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林淑芬。 108,170 個讚 · 3,934 人正在談論這個。政治人物
- 貼文
-
每年的秋冬都是台灣空氣最差的時候,
改善空氣品質除了依空污法進行例行管制及總量管制之外,
空污法第14條更授權環保署會同有關機關訂定「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
以採取緊急防制措施。 然而該辦法自89年修正後即未檢討,
除了未納入PM2.5,更有啟動門檻過高的問題,
且其防制措施是否有效減緩空污惡化情形仍是未知。 以沙塵暴為例,本土的禁限制如無法有效改善惡化情形,徒增國人困擾,… 更多
希望環保署近期即將預告的辦法能確實檢討這些缺失。 PM2.5可以區分為原生型及衍生型,
前者在各地的佔比約為30%~52%,
後者由其化學前驅物在大氣中進行化學反應後形成氣膠,
在國內最主要的種類是硫酸鹽、硝酸鹽、有機碳、銨鹽,
其在各地佔比大致上從基隆市的8%遞增到屏東縣的34%。
其餘為境外污染所貢獻。 如果以排放端來看,國內的原生型PM2.5主要是來自移動污染源,
佔比大致上從北部空品區的50%遞減至高屏空品區的36%,
製造業最高佔28%(高屏)。 衍生型PM2.5的前驅污染源主要是硫氧化物SOx及氮氧化學NOx,
前者主要是來自製造業及電力業,共佔約9成,
後者在北部空品區主要是來自移動污染源,佔約6成,
其佔比大致上遞減至高屏空品區的3成,
製造業最高佔29%(高屏),
電力業最高佔29%(中部)。 然而排放量與實際監測結果(空氣品質)並非線性關係,
仍受到地形、氣象因素、化學特性、排放源高度…等影響,
國內學者分析PM2.5的成份後發現,
硫酸鹽的質量濃度在各季中都是最高,
而在高PM2.5濃度發生時,
硝酸鹽的質量濃度則有增加的現象。 環保署應該掌握相關科學事證,才能對證下藥,有效達到治標效果。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