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2970682996300718 時間:2020-05-23 14:12 今天中午知道這件事以後, 我馬上跟原能會和消防分隊聯絡。 根據相關調查經過如下: 永安南路的廢五金回收場通知對面高速公路下的停車場管理員, 說他們的停車場旁有可疑物件, 然後廢五金回收場他們有一隻可以測量輻射的儀器, 由老舊沒有校正沒有保養的儀器測量出所謂3毫西弗/小時, 停車場管理員立即通報消防隊。 消防隊聯絡海山化學災害應變隊以及原能會,… 更多 他們偵測到的數據是6微西弗/小時(超過背景值很多) 據描述, 該物品為直徑5公分長20公分 像蜂巢式的管件。 #有誰看過這種樣式的產品是什麼的零件 我們擔憂, 這些含有超標放射性物質的管件來源從何而來, 一定要調查清楚。 這真的只是天然核種嘛? 這是不是一個單純的個案特例? 是不是台灣還有超標進口廢五金流入鋼鐵廠? 還是國內該受到原能會管制的放射性廢棄物管制不當已經四處流竄? 還是原始產品進口時本身就已經超標,國內使用者並不知情? 一葉知秋, 從這一件個案 我們擔心國內的輻射管制機制失靈, 到國內相關產品輻射污染的風險大不大, 我們會繼續追查下去,並要求原能會給我們一個完整的調查報告。 https://www.aec.gov.tw/newsdetail/headline/5247.html |
原能會新聞稿使用的單位是微西佛每小時,uSv/hr,建議更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