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賴清德, 台北市。 772,973 個讚 · 22,928 人正在談論這個。 2020年5月20日宣誓就任第15任副總統
- 貼文
-
今年初於台南首站起跑的「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今日正式來到中國上海中華藝術宮,進行第三站盛大開展。清德偕同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重光以及上海市翁鐵慧副市長、中國上海中華藝術宮李磊副館長在現場眾多貴賓的見證下,為大展隆重揭開序幕。… 更多 中華藝術宮為上海美術館新址,展場即位於中華藝術宮33米層第11、11-1、12及13展廳,感謝各界的居間協助,讓這次展覽順利舉辦。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不僅是因為這次大展,呈現了陳澄波這位東亞的文化先鋒他一生不凡的藝術成就;也記錄了台南市與上海市這兩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第一次的文化交流。 出身古台南州的陳澄波先生,曾在上海從事美術教育5年。熱愛創作的他,在這座彙集了各類藝術氛圍的城市裡,吸取了各方的養分,使得那段歲月中的創作,成為他展現作品風格的關鍵時期;他更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繪畫技巧和美術教育,提升中國藝術的現代化。而就在80年前的今天(1934.6.6),陳澄波因為戰爭被迫告別上海。彷彿是冥冥中的安排,80年後,他的子孫帶著他的作品重返上海,可說意義非凡。 陳澄波先生之所以對臺灣、甚至是東亞美術界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在於他的畫作當中,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刻觀察和省思,也體現了近代社會豐富多元的文化色彩。清德相信,這也正因為他所來自的台南州,就是一座多元文化相容並蓄的城市。 台南是臺灣第一個城市,也是文化首都;荷蘭、鄭氏王朝、清廷、日本乃至國民政府等不同時期的文明,都曾經以台南作為主要的舞臺。台南的文明遺跡包括臺灣最早的文字「新港文書」;1970年在台南左鎮出土的一塊人類頭蓋骨化石,更證明了臺灣在兩、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人類的文明。就是這樣的歷史基底與文化薈萃,形塑了台南、乃至於全臺灣人民擁抱多元文化的民族性格。 我們由衷地相信,文化沒有國界,而文化的力量更能夠超越政治;陳澄波先生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證明。陳澄波先生由於熱心公眾事務,導致他在52歲時,不幸於二二八事件中受難。這確實是一個歷史的悲劇,但是也讓我們後人認識到,威權的政府可以輕易奪去他的生命,卻抹煞不了他永恆的藝術能量,更阻止不了後人對他人格價值的追思。 在他過世將近70年後,陳澄波先生的作品被視為文化瑰寶,並在國際巡迴展出,這除了是文化無國界的最佳例證,更說明了再強大的政權,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配角;文化才是歷史真正的主角,也才真的可以流芳百世。 台南與上海這次的策展與研究合作,將使更多世人對這位重要的臺灣近代藝術家其一生畫業的努力,有更深入與系統性的瞭解。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