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3

文章 留言
1478143349250395
時間:2022-03-07 11:46
擔任交通委員會召委!承擔責任、全力以赴! 本會期很榮幸擔任交通委員會召委,秉持理性監督、專業問政,在中央持續為交通建設來打拚;新的會期與國民黨團陳雪生委員、許淑華委員、傅崑萁委員、魯明哲委員共同努力在交通委員會,團結一心,誓不負國人期待。… 更多 許多鄉親關心的建設如淡北聯外道路、淡江大橋、105市道、林口交流道、五股交流道、台北港建設、北海岸觀光發展、八里輕軌、五泰輕軌、桃捷A5a站等地方需要的交通建設,在中央積極來爭取、推動,而道路安全、大眾運輸安全、台鐵公司化、觀光旅遊餐飲住宿等解禁復甦、NCC監管等中央事務更用心把關!我常說交通的事是共同的事,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標!新的會期,我們蓄勢待發。 身為中央民代唯有更專業、只有更用心,發揮最強的戰力為國人把關!認真做、用心拚,凝聚一心,落實制衡監督,為國人的權益發聲!
圖片
請問委員,為什麼一千四百萬輛機車的通行需求沒有列在您的「關心的建設」?
7001758986525799
時間:2022-03-11 20:10
TACO編:你們也覺得紅線劃太多了嗎
找不到車位嗎?停車大聲公告訴你附近哪裡有停車場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alfred.parkinglot
台北停車場最多了,哪裡找不到地方停車...
真的不想找,可以騎機車(雙北以外才比較好找)或騎腳踏車呀,違停對騎車的人來說很危險

家離車站五百公尺的人:走路去車站
違停:一百公尺好遠,不想走
@{黃泰期|693904167}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alfred.parkinglot
它可以方便你找到停車場
529080968559453
時間:2022-03-14 12:03
保護學生個資安全,制服繡名字應全面淘汰!
 
最近有一名台北市成功高中的學生在搭捷運時,因為制服上繡著姓名,被陌生人「肉搜」,讓他的社群帳號被找出來,還被加好友。之後,他跟同學聊到這個經驗,發現不只一位同學曾因為制服上的姓名而個資外洩。
 … 更多
同學們的驚恐,其實不難理解,在人人離不開社群網路的現在,只要掌握一個人的姓名,就能夠連帶找到許多個人資訊。在這次個資外洩的事件中,同學遇到的是被陌生人加好友,然而也有一些人遇到的,是個資被有心人士利用,進行詐騙或勒索。
 
之後,這位同學在校內自主發起提案,希望不要在制服上繡姓名,最終卻在校務會議中以 29:71 票遭到否決。
 
對這樣的結果我感到相當納悶。我能理解學生們的擔心,因此,我也支持不要在制服上繡姓名!
 
在我高中時,學校規定男生要繡姓名、女生只要繡學號,而且就我所知,一直以來不論是女校或男女合校,生理女性往往都因為「安全」的理由而不需要繡姓名。
 
但我很疑惑的是,難道男生就不會有安全的問題嗎?
 
事實上,國教署在 2014 年就曾表示,「校園內不得有性別不平等的現象,例如『僅規定男學生繡名字』,若經查證有發生性別不平等事項屬實,將予以扣減補助或減班等懲處。」然而,由於成功高中是純男校,因此便無法適用相關規範。
 
為此,我也詢問國教署,為了保護學生隱私,避免影響人身安全,應該通盤檢討是否全國統一規範,要求校方不得強迫學生繡姓名。然而,國教署給我的回應卻跟 2014 年的公告沒有差異,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上週在教文委員會質詢時,我當面詢問教育部長與國教署長的看法。得到的回應是,「全國學校數量多,有些有繡姓名、有些沒繡,要再花兩、三個月整體盤點」。
 
在資訊時代,個人資料外洩的影響與後,往往更難掌控。像繡姓名這樣傳統的制度,演變到如今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其實已不必要,更可能會對個人隱私造成明確的侵害。
 
過去制服上繡姓名是為了辨識學生,不過,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也曾發文指出,北市師大附中與宜蘭高中分別在 2018 年與 2019 年都取消了繡姓名的規定,事後師長也表示,在教學或辨識學生上,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在這邊我也想問問大家,你支持廢除制服上繡姓名這個傳統習慣嗎?為什麼呢?
圖片
支持!學號和名字都沒有必要
3163872997186404
時間:2022-03-29 16:55
台鐵的安全改革列車,何時才能到站?
 
去年4月2日,一場本可避免的事故悲劇,帶走了49條人命。
   
事隔將近一年,臺鐵局改了什麼?
 
台鐵說:「針對工地安全管理加重廠商之罰則,尚在彙整相關單位意見進行研議及調整中」。
 
事故發生後2021年4月至今年3月為止,台鐵局受勞動部職安署稽查後做出處分的21件案件中,仍有高達16項事由屬於違反職安法「原事業單位應巡視工作場所、應對工作進行聯繫與調整的必要措施」。
… 更多  
一年過去了,安全改革列車,仍在誤點中。
   
然而,最近臺鐵的改革焦點,卻一直聚焦在「公司化」,好像只要行政機關改為國營事業,所有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但是公司化就能帶來安全嗎?
 
我要強調,現有臺鐵組織模式、文化、財務結構等改革措施,不需等到公司化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
 
同時,我也要提醒台鐵,改革不能是紙上作業,虛晃一招,而沒有落實。
 
以普悠瑪事故為例,事故發生後其實已列管「軌道沿線施工路段」,體檢小組也要求台鐵加強施工相關安全措施、依照 SOP 施工。
 
台鐵也表示已經規定 SOP ,並在在太魯閣號事件發生前一年解除列管。
 
然而實際上 SOP 並沒有落實。… 更多
圖片
貴辦公室的小編太神了吧,這圖好厲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