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吳思瑤, 台北市。 84,512 個讚 · 2,401 人正在談論這個。思瑤的LINE: @wusuyao (要打@唷)
電話:02-2820-5800
服務處:承德路七段196號
律師現場諮詢 法律服務時段
週一 18:00-20:00
週二至週五 15:00-17:00
- 貼文
-
思瑤人生的1/3都在立法院,我的20、30、40年代中,各有不同的階段工作、生活在立法院。 但這個原本是高中校園應急拼湊成國會殿堂的暫時性空間,卻60年如一日,時間在這裡停格凝結,彷彿平行時空,與社會及全球的劇變完全脫節。 #國會真的該改頭換面了。新國會園區談了30年,一直受制於政治性的干擾,還在紙上談兵! #立法院不只是立法院!
台灣的國會應該是 #國家主體性的象徵、 #專業問政的基地、 #公民教育的場域、 #… 更多人民陳抗的廣場、#文化觀光的景點、 #華人世界的典範。但上述國會應當具備的空間功能,現在的立院沒有一項可以做到。 面對現有園區不敷使用的現實,啟動停滯30年的新園區規劃,透過 #公民參與 凝聚社會共識,是最好的起手式。
感謝 游錫堃院長勇於承擔,組成專業界的諮詢小組,讓「國會園區新願景」的公共討論上路。 上週思瑤參與這場由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主辦的論壇,台灣建築、景觀、空間設計專業界的菁英幾乎全員到齊,也邀請到蕭新煌教授發表民主抗爭歴程對國會的空間意義,顧忠華教授來分享由文化主體性出發如何形塑國會空間內涵,李明璁、曾旭正教授也提供跨領域、實驗性及公民參與式的觀點。 從國會助理、行政院幕僚到擔任立法委員,我也分享了多面向的使用者思維,以及世界各國的借鏡經驗。希望我滿滿的想法能對未來的規劃提供一些些正面的反饋。
#迎向未來、 #迎向社會、 #贏回專業、 #贏回民意。我期待新國會的想像能夠「以軟帶硬」,滿足專業問政實際所需的核心需求,也能兼顧彰顯民主精神及時代意義的外溢效應。 新國會是屬於未來世代的,我很開心有將近10所大學的建築空間學系同學組成工作營,結合課程與實作,將提出新世代的國會設計藍圖。 想偷偷問,思瑤姐姐可以一起參加嗎?
- 留言
-
-
王朝駿
@{Leo Lee|leo.lee.18007} 否則感覺太浪費了!
-
楊峻維
@{張志雄|100023825523199} 他不謙虛,他很假
-
鄧琨翰
@{Xiang Liu|100076939689062} 您是?
-
鄧琨翰
@{Xiang Liu|100076939689062} 怎麼啦
-
Xiang Liu
@{鄧琨翰|100000566825290} 晚上好,我的朋友。 你好吗?
-
楊峻維
@{洪昭華|100007771271061} 他都幫資方
-
洪昭華
委員、加油、為台灣打拼、
讚
-
楊峻維
好強喔?可見多早就在跟建設公司吃飯了
-
吳振煌
-
蔡萬里
-
方永勝
-
陳景宏
阿姨了吧...
-
王欽輝
-
何連貴
-
蔡長永
-
林森森
分享
-
Leo Lee
支持中正紀念堂改做國會運用!
-
謝文欽
委員🥰周日愉快唷
-
張志雄
美麗漂亮的委員 ,你真謙虛 讚
-
鄧琨翰
立委午安
-
王欽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