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2

文章 留言
3157951994419154
時間:2022-02-18 17:14
「荷蘭病」一詞是指在60年代荷蘭發現天然氣能源,出口大增賺進外匯,卻使得其他製造業衰退的現象。去年彭博社就指出台灣和南韓有初期荷蘭病現象,惟國內專家學者包括央行在內都否認,然而數字會說話,電子資通訊產業出口大幅成長,占比也高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去年半導體產業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高達37%,今年晶圓代工市場年增率會達到20%。… 更多 高科技產業成為台灣經濟的命脈,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去年水荒的時候,媒體高度關注竹科高科技產業的用水問題,很多的探討都集中在如何解決高科技業的水荒,在民生用水都開始限縮卻仍優先提供半導體產業的用水,就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另外,隨著晶片的需求日增,晶圓代工市佔率超過全球的60%,半導體產業過度向晶圓代工傾斜也是不可否認的現象。不斷的磁吸一流人才,日前的台積電高薪招收政治學的博士引發熱議。不斷的擴廠,用電量大增,電子製造業的用電量已經占全台產業用電的3成以上。台灣缺電的危機,很多人只想到護國神山的產業怎麼辦。 台灣中小企業的占比超過九成,很多傳統產業在看似一片出口榮景中,因為台幣不斷的升值,原物料上漲,加上運費提升,人事成本大幅增加,結果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吃掉。學者建言要避免走上荷蘭病就是讓各產業跟著發展的產業提高價值,政府要幫助傳統產業提升其附加價值的口號已經喊了幾十年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成效,但不管如何,政府應提出有效做法來避免扶持特定產業而忽略其他產業發展。
圖片
政府這些年來吃老夲.台灣人都只看近利,半導體吸走大多數人才之後就怕只有幾年好光景,接下來就是苦果了
3158610991019921
時間:2022-02-19 14:43
用「餓鬼假小吏」來形容陳時中想要參選的心情很貼切,明明想參選卻又言語閃爍,扭捏作態,瞎掰説要等到看到亮光,大家安心、安全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卻是由他個人主觀的認定和詮釋,這樣的說辭很可笑。是個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要參選就大方承認,以行動證明,立刻辭掉疫情指揮官的職務。否則陳時中心裡盤算著選舉,又佔著指揮中心的位子,每天開記者會,大量曝光掌握話語權,對同黨和他黨的擬參選人都是不公平的。… 更多 防疫的過程當中,陳時中犯了很多嚴重的錯誤,他在執政黨顢頇的庇護之下多次違背憲法,不讓在野黨監督,太多黑箱作業的事情,不肯擔當政治責任為疫情破口的決策錯誤負責。歡迎陳時中快參選,謙卑地面對民意檢驗,而不是驕傲的以防疫指揮官的身分敷衍塞責,逃避監督和檢驗。 陳時中擔任衞福部長和防疫指揮官並不是因為他的專業勝出,是因為他的意識形態契合民進黨,台灣的人才濟濟,比他專業優秀的醫界人士不下千百人,想參選就快快請辭,讓真正專業的人士可以勝任。
圖片
最不負責的衛福部長。佔用公衆資源汗顏…
10166047257305128
時間:2022-02-20 12:44
蛋荒是人禍,誰該負責? 過年期間跑了五家傳統市場及超市都買不到蛋,近日看到市場的蛋價漲了快五成。各種早餐,便當店也因為缺蛋或蛋價上漲而漲了五元到十元。我們智庫調查了一下大家最常吃的早餐,麥當勞及便當等,平均漲了18%。這麼嚴重的通貨膨脹已經不是主計總處所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84所能顯示的。 這兩天在各地與專家,農會及農民座談。大家都明白指出這是標準的「人禍」,是政府的無能所造成的。… 更多 從監測、進口、凍漲到降稅,一路錯!不是錯過時機,就是用錯方法,部會間更沒有協調。尤其是「蛋價凍漲」更是提油救火,造成農民紛紛棄養。農民朋友說,這些官員是造成今天缺蛋的主要禍首! 缺蛋造成物價上漲,受害的是全民。蔡英文總統難道不應該站出來,要這些造成民生痛苦的禍首負責?
