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512889213511962
時間:2022-02-16 12:01
上週,我發了先前質詢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性別歧視問題的文章之後,當中的「外公外婆」,引起了非常大的討論。
 
有人說,我們太無聊、不做正事;
有人說,我們太過分了竟然把外公外婆變不見了;
有人說,要叫外公外婆才好分辨爸爸的父母還是媽媽的父母;
還有人說,難道外婆的澎湖灣也要改名嗎?
 
但最莫名的是,當中甚至不乏一些惡意攻擊言論,讓我和夥伴們看了都相當傻眼。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 更多
 
這次的調整,是教育部在網路辭典中,將原本的釋義「加註」,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祖父母也加註解釋不只是「父親的父母親」,同時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
 
也就是說,大家習慣的稱謂並不會改變,這次的調整加註不代表未來就不能使用這些詞彙,更不是未來都不能叫外公外婆了。
 
其實,辭典本就不只有保存語言的意義,如何去解釋詞彙,也往往象徵著當時社會所反射的價值觀。尤其教育部這次修訂的​​《國語辭典簡編本》,主要是提供給中小學的教學現場使用,更肩負了傳遞理念給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透過辭典的編修,讓性平意識也能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絕對是有必要的。
 
為何外公外婆會和性別平等有關,甚至涉及歧視?
這裡我直接分享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的解釋:
 
「內外之分」是傳統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根本原因,至今,我們還是可以從許多現象中觀察到內外之分,例如:
 
► 現代人對於兒子、女兒結婚,仍然有兒子是把媳婦「娶進來」,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嫁娶觀念,因此鞏固了內和外的界線。
 
►… 更多
圖片
實在是吃飽太閒了你
3156384801242540
時間:2022-02-16 15:43
蔡政府的特色之一就是放著正事不做搞正名,特別是意識形態有關的正名。這回教育部替外公、外婆正名為祖父、祖母,加註阿公、阿嬤。蘇貞昌要不要去問問教育部是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了,所以連外公外婆也要正名,或是認為這是進步的價值?… 更多 輿論一片撻伐,家長團體說改名很瞎,沒必要。學者說親屬關係定位明確,正名是畫蛇添足。民眾的反應都認為教育部小題大作,莫名其妙,因為大家根本不覺得外公、外婆的稱呼有歧視的感覺。網路民調更是一面倒,以93.5%比6.5%的懸殊比例不支持改名。教育部說要建立常態檢討機制,定期檢視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內容,這個灰頭土臉的正名,大家都反對,知錯能改,教育部要不要再調整回來呢? 家長關心萊豬進口之後校園的食安問題,去年在野黨要修《學校衛生法》不可讓學生吃到萊豬,教育部和執政黨立委都反對。現在輻食要進來,教育部說校園會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卻沒有強制的約束力。又是萊豬、又是輻食,家長極其惴惴不安,教育部在保護學生食安方面消極軟弱,當有做為卻沒有作為,緊要的事情放一邊,忙著搞正名。很多案子都是外包出去,像去年把關乎學生前途極為重要的學習檔案2萬5千多筆珍貴資料遺失,推給外包廠商,教育部真是太閒了嗎? 看到「外」就是涉嫌歧視,就要去之為快,那外籍教師、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內人、外子、外國人…是否都要逐一地檢視調整?這就是彰顯與時俱進的進步價值?
圖片
這個政府讓人傻眼,養一堆不入流的立委!
4326281410807139
時間:2022-02-28 11:55
滿血復活.
I’m back!
圖片
我覺得你是故意抓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