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3

文章 留言
4339412339494046
時間:2022-03-05 10:45
在這場舉世震撼的人道危機中,臺北市會與自由城市聯盟比肩,站在捍衛民主與自由的那一方。 俄羅斯軍隊大舉入侵烏克蘭已經超過一週,截至3月3日為止,超過一百萬烏克蘭人成為難民,其中40萬人進入鄰近國家波蘭尋求庇護。 為此,華沙市長恰斯科夫斯基 Rafał Trzaskowski特別邀請包括臺北市在內,所有自由城市聯盟(The Pack of the Free Cities)的市長開會,研商如何應對俄烏戰爭所導致的難民問題。… 更多 這場「為烏克蘭團結」視訊會議 (Special meeting of cities – together for Ukraine, hosted by the Pact of Free Cities)從波蘭當地時間3月4日下午兩點開始,臺北已是晚間九點鐘,會議全長一個半小時,包含利沃夫(烏克蘭大城)、臺北、桃園、阿姆斯特丹、雅典、布拉格、米蘭、倫敦、巴塞隆那、華沙、巴黎、布達佩斯等多位市長或副市長都親自或以視訊與會。很可惜,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因訊號問題無法參加;但我們仍在會議中致電烏克蘭大城利沃夫市長,希望更了解當地情勢與緊急需求,自由聯盟城市市長們也做出各國應不分地域、團結一致,共同協助烏克蘭度過此次災難與人道浩劫的共識。 會中,我也說明目前臺北市援助烏克蘭之實際行動,我們已著手籌措援助基金,盡速提供華沙市政府更多物資,妥善照顧烏克蘭難民。我們會堅定的與烏克蘭、與捍衛自由民主的一方站在一起。 讓自由城市聯盟組成一道堅實的牆,為國際和平與人道救援略盡心力。 #standwithukraine
圖片
阿北加油😀
4337459569689323
時間:2022-03-07 19:00
2002年香港爆發SARS,2003年病毒入侵臺灣,一開始資訊混沌不明又混亂,整個社會瀰漫恐慌與不安。根據衛福部的報告,SARS在全球感染8,096個病例,造成774例死亡,在臺灣則奪走73條人命。 20年前的那次瘟疫,留下許多不解之謎,以致每次提到SARS,臺灣人總是驚魂未定,不確定這場瘟疫從何而起,又何以告終?直到2019… 更多 COVID-19忽然引爆,我們才發現這個世界並未從過去經驗中,汲取太多有效對抗的方法。從2019到2022,全球更有四億人被感染,將近六百萬人因爲COVID-19 喪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儘管新冠肺炎仍是現在進行式,我決定一邊抵抗病毒,一邊趁著眾人的記憶還溫熱,留下紀錄。這本《堅韌的疫誌-臺北市防疫紀實》,訪談超過100位受訪者,包含警消醫護、市政團隊、社區NGO/NPO團體等等,我們忠實還原在這場戰役之中,政府與民間如何緊密合作,如何運用各種現代化武器,抵禦來自地獄的病毒襲擊。 有人形容, #新型冠狀病毒 是戴著皇冠的死神──但我們終究會摘下他的皇冠,只要團結,沒有打不贏的仗。僅以此書,獻給在這個時代勇敢作戰的每一個你。
影片
阿伯加油😀
4353040678131212
時間:2022-03-10 20:10
今天台北市政府組成的勞軍團來到基隆多個海軍營區,慰問辛苦的國軍弟兄。 我常說:「軍隊是國家的命脈」,近年來中共軍機、軍艦頻繁繞行我國領空、領海,臺海情勢緊張,一般人在電視上感受到的緊張氣氛,對國軍弟兄來說卻是真實的威脅,因此,政府對國軍官兵的照顧、社會各界對國防事務的支持,以及國防武器現代化的進程,對國家整體安全就更顯重要。 軍民一體,在疫情期間與重大災害發生的時候,國軍也往往會在第一時間趕抵現場,協助地方政府與民間進行搶救工作,我也要代表台北市政府和市民朋友,向國軍表達最深的謝意與敬意,再次感謝各位弟兄們堅守崗位、戊衛疆土的辛勞!! 有你們真好!!
圖片
各位辛苦了😀,加油!
