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7042028675839025
時間:2022-02-14 08:56
缺蛋危機越演越烈,農委會雖一再祭出補助,短時間內也無法抑制蛋荒!從年前的蛋價凍漲,到現在的提高產地價格2元,也可看出農委會對這一波蛋荒沒有精準評估,只認為是短期波動,蛋農、蛋商、民眾怨言四起,紛紛認為政府政策沒有到位,甚至惹來政府伸手介入市場的批評。補助是看得到、吃不到,而蛋價則隨著農委會調漲策略,又漲了一波,社會持續沉浸在蛋荒中。… 更多 從去年國際原物料飆漲,社會各界紛紛提出警示,建議政府須做好準備,政府雖聲稱盯緊物價,卻還是擋不住萬物漲聲響起。這一次的缺蛋荒,對於政府補助蛋農的政策美意,仍需肯定。然而在缺少精準評估及良好溝通,補助不僅沒到位,政府還被認為是蛋價調漲的幫兇,我認為農委會需要檢討。 最後,我還要提醒,除了蛋價,其他物價業已蠢蠢欲動,油價今天已經開始調漲,其他民生物資,如泡麵、衛生紙,面對漲價,都繪聲繪影,餐飲小吃業者紛紛扛不住齊聲喊漲。政府除了對外信心喊話,更應該拿出魄力,哄抬就辦,維持原物料價格的穩定,面對物價飛漲,民眾已漸感吃不消,需要更直接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否則只是徒增民怨。 照片取自連結聯合新聞網 🔎相關新聞|
雞蛋荒!每日缺蛋400萬顆「買不到、漲價」網路熱門關鍵字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066989
圖片
只會撒錢的政府,撒的還不是我們的納稅錢!
3156384801242540
時間:2022-02-16 15:43
蔡政府的特色之一就是放著正事不做搞正名,特別是意識形態有關的正名。這回教育部替外公、外婆正名為祖父、祖母,加註阿公、阿嬤。蘇貞昌要不要去問問教育部是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了,所以連外公外婆也要正名,或是認為這是進步的價值?… 更多 輿論一片撻伐,家長團體說改名很瞎,沒必要。學者說親屬關係定位明確,正名是畫蛇添足。民眾的反應都認為教育部小題大作,莫名其妙,因為大家根本不覺得外公、外婆的稱呼有歧視的感覺。網路民調更是一面倒,以93.5%比6.5%的懸殊比例不支持改名。教育部說要建立常態檢討機制,定期檢視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內容,這個灰頭土臉的正名,大家都反對,知錯能改,教育部要不要再調整回來呢? 家長關心萊豬進口之後校園的食安問題,去年在野黨要修《學校衛生法》不可讓學生吃到萊豬,教育部和執政黨立委都反對。現在輻食要進來,教育部說校園會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卻沒有強制的約束力。又是萊豬、又是輻食,家長極其惴惴不安,教育部在保護學生食安方面消極軟弱,當有做為卻沒有作為,緊要的事情放一邊,忙著搞正名。很多案子都是外包出去,像去年把關乎學生前途極為重要的學習檔案2萬5千多筆珍貴資料遺失,推給外包廠商,教育部真是太閒了嗎? 看到「外」就是涉嫌歧視,就要去之為快,那外籍教師、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內人、外子、外國人…是否都要逐一地檢視調整?這就是彰顯與時俱進的進步價值?
圖片
爺爺奶奶是外來語,不可以用嗎?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