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3

文章 留言
5237767039642253
時間:2022-03-01 19:30
如果意圖使人在台灣的某個地方迷路,把他丟到哪裡最好?如果意圖使人在台灣的某個地方迷路,把他丟到哪裡最好?
中永和
5257316871020603
時間:2022-03-08 17:26
糟糕,自從通訊軟體發達以後,小編根本從來不接電話的!我到底錯過了幾通求婚電話?糟糕,自從通訊軟體發達以後,小編根本從來不接電話的!我到底錯過了幾通求婚電話?
不接電話 +1
5257608494324774
時間:2022-03-08 19:55
有沒有哪句話,一講出來就知道一定是台灣人?有沒有哪句話,一講出來就知道一定是台灣人?
特別強調支付寶第一個字時的任何句子
4892251350810383
時間:2022-03-22 16:48
#起點城市就在基隆 台灣鐵路的起點、測量海拔高度的水準原點都在基隆,都市規劃和海洋政策等也是從基隆開始,如果說「#基隆市是台灣的起點」一點都不為過,七年來,我帶領市府團隊啟動一系列城市設計運動,逐步翻新基隆城市樣貌。 這一切的成果,即將在4月22日展開的城市博覽會中,呈現在國人眼前。 2022城市博覽會有三個重點,第一是 #整個基隆城市都是展場 ,以港口、文化和海洋生態為主題,呈現基隆的多元文化和豐富底蘊;其次是不僅有白天的展演活動,晚上還有炫耀奪目的 #光雕秀;最後則是全台首次上場,也只有在基隆才看得到的 #海上觀展。 活動絕對精彩可期,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基隆看展。 #4月22日至5月2日_2022城市博覽會
#山海城
#24小時不斷電玩基隆
影片
基隆好不容易改變,拜託別再選老扣扣的國民黨執政了,該規劃建設的時間都給他們老人鬧就好了啊
954109921974898
時間:2022-03-27 15:17
【直播】3月27日基隆市因應Covid-19疫情最新狀況記者會
影片
@{Sam Sam} 好了啦 全國陪坐牢已是雙北代名詞誰也搶不走
4909841979051320
時間:2022-03-29 11:55
#現在我們就是在跟病毒賽跑 為了儘速找出可能潛藏在社區的感染源,市府已立即在全市各區增設篩檢站,除原有在市民廣場的篩檢站,還新增仁愛區火車站南站廣場、信義區孝忠里民活動中心前廣場、中正區舊公車修理廠、中山區通化里民活動中心前廣場、安樂區外寮防災廣場、暖暖區碇祥里風雨球場、七堵區衛生所前廣場。 全市8處篩檢站的服務時間是從上午8:30到11:30、下午13:30到16:30,提醒前往篩檢民眾請全程佩戴口罩,並請攜帶健保卡,排隊時保持社交距離。 至於設在國立海洋大學的前進篩檢站,已篩檢2668人,市府也決定讓海大篩檢站持續運作。
圖片
過去世界沒有中國傳出疫情時,我們台灣醫護人力本來就吃緊,現在還要挪出人力來配合篩檢,覺得若體恤醫護的辛苦,無法時間內來的人,可以請幾個小時的假來維護自己的健康應該是可以吧?
4915663341802517
時間:2022-03-31 17:48
【 #類普篩 基隆願做示範,為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昨(30)日陳時中部長提出「#類普篩基隆模式」的想法,我想,大家對於陳部長說「#類普篩」的理解都不太一樣,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狀況與去年五月的狀況不同,篩檢的目的也不太一樣,若要執行要先做好社會溝通說明,應該以「#自願性參與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 更多」,但還有許多細節與執行配套必須要考量,還需要一點時間研議清楚,基隆市會全力協助配合,希望可以做個示範,對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現在與去年五月的狀況不太一樣,因為去年大家都還沒有打疫苗,且重症案多。但現在疫苗普遍都打了兩劑,像基隆的第三劑接種率已達54%,而確診個案則幾乎都是無症狀或是輕症,無一重症。未來國家的防疫政策如果是要朝向國際接軌,逐步走向開放,那一定要有新的思維與做法才行!不然,一直做PCR成本也很高,如果一確診就要隔離,那怎麼跟國際接軌呢?!就如同陳部長昨天提到的,要「用快篩取代PCR,用檢測取代隔離」,或許就是一個可以思考努力的方向。 這件事情要推動,應該是「#非強制性」,要讓民眾有自願參與意願,這個跟我們確診匡列要強制做PCR檢測不同。我認為,執行面上並不是也絕對不可能把基隆市37萬市民全部篩一遍,而是如何努力達到一個比例。初步方向上應該是以「自願性參與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但還有許多細節與執行配套必須要考量,包括篩檢的範圍、對象、次序、如何回報結果、偽陽性、PCR確認機制、後送機制......等等配套。 此外,我想,未來真的推動還有三個很重要的重點,必須要事先準備好:一、#要先做好社會溝通,二、#先做好民眾宣導,三、#先做好執行人員的訓練。 陳部長昨天提出「類普篩」的想法,有些人就馬上質疑為什麼去年不「普篩」,現在弄個「類普篩」。但我要幫陳時中部長講句公道話,兩年多來的防疫,台灣做得好,#防疫團隊真的很辛苦!而且,去年跟今天比,更是此一時彼一時,情境已經完全大不相同!況且,去年在講「普篩」,是要學中國大陸一樣把一定範圍內的民眾全部抓起來做篩檢!但台灣是民主國家,又不是中國大陸,怎麼可能這樣做! 中央有這個想法,我們會 #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一起密切討論,我們會從地方政府執行面的角度出發,提供相關的意見跟問題進行全面性討論,希望能找出一個可執行的方向出來,可以做個示範,為後疫情時代盡一分力。 #齊心抗疫
#基隆加油
#台灣加油
圖片
我只有一個看法
就是配合中央,不要再造成醫護人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