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3

文章 留言
565159658308668
時間:2022-03-31 18:17
那天和助理說,我想去看關於「承洪韌性」的成果展覽,我的助理竟然說:原來是「承洪韌性」,我還以為是「承受洪委員任性」呢🤣 上週,謝謝臺北大學廖桂賢副教授的邀請,我去「承洪國土・韌性安居」的承洪韌性推動展,對我來說是一趟學習的旅程,也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課題。 若大家有印象,去年我們經歷了很長一段缺水的季節,後來,忽然間大規模的降雨又造成許多地方淹水💦,極端氣候在氣候變遷下,將越來越嚴峻。… 更多 比起「防洪」將水全部「束」在河道裡,面對極端降雨🌧,
如何將「防洪」的觀念轉為提升能與洪水共存的能力,甚至在災後可以有快速恢復、重建的災後恢復力,是台灣下一階段我認為非常重要的課題,也需要許多學習和滾動調整適應。 在承洪韌性的成果展中,呈現許多與洪水共存的示範實踐案例,從耐淹作物、建築升降裝置、高腳屋、兩棲屋等,許多社區都有在嘗試和實踐。 其中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到社區的溝通、校園課程的教育,讓更多民眾、學生和小朋友們,知道與水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有哪些實踐方法可以嘗試。 其中不只是我認為,也是很多社區中居民反饋的意見是:
建立起全民的承洪韌性觀念是最為困難的,也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推廣的。也是我很感謝桂賢老師,一直在推廣承洪韌性觀念的原因。 從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到社區聚落,如何掌握並接受承洪韌性的觀念,並且將發展出的技術方法實踐,並在之中滾動調整與學習,真的是我們與水共存和面對極端氣候非常重要的課題和學習。 感謝桂賢老師的邀請,也歡迎對「承洪韌性」有好奇心的大家,可以從留言去閱讀更多精彩的資訊。
圖片
@{莊曉萍|100000119031099} 要出頭天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