpk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Knjf2FInWg4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TJ1bgFokyJI 🔔… 更多新增1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及122例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122例境外移入(8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61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66例)、印尼(5例)、香港(3例)、德國、美國及馬來西亞(各2例)、日本、紐西蘭、緬甸、菲律賓、柬埔寨、瑞士、韓國、泰國、英國、澳大利亞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31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3日至3月24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3月19日公布之案21797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及病毒基因定序後改判為本土病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836,40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813,729例排除),其中22,463例確診,分別為6,859例境外移入,15,55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今日新聞稿:http://at.cdc.tw/q2z58G ⭐️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at.cdc.tw/xP90P0 ⭐️有傳染病問題?就讓疾管家來幫忙:https://goo.gl/BUFT1 |
為什麼市長沒戴口罩合照就3天啊? |
1137133650451273 時間:2022-03-25 15:03 【直播】3月25日基隆市因應Covid-19疫情最新狀況記者會 影片
|
林右昌UChange 真的有夠厚臉皮 乖乖依照10天規定滾回家中好嗎?你身體有比我們百姓高貴?🙄 |
4899853986716786 時間:2022-03-25 15:56 今天(0325日)凌晨2:36分,衛生局郭科長傳來Line訊息告知本市今天有三名確診者,從那時起我就整晚睡不著了~~ 一大早,指揮警察局與衛生局合作擴大匡列採檢,加速進行疫調工作,已經有大批警察局同仁去部立醫院採檢,預計下午兩點前採檢結果將分批出來。 不料,今天下午13:16分接獲衛生局告知,本市又新增一名確診的警察同仁,而他因為表現優異昨晚也出席警察局表揚活動接受我的頒獎,因此我成了確診者的接觸者。我立即在第一時間致電給陳時中部長辦公室說明狀況,並且也回報行政院院長與總統辦公室,轉知蔡總統與蘇院長。 依目前規定,拍照時可以取下口罩拍照(不交談),所以昨晚我頒獎時跟這名同仁有短暫的「無罩」接觸。雖然時間只有幾秒鐘,風險也很低,但陳時中部長建議採最嚴謹標準,居家隔離三天,而我也非常認同陳部長的意見,所以我就成了首位自己下令給自己「居家隔離」的行政首長。 剛剛部基通知,我的PCR採檢結果也出爐了,是「陰性」,感謝大家關心,我很平安。而為求慎重,我三天後還會再採檢一次。 雖然我已經開始居家隔離,但工作可不能停,等一下還要跟同仁視訊拼市政~~感謝大家的關心! |
具下列任一項接觸情形,即符合接觸定義: 1.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累計大於 15 分鐘面對面之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者。 2.在無適當防護下,執行引發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Aerosol Generating Procedures)。 自111年3月7日零時起,研判為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應居家隔離至與確定病例最近一次接觸日次日起算10天 |
10159671191838407 時間:2022-03-25 19:00 #疾病擬人 #駁二 #展期到4月5日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這。不會考2:疾病擬人展】展期倒數! ✨ 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 打造了一場走在「流行」前端的時尚秀,讓「疾病擬人」角色走上伸展台,展現疾病的流行元素、流行趨勢、潮流美食,以不同於課本的方式認識「流行」疾病。展期到 #4月5日 為止,請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 更多另外,凡完成「這。不會考2─疾病擬人展」展覽塗鴉紙,即可至駁二舊事倉庫服務台兌換限量「疾病擬人」海報或2020防疫桌曆乙份(隨機贈送,贈完為止)。 【DISEASES大發現-展覽塗鴉紙】 兒童版https://pier2.org/upload/attachment/TTVTEXMO.jpg 青年版https://pier2.org/upload/attachment/DXLXSZCK.pdf 🔎前往觀展別忘佩戴口罩,並配合場館相關防疫措施~ 更多資訊請點我:https://pier2.org/activity/info/1000/ |
為什麼官員確診3天,一般百姓就10天還說不是特權啊? |
10159672828108407 時間:2022-03-26 14:28 #指揮中心快訊 #COVID19 #新增21例本土 #新增82例境外 🔔新增1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例本土及82例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例本土個案及82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 更多🔎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8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印尼(6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5例)、義大利、英國及泰國(各3例)、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典及美國(各2例)、德國、西班牙、吉爾吉斯、香港、瑞士、日本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30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25日至3月2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862,77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839,724例排除),其中22,566例確診,分別為6,941例境外移入,15,57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今日新聞稿:http://at.cdc.tw/OC7V4z ⭐️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at.cdc.tw/xP90P0 ⭐️有傳染病問題?就讓疾管家來幫忙:https://goo.gl/BUFT1 |
為什麼官員確診3天,一般百姓就10天還說不是特權啊? |
10159672833378407 時間:2022-03-26 14:35 #指揮中心快訊 #COVID19 #18歲以上接種 #衛教品提供至3月31日止 🔔18歲以上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之200元(含)以下衛教品,提供至3月31日止,呼籲民眾儘速接種,獲得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 更多 26)日表示,地方政府提供200元(含)以下衛教品,鼓勵18歲以上民眾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之措施,將至今(2022)年3月31日止,呼籲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儘速前往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指揮中心強調,近期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持續,且國內尚有本土疫情發生,疫苗接種是避免COVID-19感染及降低因感染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籲請尚未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我國COVID-19疫苗接種率第1劑約83.4%,第2劑約78.2%,尚未接種第1、2劑民眾,請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或隨到隨打接種站,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接種,尤其COVID-19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之高風險族群,應於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儘速完成接種。另外針對65歲以上長者(含55歲至64歲原住民)尚未接種第1、2劑、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者,目前加碼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至4月10日,請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若擔心接種疫苗後所產生之副作用可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選擇合適之疫苗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更多 |
為什麼官員確診3天,一般百姓就10天還說不是特權啊? |
7481398828566895 時間:2022-03-31 13:30 動物誤觸、電纜被其他工程單位挖斷、車子撞斷電線桿,類似這樣的事故停電,過去一年有超過兩萬一千次,近年來已經降到大約九千次。 其中動物誤觸的部分,確實因為台電有40萬公里的線路,多數都在室外,還是難以完全防範。台電無法腦波控制動物,但可以用各種作法來改善線路。 從線路跟裝備的包覆,孔隙的填補防蛇防鼠,以及主動移除鳥巢、安裝驅鳥器等等。第一線的同仁,最知道長期以來如何維護跟搶修,也請大家給他們支持,台電會更努力進步。 影片
|
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停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