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1-10

文章 留言
4292945294076432
時間:2021-10-04 14:25
交通安全月,用愛守護你我用路安全 聯合國為了加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7年起,首次推動「#全球道路安全週」活動,期許民眾關注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為了提醒民眾及年輕學生加強重視交通安全,以往每年9月第三週訂為交通安全週,今年交通部希望透過延長活動期,吸引更多民眾注重交通安全,首次將交安週擴大為「#交通安全月」🎉,讓我們一起為彼此的用路安全守護加油💪 #交通部 #交通安全 #你我守護🚶‍♀️🚶🚶‍♂️👩‍🦯🧑‍🦯👨‍🦯
交通部🚗🚕🚙🛵🏍🚲
圖片
廢警
6506703206067647
時間:2021-10-26 18:00
日前,金鼎獎作家 #陳柔縉 在新北市淡水區騎單車時遭到機車追撞,於三天後不幸身亡。根據統計,台灣2020年有高達 3000 人死於交通事故、50萬人在道路上受傷。而今年截至7月,已經有1709人不幸喪生於交通事故、26.5萬人因交通事故受傷。
 … 更多
交通傷亡案量之多,不單是用路人的用路觀念與責任,更凸顯出道路安全設計的重要性。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26)日召開「人間修羅場,路上冤魂無人問;道路如戰場,交通暴力幾時休」記者會,呼籲政府積極改善交通制度、建設及執法,杜絕系統性交通暴力,還給用路人安全使用道路的基本權利。
 
台灣的交通傷亡數量,近三年奪走將近萬名國人寶貴性命,已成為令人痛心的世界紀錄。然而,儘管傷亡驚人,交通部卻從來沒有將交通傷亡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對於道路設計不良也長期漠視、怠惰不作為,導致交通事故不斷上演。
 
以作家陳柔縉發生意外的地點為例,事故現場本身是車流複雜、易生事故的路段,且當時是尖峰時段,短時間內頻繁的車流交織,容易造成事故增加的機率;此外,將機慢車劃設在同一車道,容易造成機車與自行車間因速差過大,而導致意外發生。
 
類似的易肇事路段與道路設計不良案例全台到處都有,但政府卻從未系統性的盤點這些路段。而時代力量地方議員處理服務案件時,也發現許多縣市交通道路設計不良的問題,進而針對這些路段進行會勘,並提出相應改善方案。 道路安全設計若只透過民代個案式的會勘加以修正,實在緩不濟急。時代力量認為,中央政府應該主動全面盤點、改善不良的道路設計。
  
針對政府長期失能造成的系統性交通暴力,時代力量提出三點訴求: #要求政府全面體檢全國易肇事路段的道路設計… 更多
圖片
交通安全簡單來說,就是要把 3E 做好:
.教育(Education)→駕訓考照
.工程(Engineering)→道路規劃
… 更多 .執法(Enforcement)→違規取締
缺一不可。

但是台灣的交通 3E 基本上全部失敗。
台灣政府將駕照做為一種便民的「權利」,
而不是一個有資格安全上路的「審核證明」,
所以考試一點都不嚴謹,
極少有人不合格,
但你卻隨時隨地可以在台灣的道路上
看到有駕照的駕駛人違規用路的行為。

而台灣的道路規劃,
存在一堆沒有意義或是邏輯矛盾的設計,
這使得駕駛人沒辦法在使用道路的同時,
學習如何正確用路。
再加上台灣的警察幾乎對駕駛違規視而不見,
駕駛人錯誤用路卻都沒有被糾正,
結果就是繼續錯下去,
積非成是,
「隨便用路」就逐漸變成了一種「特權」。

演變至今,
台灣的交通秩序形成一種「鈑金至上」的風氣。
台灣駕駛人普遍駕駛的車輛體積越大,
就越不守規矩、越不會去尊重其他用路人,
砂石、水泥等大車會去逼迫小客車讓道、
汽車會去逼迫機車讓道、
車會去逼迫行人讓道,
沒什麼駕駛人真的有「路權」的觀念,
沒什麼駕駛人會遵守「行人優先」的規定,
沒什麼駕駛人有「把車停好」的責任感,
違規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所以台灣的交通事故
多半是人為故意造成的隨機禍害事件。

會讓日本的計程車司機感到自豪的事,
是將客人安全的送到目的地,
會讓台灣的計程車司機感到驕傲的事,
卻是以最短的時間將客人送到目的地,
過程當然是不擇手段。

不重視交通安全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風氣」,
因為最底層的受害族群「行人」很少,
再上層的不論是機車還是汽車駕駛人,
為了捍衛隨便用路的「特權」,
會去選擇犧牲別人的生命安全,
並且大家都不相信事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