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邦伯治國無能、威權復辟,已是歷史定位。馬邦伯此歷史定位的打造,竟連帶也「激活」(刺激到活起來)台灣沈寂許久的「社會運動」,抑或時下的潮語說法—「公民運動」。只不過,馬邦伯這廂無能復辟的歷史定位愈是昭然,那廂的公民也就愈加忙碌,甚至產生「公民過勞」或「血汗公民」的無奈現象。 憲政國是 vs. 經貿國是? 事實上,對於馬邦伯的「惡治」及其黨眾的惡搞配合,人民竟然拿他沒皮條的狀況,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早在去年八月便嘗試提出「國是會議」之議,讓執政與在野的政黨、公民團體與各專業可共聚共商,提出根本性的解決之道。詎料,「國是會議」之倡議提出後,除了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史英教授,跟本土社團台灣南社有聲明附議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