4363092947125985
時間:2022-03-14 18:50
3月14日是 #白色情人節,各位男性朋友今天有收到告白巧克力的,趕快回禮,不要怕結婚,更重要的是,千萬別錯過緣分。 臺灣的生育率越來越低,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為了幫忙挽救國家危機,臺北市民政局舉辦了「 #千萬要結婚、 #結婚送千萬」活動! 只要設籍台北,在今年12月31日前辦理結婚登記就可以參加抽獎,月月抽5萬,每季加碼10萬,年底還可以再抽20萬大獎,總獎金高達1000萬,千萬要讓大家幸福❤️ 上個月的得主們今天來參加記者會,我看大家都笑得好甜蜜,說結婚之後天天都是情人節,滿場都是粉紅泡泡,實在有夠閃! 祝福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一起把生育率拚起來! 你問佩琪有沒有送我白色情人節禮物
其實佩琪跟我結婚這31年的日常就是最好禮物
圖片
柯市長加油😃
4365785706856709
時間:2022-03-15 20:00
中央地方合作應是常態,何需典範? 「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聯外道路」終於開工了,雖然只有短短824公尺,但未來這條隧道將可以從中研院直通忠孝東路,大幅改善當地交通。 為了兼顧交通與環保,北市府與中研院經過多年溝通,才確定這條道路的起迄點,經費是由中央全額補助,北市新工處執行,內政部花敬群次長今天說:這是中央、地方通力合作的良好典範。… 更多 其實,只要是對人民有利,台北市一定全力配合;不管誰執政,中央地方必須通力合作,國家才不會虛耗。 但台北市的 #大彎北段,已經整整被耗掉兩年半。這裡過去是商業、娛樂區,十多年前卻長出了1678戶違規住宅,北市府還被監察院糾正,直到我上任後,北市府除了依法裁罰,也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這些違規宅的存在不能片面歸責於人民,北市府也有監督不周的責任,不然那些建照使照是誰核發的?因此,在與都委會委員、議員、公民團體、居民討論後,才算出了一坪五萬代金的機制。針對大彎北所有討論內容、計算公式都可公開檢驗。 整個案子在108年9月送到營建署,現在已經是111年3月15日,兩年半來,北市府多次拜託內政部盡速處理。上個月我也當面建議花次長,中央可直接交代代金多少才合理?不要再拖延下去。 今天花次長說,聯外道路的開設是中央地方合作的典範,我說:合作應該是常態,不需典範。
圖片
@{陳嘉明|100009332602913} 好好教育您三個小孩,不要像您一樣隨便標示別人姓名,感覺很沒教養,我又不認識你,想發言就到版上自由發言即可,超噁😀
市長加油😀
@{陳嘉明|100009332602913} 你標我我當然回敬你呀,感到被騷擾就要反擊,我不認識你,你標示我對我說話幹麻,版上都可留言,何必隨便標示別人!
@{陳嘉明|100009332602913} 掃什么玻璃,我想掃隨便亂標示別人+留言的髒垃圾!
@{陳嘉明|100009332602913} 你好噁心喔,還講到我心裡什么的,我就單純覺得你大可自行到版上發言,不用標示你不認識的人+留言呀,換個立場如果有陌生人標你女兒寫些有的沒的,你是不是要叫你女兒別那麼玻璃心!
@{陳嘉明|100009332602913} 不想看到你這種人的標示我+留言就叫玻璃心,那就玻璃心吧,快滾可以嗎?晚上不想做惡夢還想睡個好覺呦!
