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1-10

文章 留言
3052081758365529
時間:2021-10-27 17:44
是時候該讓暴風半徑與防災應變脫鉤了!
 
中央氣象局鄭明典局長:整體精神非常認同。
 
還記得國慶連假的圓規颱風嗎?
 
處在季風低壓帶中的圓規颱風,北面風場非常寬廣,距離中心500公里以上的北部地區,仍然感受到相當明顯的風勢跟雨勢。
 
然而,中央氣象局認定圓規颱風的暴風半徑僅有250公里,只發布了「海上颱風警報」、「會有9~12級強風特報」、「豪雨特報」,欠缺了最重要的 #各縣市風雨預報。
 … 更多
同樣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僅3級開設,導致各縣市政府的防災準備、民眾對於颱風影響的心理預期都大大不足,造成不少險象環生的現場。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出在於「#以暴風半徑評估為核心的防災應變」。
 
災害應變中心作業要點規定,海上颱風警報原則上是二級開設,但要經內政部研判,陸上颱風警報就是一級開設。
 
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第11條則說,只有陸上颱風警報,才會發布風雨預測。
 
只要暴風半徑估得比較小,可能就不會發布陸警,不發布陸警,就沒有一級開設與風與預報,還有許多人最期待的颱風假。
 
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有時候,即便發布陸警,但預期影響微小的狀況下,防災應變淪為為開設而開設。
 
有時候,沒有發布陸上警報,實際的風雨可能更大,卻因為沒有陸警,沒有各縣市風雨預報,反而降低了開設層級,降低了媒體關注,以及民眾對於災害的心理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暴風半徑」取代了「風雨預報」,成為災防應變最重要的參數。也難怪暴風半徑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甚至是政治考量的產物!… 更多
圖片
感謝您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以前的暴風圈由於缺乏觀測
所以用衛星雲圖的高雲族範圍來決定七級風暴風圈
… 更多 可是實際上高雲族範圍會比七級風範圍還要大很多
所以暴風半徑隨時間越來越小
不能否認可能有氣候趨勢的因素
但很大程度是因為儀器日漸精良的關係(比如說追風計畫的投落送、衛星掃描海面風場......等等)

以上供委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