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19-09

文章 留言
10157550465937065
時間:2019-09-02 20:00
#戰後臺灣社運特展 運動傷害與復健
 
發起或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時刻面對抗爭的結構與對象,不免也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期望與折衝。然而,最困難的或許不是外在的壓力,而是來自與自己最親密的人們,甚至是自己。
 … 更多
在運動過後,無論原初的訴求達成與否,個人或群體都可能遭遇到一些反挫,可能是身體上的傷害、社會的隔離與輿論壓力,也可能是滿溢的無力與失望。這些遭遇或許是影響運動參與者日後很重要的經驗,因為這些累積與刺激,讓社會保持動能,對於各種議題不斷地學習與反省。
 
以下影片為本展展區「一個能動的社會」中,摘錄不同社運人物訪談集結而成的影片,希望能藉此看見社會運動可能帶給個人、群體的挫折與傷害,或者更多的勇氣與力量;運動中站在街頭的每個行動者,其實也無異於「我們」。
 
更多的社運故事就在
📢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即日起至2020.5.17)
☞ https://reurl.cc/e5vmKR
📙《觀‧臺灣》7月號「社運本事」 https://bit.ly/2xDWD9b #空服員罷工 #反課綱 #樂生 #同志
@{Wang Wei} 社運人的心裡真的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