圖片
農委會作為主管機關,居然事先沒有預防措施,難以想像這是一個國家機關會有的荒唐施政汗顏…
5008742829208050
時間:2022-02-20 14:03
早上到現在行程告一段落,天氣真的太冷了,午餐決定吃個小火鍋。
圖片
https://media2.giphy.com/media/XDchDU77dNigejOCBl/giphy.gif?cid=120c0147e01rbe4ws1am47w84t98dlvq9uqr6xwefrq3vkjv&rid=giphy.gif
3160904310790589
時間:2022-02-22 21:01
日本核災食品進口昨天公告解禁,輿論批評預告期只有10天,事實上如果預告期更長又將如何呢?一黨專制獨大的時空,政府一旦決定的事情,所有後續的一切技術性的問題都是跑程序而已。政府掌控決策權和話語權,例如萊劑明明是有毒之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蔡政府的政務官口中可以將萊劑美化成一個簡單的添加物,飼料需要添加物,就像人吃保健食品一樣。政府就是要進口,不然你能怎樣。… 更多 政府講了幾十次要根據國際標準和科學證據進口萊豬,很多的官員和公家機關都公開表示不吃萊豬,蔡英文說要給人民多一個吃萊豬的選擇,萊豬就這樣橫柴入灶進來了。地方政府要依地方自治法訂出更嚴格的食安標準為人民健康把關,卻被中央政府宣告無效,只好申請釋憲。今天萊豬釋憲開庭辯論,這是一個荒謬的事情,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於捍衛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權,為何有天南地北的見解差異? 蔡政府上台之後,對於法治最大的戕害就是不依法行政,對於法令的解釋往往會因為意識型態的考量而曲解法令。大法官要釋憲,15位大法官當中,蔡英文提名的有11位。大法官的提名應當超越黨派,然而蔡英文毫不避諱的提名與民進黨意識形態相符的大法官,現在蔡政府的萊豬案要釋憲,萊豬釋憲結果將會影響核食進口的問題。 我們能期待大法官會秉持專業良知做出獨立公正的釋憲嗎?現在台灣幾乎沒有獨立行使職權的機關,都是在為政黨效力,期待大法官釋憲的結果來捍衛人民食安的機會真的很渺茫,不過是走程序的一部份吧。
圖片
台灣司法己死。
5022222977860035
時間:2022-02-24 21:16
今天我和陳玉珍委員正式進行黨團書記長的交接,這是責任的開始,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這個會期黨團著重民生議題,包括解決低薪、居住正義、校園食安、減碳抗暖化、社會安全網、落實公民權、嚴禁新興菸品、立法挺原民、民眾權益保障、財劃法、減碳、防弊、國防等共37個優先法案。 明天立法院就要正式開議,這個會期是非常重要的法案會期,大家團結一致繼續努力打拼!
圖片
https://media1.tenor.co/images/239a102840e57a65543cf5c7b3accd5f/tenor.gif?itemid=12229645
3162989730582047
時間:2022-02-25 15:52
如果馮世寬認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思維是無知,那麼「今日烏克蘭不會是明日台灣」才是先見之明嗎?CNN記者示警中共可以運用類似手法入侵台灣,就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樣,川普也從烏克蘭戰事預測中國會對台灣動手。難道這些都是無知的言論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海問題成為推特上的熱搜,澳洲的幾個媒體輿論都在關注中國大陸會不會複製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模式套用在台灣,只有台灣淡定! 烏克蘭總統想要加入北約組織,他問歐洲27位領導人,沒有一個支持,沒有人願意捲入紛爭。烏克蘭總統打很多電話尋求幫助,他感謝國際社會給他的支持,只是所謂的支持就是經濟外交方面制裁俄羅斯,但是軍事上烏克蘭是孤軍奮戰,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派子弟兵替別的國家打仗。美國一向是擔任世界警察的角色,拜登很明快的表示美國不會派兵去烏克蘭作戰,但是已經祭出很多制裁措施,烏克蘭總統說這些制裁並沒有辦法嚇阻俄羅斯,這樣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將台灣與烏克蘭的類比,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地方,邱國正說自己的國家要靠自己來防衛,沒錯。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政府最大的責任是要保護人民的身家安全,不要戰爭要和平,不要讓台灣變成烏克蘭是人民最卑微的願望。
最重要的是,美國兩度說嚴厲制裁俄國經濟,唯一原則是不會出兵烏克蘭,臺灣人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