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5096924436995101
時間:2022-02-13 10:30
烏克蘭戰事一觸即發
外交部須及早規劃撤僑 美國國安顧問公開表示俄羅斯隨時可能入侵烏克蘭,敦促其公民於48小時內離境,更表示一旦開戰將難以撤離。 面對俄羅斯、烏克蘭緊張情勢升高,戰事恐一觸即發,各國紛紛發出撤僑令,要求在地公民儘速離開,外交部也正式公告,呼籲國人避免前往烏克蘭,同時建議我國僑民儘速撤離。… 更多 面對軍事衝突爆發後,隨之而來的動亂、邊境封鎖、人員移動管制,都會讓交通運輸中斷、通訊失聯,讓撤僑更加困難且危險,威脅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我國在烏克蘭並未設有駐處,是由駐莫斯科代表處兼轄,國人若遇到緊急狀況,恐怕也難以提供即時有效的協助,外交部應先掌握當地僑民狀況並儘早規劃,以免國人深陷險境卻無法計可施。 我國在烏克蘭僑民雖僅約25人,維護並確保其生命財產安全是國家的義務與責任,籲請外交部及早做好撤僑規劃與準備,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一個都不能少! 看看烏克蘭、想想臺灣,美國公布最新的印太戰略報告,雖強調會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持臺灣自我防衛能力,但也重申其遵循一中政策,臺海若不幸發生戰事,美國會否馳援同樣是未定之天,我們必須誠實面對國際現實,外交與國防絕不能一廂情願奢望他國相挺或保護,強化自我防衛與靈活外交作為,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我也再次呼籲對岸 #停止擾臺並放棄武力犯臺,#要對話不要對戰,和平才是兩岸共同的道路!
圖片
蔡英文應下令國防部派軍支援烏克蘭以展現台灣民主精神才是當務之急!
493404215622431
時間:2022-02-18 13:44
#俄烏衝突延續 #國內油價先飆漲 #政府別再一問三不知
烏克蘭情勢緊張,軍事危機遠未到結束之時,外溢效應將持續發酵,加上美國與俄羅斯兩大強權關係惡化,特別需要我們重視。尤其從經濟角度來看,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是提供天然氣、石油的重要地區,加上間接導致通膨以及物價飆漲,對臺灣這種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最為不利,民生與經濟將受到多方衝擊,這些問題,請問政府準備好了嗎?是不是依舊無知無感,一問三不知?… 更多 國內油價飆漲就是最好的例子,烏克蘭危機山雨欲來風滿樓,各方外交穿梭工作未見進展,由於我國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導致國內油價持續攀升,媒體已預估下週汽柴油每公升可能要再漲0.4元,95無鉛汽油甚至也可能衝到31.8元。要真是如此,國內油價將創下2014年底以來的新高點,生產成本增加,通膨蠢蠢欲動,是否會轉嫁消費者身上,民生與交通支出是否同步攀高,政府還不預做準備嗎? 甚至烏克蘭危機也將使半導體業面臨原料面的衝擊。政府有沒有幫助企業預做因應?是否掌握國際市場趨勢?能否找到俄羅斯與烏克蘭以外的替代來源,避免斷鏈?這些問題對我們國際競爭力影響何其大?政府沙盤推演過了嗎?
#歷史哥 #中廣
影片
@{洪孟楷|MongKaiHUNG} 由此可見大陸政府治理效能比台灣政府高明了吧?
