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王婉諭。 127,511 個讚 · 11,681 人正在談論這個。「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立法委員 王婉諭
貼文
「只要有愛,哪裡都能是家🏠」 社會上有一群孩子,因為父母疾病、家暴、雙亡、犯罪或經濟困難等因素,失去家庭的依靠,無法與至親同住,他們被簡稱為「#失家兒」。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 年,台灣有 1,581 人由寄養家庭照顧、4,873 人被安置在機構,而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更多達 82,713 件。
 … 更多
這些孩子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家庭,也可能有些人運氣剛好比較差,被迫離開家庭。但他們都和我們一樣,需要一個安定的歸處。
 
為了紀錄這些孩子在寄養家庭、收養家庭的經歷,新故事運動 New Story Movement在去年發起募資計畫「#尋找親愛的家」,累積大量的田野調查,以一個又一個失家兒的真實故事為基礎,拍攝成三支短片《怪獸的聲音》、《玻璃彈珠》、《花火灰》組成的議題推廣劇集。
 
透過影像、音樂,將失家兒少面臨收養照顧、寄養照顧、自立協助時的需求與期待如實呈現在大家面前。
 
很高興最近收到影片拍攝完成,並免費上架在影音平台的消息,我想藉這個機會,邀請大家一起關懷失家兒:
 
➡friDay影音
https://reurl.cc/vevvnj
➡公視+
https://reurl.cc/6EdVar
 
同時,我也很期待未來團隊推出的各類計畫,也盼望能有更多人理解寄養家庭、收養家庭中相互的陪伴、理解與溫柔。
 
因為有愛,哪裡都能是家。失家兒少都值得再次擁有愛、再次擁有家。
圖片
留言
  • Sammie Chiang
    可以被幫助,脆弱的心也可能被利用。請委員保護這些孩子的隱私在被瞭解之下也可能被他人不當的利用,讓孩子陷入更困難的境地。謝謝委員!
  • Wei-sheng Lin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 張文彥
    謝謝委員的關心
  • 王婉諭
    @{惹人厭煩的小胖子|annoyingfat} 謝謝你的建議,我們會持續關注。過去我們在關心替代性照顧政策時就曾發現,理應隨著「去機構化」的目標而逐漸提升的寄養家庭比例,近年反而是不進反退,當中除了誘因不足,也包含更多制度層面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 惹人厭煩的小胖子
    希望委員能夠關注寄養家庭的制度,包含寄養費用、寄養父母親權行使乃至之前沸沸揚揚的寄養家庭收養議題。
  • 王婉諭
    @{Shu Ting Chen|shuting.chen.5811} 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有愛的家庭,接住受苦的孩子,陪伴他們走過生命中的這一段路。
  • Shu Ting Chen
    家的再定義,希望能有新血加入寄養家庭,讓更多孩子能在生命這段辛苦的時刻進入一個家庭得到溫暖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