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341744604491924
時間:2022-02-16 17:28
民眾黨基隆市第二選區市議員提名人紀珈來了!聽聽她如何「珈」惠基隆!
影片
基隆有紀珈,信義像你家
唱歌這樣會推讚欸
尷尬
委員帶團露營
來來來吃
無聲
有了
又沒是聲音
沒聲音
預算沒給
聲音不好喔
現在好了
下雨騎車超危險,到處坑洞
右昌的驕傲是天空變美了
495891021888194
時間:2022-02-18 17:59
【來自未來的基隆民調?做實事比政治操作更重要】 年底地方選舉快到了,各地方的民調也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議話題,昨天就出來了一份基隆市長的民調。民調結果指出,不管是在「幾腳督」的情況,民進黨立委蔡適應的民意支持度都處於領先地位。… 更多 有趣的地方是,該篇民調新聞的最初發布時間是2/17下午2點左右,但報導內文提到的民調抽樣時間卻是「2/16-2/17晚間」,成為一個還沒做完調查、便提前得知結果的「未來民調」。隨後經過多次更改,內文中的抽樣調查時間變成2/8-2/10晚間進行。 究竟是報導有誤還是民調失真不得而知,但我認為與其糾結在這些民調及政治操作,還不如好好做實事,自然能爭取到市民的認同。 台灣民眾黨各地方縣市首長的初選還在進行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服務民眾的機會,我們都一定會盡全力去爭取。2022的地方選舉,民眾黨不畏戰、不怯戰,更不會缺席。 民眾黨在基隆也經營耕耘了一年多的時間,近期也陸續公布基隆市議員提名人選,有 台灣民眾黨 紀珈(免費法律諮詢)、劉韋巡 巡航安樂、 台灣民眾黨 李依芩、林毓峯,他們雖然是政治素人,但都是基隆在地人,彼此抱持著改變基隆的決心與熱情投身政治,也都熱衷地方參與各項服務。對臣遠而言更是如此,我也是素人從政,而基隆是我的家鄉,不論是任何身分、在任何位置,我都會為家鄉做出貢獻。 在臣遠擔任立法委員兩年的任期,我開過很多場記者會、公聽會、座談會,研究傾聽各界對基隆交通建設的想法及建議,也多次在立院質詢基捷的財務規劃與進度;也到基隆三坑車站會勘考察,要求加速車站的軟硬體汰舊換新、維護民眾乘車安全,並成功爭取預算修繕八堵車站年久失修的漏水問題;也為基隆爭取到8億預算,以整治嚴重的自來水漏水問題;還有包括基隆觀光商機、河谷廊帶開發,以及基隆整體的產業發展及轉型等,都是我從政後十分關切的基隆議題,之後也會持續追蹤。 現階段,臣遠會繼續認真做好國會問政及地方選民服務,同時為家鄉基隆來服務打拼。我相信,比起糾結於民調的操作與口水,只要做好實事、做出成績,民眾心中有所感受,自然能爭取到更多的認同。
圖片
基隆長期以來都是藍綠兩黨挾持,希望民眾黨能變強,讓基隆人多一項選擇。
680381203308030
時間:2022-02-19 16:15
「截肢而已不嚴重啦,裝個義肢就能走了。」這樣冷血的言論,絕對不該出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苗栗縣28歲王小姐,去年11月間因操作公司機械發生工安意外,右小腿被迫截肢,家庭生計陷入困境,至今卻只收到雇主的1萬元慰問金和10萬元和解金。失去健康的肢體,還要花光積蓄跑訴訟,讓她飽受煎熬。… 更多 即使《勞基法》和《職保法》等勞保法規,已明確訂定雇主責任義務,但這家公司竟以為可拿10萬元就打發,想必這家公司的法務、職安人員也屬弱勢,才會連最基本的法律責任都做不到。
 
