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512889213511962
時間:2022-02-16 12:01
上週,我發了先前質詢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性別歧視問題的文章之後,當中的「外公外婆」,引起了非常大的討論。
 
有人說,我們太無聊、不做正事;
有人說,我們太過分了竟然把外公外婆變不見了;
有人說,要叫外公外婆才好分辨爸爸的父母還是媽媽的父母;
還有人說,難道外婆的澎湖灣也要改名嗎?
 
但最莫名的是,當中甚至不乏一些惡意攻擊言論,讓我和夥伴們看了都相當傻眼。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 更多
 
這次的調整,是教育部在網路辭典中,將原本的釋義「加註」,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祖父母也加註解釋不只是「父親的父母親」,同時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
 
也就是說,大家習慣的稱謂並不會改變,這次的調整加註不代表未來就不能使用這些詞彙,更不是未來都不能叫外公外婆了。
 
其實,辭典本就不只有保存語言的意義,如何去解釋詞彙,也往往象徵著當時社會所反射的價值觀。尤其教育部這次修訂的​​《國語辭典簡編本》,主要是提供給中小學的教學現場使用,更肩負了傳遞理念給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透過辭典的編修,讓性平意識也能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絕對是有必要的。
 
為何外公外婆會和性別平等有關,甚至涉及歧視?
這裡我直接分享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的解釋:
 
「內外之分」是傳統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根本原因,至今,我們還是可以從許多現象中觀察到內外之分,例如:
 
► 現代人對於兒子、女兒結婚,仍然有兒子是把媳婦「娶進來」,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嫁娶觀念,因此鞏固了內和外的界線。
 
►… 更多
圖片
@{Jerry Lin} 懶得跟明顯假帳號又沒邏輯硬要找碴的人多講^_^
Jerry Lin 不多講是因為本文是討論外公外婆啊,你們自己要扯外子內人來解釋?
應該也有不少丈夫不喜歡被叫外子喔,你可以去問問^_^
男主外女主內也是性別歧視,這樣你滿意了嗎?
@{Jerry Lin} 當然也是歧視啊,我又沒說不是?
單純本文不是討論這點,所以不多講,你是在激動什麼?
@{David Tsai} 這樣說好了
如果以後你女兒的小孩叫你外公,你感覺得如何?
你應該會教育要叫「阿公」吧?可是如果你覺得沒差的話,為什麼會要求叫阿公呢?
不是覺得外公跟阿公沒差嗎?只是稱呼而已?
@{David Tsai} 丈夫叫外子是因為古代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那媽媽的父母叫「外」是因為?
你確定仍在使用外公外婆的人沒有內外之分?你有問過被叫外公外婆的本人感受嗎?
David Tsai 無感是因為你從來不思考為什麼媽媽的父母要叫「外」?
@{Faustin Cheng} 因為外子內人是古代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的延伸,跟外公外婆的歧視是兩回事
@{王藝瑾} 因為你從不思考媽媽的父母為什麼叫「外」,所以才「沒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