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196180985344757 時間:2020-10-16 11:53 #專家會議也黑箱 #盡速公布專家會議影音記錄 #十項問題盡速回復… 更多 我擔任律師三十多年,也在大學與研究所教書,學術界基本要求很簡單,就是一切具名,為你的專業與言論、判斷負責,沒有任何例外。那為什麼決定萊豬安全這麼重要的衛福部食品營養及安全諮議會,就是不願公布那些專家在會裡做了那些判斷,就是不願具名?衛福部到底在怕甚麼?怕揭露大部分專家其實反對政府決策的事實?還是怕不夠專業的見解禁不起公開檢驗?食安問題不是國安機密,憑甚麼不公布姓名? 試問,有哪個專家會對自己言論不負責?為何要去識別化?如此一來,民眾如何知道參與諮議會的是不是專家?怎麼取得專業判斷?民眾有知的權利,民主時代,民眾才是政府的主人,民進黨這樣子黑箱作業,有把人民放在眼裡嗎? 我們反對黑箱!我們要求衛福部盡速公布當天諮議會的全程影音,並揭露發言者姓名,一切公開透明!我也要請衛福部長陳時中答覆一再規避的以下十大問題: 1. 是否多數與會專家持反對意見,擔憂一旦貿然開放可能會刺激胎兒或嬰兒成長,恐「禍延子孫」? 2. 是否多數與會專家要求降低肝、腎的殘留容許量? 3. 訂定萊克多巴胺在豬之肌肉、脂(含皮)及其他可供食用部位為0.01ppm有共識嗎?如果沒有、是誰決定的? 4. 是否當天會議在未有明確結論及共識下,却自行作出決議並對外公布標準? 5. 食藥署是否以9萬9990元金額限制性招標,委託專家進行萊豬風險評估?是不是為了規避10萬元公開招標規定? 6. 是否專家從收到資料到開會只有短短7天時間? 7. 與會食安專家姓名全都遮住、去識別化?有何目的?法律依據何在? 8. 學者專家專業背景為何?是否只是找他人背書? 9. 是否有與會專家拒絕對會議主席裁示決議內容背書? 10. 是否有與會人員不願在會議紀錄簽字? 對自己的專業負責,對真理負責,是科學研究的唯一態度,所以從參加研討會,到發表期刊、論文,具名是最基本的要求。學者也要為自己的專業負責,為什麼食安會議也搞黑箱作業? 有已知的安全疑慮問題,就不該擺上餐桌,這是食品安全的ABC。現在任何國家公部門的決策,未來即使引發國賠爭議,也都是全民買單、付代價。為政者焉可不慎! 影片
![]() |
有這種老闆就有這種官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