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台北市。 214,576 個讚 · 18,040 人正在談論這個。立法院第十屆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
貼文
今天是「大分事件」100週年。
表面上,戰爭的導火缐是收繳槍枝。
事實上,目的就是消滅原住民族主權。而這目的符合荷、西、鄭成功、清朝、日本、中華民國延續性消滅台灣原住民族的一貫目的。
分享 葉柏強
今天,是大分事件一百周年整。 … 更多 在一百年前,大正四年(1915)五月初,璞石閣支廳長松尾溫爾率員巡視位於拉庫拉庫溪南岸的喀西帕南駐在所,當地的布農族人以酒會歡迎支廳長,席間族人唱歌致意,由於歌詞中有「檻中的鹿隻宰殺容易,但是須待好時機」等語,讓這場酒會的情勢變得十分微妙。就在五月二日,喀西帕南駐在所才向當地部落追繳了15把槍枝,這等於將族人原本打獵護身的重要維生利器白白送到日本人手中,一旦失去槍枝,生活便會立刻陷入困境,因此當地族人十分憤怒,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之下對著璞石閣支廳廳長松尾溫爾唱出如此的歌曲,很難不讓人聯想有著言外之音。 大正三年(1914)五月底,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帶領軍隊討伐太魯閣,是為太魯閣戰爭,由於原住民手中的獵槍在平時是打獵的工具,但也是抵抗日本人的武器,所以在太魯閣戰爭的同時,佐久間左馬太也接著推行「南蕃槍枝收繳行動」,企圖將臺灣原住民手中槍枝彈藥全部收繳,以利山區統治。七月一日,日本警察就召集了從奧蕃到璞石閣(從內山到近山地區)各社的頭目以及有力者,希望各社能繳交所有的槍枝,結果是到同年十月,收到了980把槍,但仍有原住民不願意就此交出維生的利器,對他們來說,這些槍枝是父祖所遺留下的財產,是維生狩獵的利器,絕對不容許讓外人奪走。也因此「南蕃槍枝收繳行動」在東臺灣,掀起了一連串的抵抗活動。 … 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