台灣民眾黨苗栗縣黨部 與 賴香伶 委員辦公室,第一時間與家屬取得聯繫,將提供王小姐專業外科醫療諮詢和心理層面的社工服務,並協助進行民事訴訟和申請苗栗縣社會福利的緊急協助,幫助家屬安頓。
 
根據勞工保險局資料顯示,自2016年至2020年5年間,勞保職災給付總數達13萬8028件,顯示台灣職災案件還是相當高,其中重大職災死亡竟達1549人,這背後有上千個破碎的家庭,在在凸顯台灣的職安還有極大進步空間。 在此次事件中,我們也發現苗栗縣並沒有像台北市有提供「勞工權益基金」,在勞工發生不幸事件時,能第一時間提供適當的資金協助,以及後續的法律服務,可做為苗栗縣政府的借鏡。 我們認為,苗栗縣政府和勞動部職業安全署必須馬上動起來,針對這類倉儲作業的安全防護,嚴格執行專案勞動檢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才華洋溢的王小姐,也是一位插畫家,希望大家一起到她的粉專「 熙羿不是蜥蜴 」,為她加油打氣!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請大家看完文章,一起幫我們按讚、「 #分享 」、留言,抵抗臉書限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民眾黨的問政內容。
圖片
落實勞檢
498259581651338
時間:2022-02-22 16:24
▍基隆捷運拍板定案?蘇院長漏掉了三件事 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南港至八堵),蘇貞昌院長今天在基隆拍板定案。 鐵道局自去年底提報綜合性規劃計畫給交通部後,年初已經啟動環評影響評估的補充調查。目前的進度是第一階段,全長16.05公里,共設13個站,經費從80億元提高到425億元。… 更多 首先,基隆人最關心的是基隆捷運有沒有到達基隆市區。以行政院的第一階段版本來看,從八堵進到基隆市區的轉乘、接駁規劃就是下一個重點,包括到基隆廟口夜市、文化中心及海洋廣場,甚至到八斗子及和平島,目前仍然沒有看到後續規劃或可行性分析。還有第二階段,也就是從八堵接入基隆市區這段,到底還須要花多久時間與經費?政府也應該進一步說明。 第二,目前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所需預算425億元,分別由中央分擔7成7(327億元)、台北市、新北市以及基隆市共同負擔98億元,但三個地方政府應該怎麼分攤這一筆費用,目前也還沒有說法。另外中央負責327億元的這筆預算到底是從哪裡來?財源為何?是透過一般公務預算,還是特別預算?都需要持續跟國人說明。 第三,若單就八堵到北車這一段路線,台鐵與基捷在便利性與經濟性上究竟孰優孰劣?以目前規劃的13個站體推估,從八堵到北車加上換線至少需要40分鐘以上,跟台鐵比起來真的有比較快嗎?這仍然需要進一步測試。 最後我也要再次提醒,基隆捷運的興建不只是連結都會與解決城際運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基隆河谷廊帶的發展,包含北台灣的科技走廊、社會住宅以及泛台北都會區的都市減壓,都需要多加考量,後續政府的TOD案的公開招標與程序應該都要跟地方做更有效的溝通,才能為民眾帶來更加舒適、便利的基隆捷運。 基捷經過30年的討論始終沒有下文,民進黨全面執政七年來路線也一變再變,經費從80億上升到425億元,基隆人也從期望逐漸走向失望。政府不能再失信於民,務必要給出一條符合國人期待的基隆捷運。
圖片
一樣看不到基隆的未來,紙上談兵,畫大餅。
小英說的輕軌不是今年該通車了嗎?
一切都是唬爛啦!
恭喜七堵房價又要漲囉!