3157951994419154
時間:2022-02-18 17:14
「荷蘭病」一詞是指在60年代荷蘭發現天然氣能源,出口大增賺進外匯,卻使得其他製造業衰退的現象。去年彭博社就指出台灣和南韓有初期荷蘭病現象,惟國內專家學者包括央行在內都否認,然而數字會說話,電子資通訊產業出口大幅成長,占比也高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去年半導體產業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高達37%,今年晶圓代工市場年增率會達到20%。… 更多 高科技產業成為台灣經濟的命脈,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去年水荒的時候,媒體高度關注竹科高科技產業的用水問題,很多的探討都集中在如何解決高科技業的水荒,在民生用水都開始限縮卻仍優先提供半導體產業的用水,就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另外,隨著晶片的需求日增,晶圓代工市佔率超過全球的60%,半導體產業過度向晶圓代工傾斜也是不可否認的現象。不斷的磁吸一流人才,日前的台積電高薪招收政治學的博士引發熱議。不斷的擴廠,用電量大增,電子製造業的用電量已經占全台產業用電的3成以上。台灣缺電的危機,很多人只想到護國神山的產業怎麼辦。 台灣中小企業的占比超過九成,很多傳統產業在看似一片出口榮景中,因為台幣不斷的升值,原物料上漲,加上運費提升,人事成本大幅增加,結果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吃掉。學者建言要避免走上荷蘭病就是讓各產業跟著發展的產業提高價值,政府要幫助傳統產業提升其附加價值的口號已經喊了幾十年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成效,但不管如何,政府應提出有效做法來避免扶持特定產業而忽略其他產業發展。
圖片
晶圓蛋取代荷包蛋嘍~
482020466697014
時間:2022-02-20 15:55
硬把 #大陸 改為 #中國 的笑話 #一大陸作家怒批 撰寫的書中文字「大陸」全被出版社改為「中國」,致使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變成發現新「中國」、中國大陸變成「中國中國」、歐亞大陸變成「歐亞中國」,實在離譜至極、淪為笑柄!而該書最後一張「大陸台灣」,也被機械式地改為「中國台灣」,反而弄巧反拙,也更顯此事荒唐無比! #網友都把矛頭指向出版社… 更多 因政治正確才鬧此笑話,但有無發現幾乎媒體也都把過去慣稱的「大陸」改為「中國」,顯然,背後有一股思想審查的力量,讓媒體和文化界迎合政治正確的風向。只是遺憾,這種極權國家才會出現的咄咄怪事竟發生在號稱民主自由的今日台灣,實重挫台灣的形象、讓人傻眼! #同樣離譜的是,日前教育部把外婆、外公一律改為祖父母,就連外孫的「外」字也要改掉,以此彰顯性別平等。但民眾真的無法理解稱「外婆」、「外公」和歧視與否有什麼關係?且改了就真能增進兩性平權、提升婦女的地位與權益嗎? #很多獨派支持者希望「台灣正名」,堅持稱對岸「中國」、拒用「大陸」一詞,以顯一邊一國的政治主張,才會搞出上述出版社的大笑話。如果政府相關部會真有以「中國」取代「大陸」的私下指示,那麼最該以身作則的應該是蔡總統曾掌理的「大陸事務委員會」吧?!要改,請政府部門先改,而不要為難文化界或要求媒體界。 #正名過頭
#中國大陸
#台商立委 #溫玉霞
圖片
陸委會就是大陸駐台委員會吧?
335986368453078
時間:2022-02-22 10:20
KMT黨團記者會
去年稅收超徵4000億元,蔡政府應還稅於民!
影片
查國庫支出金流吧~
3160904310790589
時間:2022-02-22 21:01
日本核災食品進口昨天公告解禁,輿論批評預告期只有10天,事實上如果預告期更長又將如何呢?一黨專制獨大的時空,政府一旦決定的事情,所有後續的一切技術性的問題都是跑程序而已。政府掌控決策權和話語權,例如萊劑明明是有毒之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蔡政府的政務官口中可以將萊劑美化成一個簡單的添加物,飼料需要添加物,就像人吃保健食品一樣。政府就是要進口,不然你能怎樣。… 更多 政府講了幾十次要根據國際標準和科學證據進口萊豬,很多的官員和公家機關都公開表示不吃萊豬,蔡英文說要給人民多一個吃萊豬的選擇,萊豬就這樣橫柴入灶進來了。地方政府要依地方自治法訂出更嚴格的食安標準為人民健康把關,卻被中央政府宣告無效,只好申請釋憲。今天萊豬釋憲開庭辯論,這是一個荒謬的事情,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於捍衛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權,為何有天南地北的見解差異? 蔡政府上台之後,對於法治最大的戕害就是不依法行政,對於法令的解釋往往會因為意識型態的考量而曲解法令。大法官要釋憲,15位大法官當中,蔡英文提名的有11位。大法官的提名應當超越黨派,然而蔡英文毫不避諱的提名與民進黨意識形態相符的大法官,現在蔡政府的萊豬案要釋憲,萊豬釋憲結果將會影響核食進口的問題。 我們能期待大法官會秉持專業良知做出獨立公正的釋憲嗎?現在台灣幾乎沒有獨立行使職權的機關,都是在為政黨效力,期待大法官釋憲的結果來捍衛人民食安的機會真的很渺茫,不過是走程序的一部份吧。
圖片
看來民進黨政府是鐵了心真要對台灣人民實施慘絕人寰的毒害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