653177745912063
時間:2022-03-20 20:35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可能不會做了。 再一次挑戰一日北高,距離上次完成一日雙塔,是在六年前。 六年來體力真的下降了,訓練時間也不足,戴口罩騎車簡直是折磨。行前,幕僚一直提醒(勸阻)我:如果今年沒騎完,我一定會成為眾人笑柄。 其實,人生哪有不失敗的,無論成功失敗,都只是人生過程的一部份,至少我還有承受失敗的勇氣;至少,我還會夢想、讓自己勇於活在當下。 於是,2022.2.28凌晨3:28,我再一次騎到終點,再一次讓人們相信,那些看來不可能的,絕對有可能。 我不是一個人完成的,教練、陪騎的車友、一堆犧牲假日前後張羅的幕僚群、還有沿途不斷出現,為我打氣的朋友,你們的陪伴給我踩踏前進的動力。 一群人走的遠,謝謝你們,讓我堅持到底。
影片
柯市長加油❤️
4380976998670913
時間:2022-03-21 20:00
市民的高標準要求,是進步城市的象徵。 臺北市朋友對於施政滿意度低,我會檢討改進,不過除了主觀印象外,臺北市各項客觀指標依然遙遙領先,這座進步城市,值得市民朋友光榮驕傲。
圖片
阿北加油,看自家附近的改變就知道阿北做的很棒😃
4390812417687371
時間:2022-03-25 18:25
公開透明、還政於民! 我經常與高中、大學生對談,比起問WHY,年輕朋友們更愛問WHY NOT??他們對未來充滿各種想像,沒有黨派包袱,對公眾議題的討論非常熱烈,在臺灣民主深化的過程中,是核心力量。 今天,「#18歲公民權」終於跨越黨派門檻,將修憲案送出立法院,交由公民複決,18歲年輕人投票終於成為可能。 臺灣民眾黨從創黨以來,一直主張「公開透明,還政於民」,公民權年齡下修露出曙光,是朝野黨派務實面對世界潮流的結果,也是當今所有政治人物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恭喜各位年輕朋友,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betterfuture
#bettertogether
圖片
阿伯棒棒,為您加油😃
312311750990942
時間:2022-03-28 15:30
昨天臺灣一口氣增加83例本土確診,分六條線、由南到北多點爆發,也有多起群聚或社區感染。 今日本土雖然降到34例,但跟基隆、新北、桃園相關的傳播鏈,已經連到臺北,今天北市就新增了3例本土確診。我要請市民朋友先做好心理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流動、聚會,無論是拍照或在餐廳聊天,口罩都要戴好。畢竟臺北市每天有高達7、80萬流動人口,加上目前已經擴大到11條傳播鏈,有些還找不到感染源,我們必須提高警覺。 下周就是清明連假,臺北市如何把握這五天強化防疫、促進長者接種疫苗,我們15:30線上說明。
影片
阿伯加油,防疫我只相信阿伯😀
4915663341802517
時間:2022-03-31 17:48
【 #類普篩 基隆願做示範,為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昨(30)日陳時中部長提出「#類普篩基隆模式」的想法,我想,大家對於陳部長說「#類普篩」的理解都不太一樣,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狀況與去年五月的狀況不同,篩檢的目的也不太一樣,若要執行要先做好社會溝通說明,應該以「#自願性參與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 更多」,但還有許多細節與執行配套必須要考量,還需要一點時間研議清楚,基隆市會全力協助配合,希望可以做個示範,對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現在與去年五月的狀況不太一樣,因為去年大家都還沒有打疫苗,且重症案多。但現在疫苗普遍都打了兩劑,像基隆的第三劑接種率已達54%,而確診個案則幾乎都是無症狀或是輕症,無一重症。未來國家的防疫政策如果是要朝向國際接軌,逐步走向開放,那一定要有新的思維與做法才行!不然,一直做PCR成本也很高,如果一確診就要隔離,那怎麼跟國際接軌呢?!就如同陳部長昨天提到的,要「用快篩取代PCR,用檢測取代隔離」,或許就是一個可以思考努力的方向。 這件事情要推動,應該是「#非強制性」,要讓民眾有自願參與意願,這個跟我們確診匡列要強制做PCR檢測不同。我認為,執行面上並不是也絕對不可能把基隆市37萬市民全部篩一遍,而是如何努力達到一個比例。初步方向上應該是以「自願性參與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但還有許多細節與執行配套必須要考量,包括篩檢的範圍、對象、次序、如何回報結果、偽陽性、PCR確認機制、後送機制......等等配套。 此外,我想,未來真的推動還有三個很重要的重點,必須要事先準備好:一、#要先做好社會溝通,二、#先做好民眾宣導,三、#先做好執行人員的訓練。 陳部長昨天提出「類普篩」的想法,有些人就馬上質疑為什麼去年不「普篩」,現在弄個「類普篩」。但我要幫陳時中部長講句公道話,兩年多來的防疫,台灣做得好,#防疫團隊真的很辛苦!而且,去年跟今天比,更是此一時彼一時,情境已經完全大不相同!況且,去年在講「普篩」,是要學中國大陸一樣把一定範圍內的民眾全部抓起來做篩檢!但台灣是民主國家,又不是中國大陸,怎麼可能這樣做! 中央有這個想法,我們會 #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一起密切討論,我們會從地方政府執行面的角度出發,提供相關的意見跟問題進行全面性討論,希望能找出一個可執行的方向出來,可以做個示範,為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齊心抗疫
#基隆加油
#台灣加油
圖片
@{Annie Wu|annieiswu} 同感+1,他現在應該覺得當時的自己很丟臉,但是我們還是幫基隆加油,柯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