498681874942442
時間:2022-02-23 09:06
#國發會三月將提2050淨零碳排路徑
#蔡政府終於要跟上台北的淨零腳步
#應建立有效監督機制並注意公正轉型 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台北市政府早在去年10月便發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也於去年12月中旬公告「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成為全台唯一一個公布淨零路徑的城市。… 更多 相較之下,中央雖多次表示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但始終未有具體內容,直到近日,國家發展委員會終於提到將於三月公布我國淨零碳排路徑,緩緩追上台北市的腳步。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為什麼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這麼重要?除了歐盟將在明年開始針對高耗能進口產品課徵碳關稅以外,近年綠色供應鏈的概念甚囂塵上,社會希望企業在營利之外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多家跨國大企業也要求中下游廠商進行減碳,綠色議題早已不只是氣候政策,更牽涉到產業競爭力。 為此,我也多次在立院質詢中針對國營事業面對高額碳稅該如何轉型、中小企業在取得綠能碰到的困難、海外台商在地轉型等問題詢問王美花部長,並多次呼籲政府應該積極提出我國的減碳路徑和做法,才能掌握龐大綠色商機。 淨零對多數國家都很困難,台灣的挑戰更艱鉅,因為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而再生能源需要大規模土地,台灣無此條件,發展再生能源相對困難,原依照蔡政府的「2025非核家園」計畫,台灣去年的再生能源應達到12%佔比,然而實際上卻僅有5.8%,離國際能源署(IEA)規劃的再生能源占比88%可說是遙不可及。 雖然速度有點慢了,但願意起步總是好事。政府每年投入碳排管制的經費甚多,但也缺乏有效監督機制及公正轉型的相關投入,成效難免不彰。政府在公布淨零碳排路徑時要明訂監督機制,在符合綠電正義及員工權益的保障下,協助中小企業儘快進行轉型。
圖片
用說的就做好了
709996926685509
時間:2022-02-23 17:25
今天的直播邀請到基隆市中正區市議員參選人👉台灣民眾黨 林毓峯
來聽聽他如何運用自己的空軍經歷與專長為基隆帶來改變
影片
阿北好像也有一件
一直耍帥中
峯哥放輕鬆點
藍媽媽海藻水餃
按摩嗎?
嗆他馬上被維安架走
峯哥,放輕鬆
軍人就是軍人,聽峯哥講話就覺得剛正
峯哥年前還去批蛋,原價賣給民眾,超感心。
吃這麼大,第一次覺得蛋這麼金貴
我拍板定案,你們還囉嗦!
要讚嘆真昌感嘆右昌
499432314867398
時間:2022-02-24 15:11
▍不怕基隆做得太好 只怕林右昌市長「說得」太好 蘇貞昌院長日前宣布基捷隆運第一階段拍板定案,將斥資425億設置13個站點,柯文哲市長被問媒體詢問時提到最終工程費用恐怕不僅如此,林右昌市長則高調反擊要柯市長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好像怕基隆做得太好」。… 更多 柯市長的質疑一點都不奇怪,台北捷運「文湖線」14公里、核定工程經費328億元,最後蓋完花了650億元;「台中捷運」16.7公里,核定經費287億元,完工花了593億元。回頭看基捷,在近年營建成本大增的情況下,全長16.05公里的「南港-八堵段」有可能不超過425億嗎? 至於「怕基隆做得太好」,我只能說林市長相當有自信,基捷喊了30年,經費從2017年蔡總統拉著林市長高喊的80億、2020年的250億,到2021年又變成425億,蔡政府不僅會發「五倍券」,基捷經費也能直接升級五倍。但經費一次比一次高,政策路線也一變再變,就是不見基捷真的動工。如今到了選舉年政府又出來拍胸脯、掛保證,結果還是一條「到不了基隆的基隆捷運」,這就是林市長所說的「做得太好」嗎? 去年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曾嗆過「柯市長怕中央社宅蓋太好」,卻忘記台北市社會住宅已達到1.9萬戶,中央又開工了多少戶?林右昌市長似乎也犯了一樣的老毛病,基隆捷運開工沒半撇,口號倒是先喊得震天響。基隆人都期待有一條符合基隆地方需求的交通建設,但基隆捷運不會憑空冒出,我們還真的不怕基隆做得太好,就怕林市長跟蔡政府一張嘴「#說得太好」,到頭來會不會又令基隆市民失望?
圖片
台語(貢欸卡緊),基隆的建設都是嘴上談兵。
最基本的路平都做不到,基隆什麼最多??
洞最多,馬路到處坑洞。
1080142072556192
時間:2022-02-27 22:03
最後九十公里,拼了!
影片
63歲的阿北,真的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