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2270548706492010 時間:2019-02-15 17:19 🎊108年2月三總每月醫星--在乎重建器官與心靈同樣重要-耳鼻喉頭頸外科部部主任李日清醫師 ❤️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網友和病人口耳間享有盛名的李日清醫師,謙虛地述說自己從醫的過程,是因家中經濟不好,於高中時,國防醫學院到學校招生,他毅然決然選擇就讀。 問及李醫師是否對「耳鼻喉科」有感觸才選的專科,李醫師說得更客氣,當時選科是照成績選科,到分發時,好科別已不多,於是他跟同學們商量,覺得耳鼻喉科還不錯就選了。 ❤️… 更多專研器官雖小被稱「小外科」,但它們「一點都不小」 話說得客氣,然而李醫師對於耳鼻喉科這專科感到自豪,他認為這科別「一點都不小」,如遇到重症病人時,開起刀來一次也有長達10幾個小時,短則2-3小時可以開完刀。 「耳鼻喉科需將頭部與頸部納進來,這都是息息相關」李醫師表示。 ❤️不斷地進修加強專業 曾到國外多次進修的李醫師,他覺得歐美的技術不一定領先台灣很多,但他們做研究的精神紥實,能發現更多人體的奧妙。不僅如此,李醫師待在美國時候開了眼界,病人在醫院開完刀後,立刻回家或是待在醫院附近的旅館住,一方面是輕微的術後護理,病人可以自己處理,另一方面是美國的醫療費用高,住旅館比住醫院便宜多,如有問題再到醫院回診。 不過,台灣醫師在技術的熟練和靈巧度,與美國醫師不相上下,台灣的醫療環境可說是民眾之福。 ❤️堅守「服」、「教」、「研」崗位 耳鼻喉科的專科醫師在學習完成後,出路很廣,最常見是自行開業,因為除了耳鼻喉相關的病人需求度高外,更可以做醫美、整形等,皆是在專科學習中多有涉獵。 「二千專科醫師中,待在醫院工作約僅有300-500位醫生。」李醫師約略說著。大多醫師選擇基層服務,時間可能都在門診,不會遇到重症。 可是李醫師認為,需要有人做經驗傳承的工作,所以他選擇待在醫學院裡。除了服務病人外,也需擔任起教學、研究,把承接前人的經驗和栽培,再交給下一代醫師們。 ❤️切斷容易,重建緩慢 李醫師對於腫瘤手術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口腔癌,李醫師沉重說著,罹患口腔癌病人多跟職業和階層有關,年紀落在30-50歲的男性,以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居多,他們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靠吃檳榔提神工作。到醫院看診時,都是無法忍受口腔疼痛或顏面異狀之時,檢查出來可能是口腔癌3-4期。 「當然可以治療,就是效果會差了點。重要的是,切掉腫瘤簡單,需要恢復顏面與正常人一樣,讓病人對自己的臉不感到自卑,是一條重建的漫長路,需要與病人溝通,再來解決。」李醫師說。 每每接觸這樣的病人,李醫師總是感觸良多,因此總不忘叮嚀民眾盡量避免菸酒檳榔,從正確的飲食習慣做起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
我這個人很簡單, 有主任我就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