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0-12

文章 留言
3031547270280566
時間:2020-12-06 19:17
這幾天,社宅是被熱烈討論的話題。我發現很多爭點,都存在著認知差異。
   
有人說:政府蓋社宅不應該期望回收成本,也不能設定自償率。但理想在現實層面,卻有實踐上的困難。
   
透過這一集的《今晚,我想來點真心話》、我想跟大家聊聊:「為什麼社宅應該設定自償率?」
   
臺北市社會住宅興建經費是由「北市住宅基金」挹注,必須以 #長期收支平衡為財務規劃考量、 要 #自負盈虧,所以當然不能不考量財務自償性。
   … 更多
又因為這筆基金是以 #融資方式 籌措,必須負擔龐大利息;於是106年起,我們就開始盤點興建中、及預計興建的36處社宅基地,還委託了專業財務機構來評估興建營運計畫的自償性。臺北市每個基地的評估結果都會因為 #各基地開發條件、 #經營管理成本、 #修繕成本呈現極大的差異。
   
臺北社宅的自償率,設定在55年後要回收興建成本, 「 #為什麼是55年呢?」 因為設定房子可用55年,另外還有修繕的支出。
   
政府蓋社宅是為了照顧弱勢,但實現 #居住正義,也不能變成無底洞、債留子孫。所以在臺北,負責興建的都發局有一本帳,細算各社宅的成本。社會局則有另一本帳,負責弱勢市民的租金補貼。 兩本帳拆開,讓各部門的責任更清楚,確保政府長期收支清楚且平衡,也確保未來可繼續蓋更多、更好的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在臺灣還是一個很新的議題,很多政策都在修正中進行。市民的意見,我們都傾聽。儘管最近批評大過鼓勵,但我相信隨著這段時間高熱度的討論,臺灣的社宅會有更清楚的目標與輪廓。我也相信,我們正在朝著居住正義的理想,繼續往前走。
可以考慮鼓勵多屋而空著的屋主將空屋釋出租給需要的人,在政策上可採取租金免稅或少稅,再加上協助整修符合安全標準,例如加裝住… 更多警器、瓦斯熱水器強制排氣、鐵窗等等。台北市已經是「屋增人減」的趨勢,沒有必要再以公帑建房作社會住宅。此外,中央政府應重新思考農業政策,現在保有的休耕農地太多了!如果盤點接近六都的市郊農地,重劃釋出作工商及居住用地,定能壓制房價。

我們保有這麼多的農地,是廿世紀前半葉的鎖國思維做祟!萬一發生戰爭,決定勝負的關鍵不在於糧食短缺;平時糧食供應,應廣向海外採購。大家可知全球有多少國家地區種植香蕉這種作物?超過一百個!你我從未在台灣吃過巴拉圭和菲律賓蕉吧?為何我們汽車可以開Toyota、手機用iPhone、電視看SONY,而非得吃南投蕉、屏東蕉呢?台灣稀少的土地,用來種植低附加價值的農作物,在廿一世紀的今天,不應檢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