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512889213511962
時間:2022-02-16 12:01
上週,我發了先前質詢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性別歧視問題的文章之後,當中的「外公外婆」,引起了非常大的討論。
 
有人說,我們太無聊、不做正事;
有人說,我們太過分了竟然把外公外婆變不見了;
有人說,要叫外公外婆才好分辨爸爸的父母還是媽媽的父母;
還有人說,難道外婆的澎湖灣也要改名嗎?
 
但最莫名的是,當中甚至不乏一些惡意攻擊言論,讓我和夥伴們看了都相當傻眼。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 更多
 
這次的調整,是教育部在網路辭典中,將原本的釋義「加註」,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祖父母也加註解釋不只是「父親的父母親」,同時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
 
也就是說,大家習慣的稱謂並不會改變,這次的調整加註不代表未來就不能使用這些詞彙,更不是未來都不能叫外公外婆了。
 
其實,辭典本就不只有保存語言的意義,如何去解釋詞彙,也往往象徵著當時社會所反射的價值觀。尤其教育部這次修訂的​​《國語辭典簡編本》,主要是提供給中小學的教學現場使用,更肩負了傳遞理念給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透過辭典的編修,讓性平意識也能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絕對是有必要的。
 
為何外公外婆會和性別平等有關,甚至涉及歧視?
這裡我直接分享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的解釋:
 
「內外之分」是傳統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根本原因,至今,我們還是可以從許多現象中觀察到內外之分,例如:
 
► 現代人對於兒子、女兒結婚,仍然有兒子是把媳婦「娶進來」,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嫁娶觀念,因此鞏固了內和外的界線。
 
►… 更多
圖片
Bianca Chen
不過你可以思考看看,到底這種稱謂是不是有人真的在使用。

甚至祖父 祖母都很少 我是沒遇過啦
平權意識的累積非常不容易,事實上這影響很多問題的思考脈絡,委員加油!
3134579956782375
時間:2022-02-18 15:26
在歷經了一個多月的爭議之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終於在今天宣布,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隔離,將會由中央負責相關費用。
 
陳指揮官今天說得非常正確,被隔離者是配合政策而有所犧牲。而對於已經犧牲了工作、家庭和自由承受隔離的民眾,不應該再讓人民負擔付不起的費用。
 
同時,我也要提醒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未來在執行限制人民權利相關的防疫措施時,千萬要依法行政,不能再發生慷人民之慨的違法措施。
圖片
緊盯執行很重要,地方政府很會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