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內埔鄉。 40,996 個讚 · 334 人正在談論這個 · 316,312 個打卡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所屬園區。位於臺灣屏東縣內埔鄉,是為了保存、展示高雄市及屏東縣的十二個客庄行政區之客家生活風貌所成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
- 貼文
-
#11月份「生態調查筆記」 隨著季節交替,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了立冬(11月7日),南台灣的氣溫像是溜滑梯一樣,頓時下降許多。近年冬季固定飛來六堆園區報到的蒼鷺,早在10月底就已經悄悄出現,開始享用起池塘裡的鮮魚大餐。隨之陸續跟著出現的還有紅尾伯勞(III級保育)、極北柳鶯、磯鷸…等,這些冬候鳥們好似年年都會在六堆園區聚會,使得冬天的園區,依然處於相當熱鬧場景。… 更多 秋收祭剛過,除了田園區的稻作收成之外,每棵苦楝樹上也結實累累,掛著數也數不清的果實,也吸引了許多白頭翁、紅嘴黑鵯、斯氏繡眼(綠繡眼)、樹鵲來爭相啄食,就連原本害羞怕人的小彎嘴,也常常經不起誘惑地自顧自的吃了起來。也難怪俗話會說『鳥為食亡』,還好六堆園區算是蠻友善鳥類的環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園區的黃鸝與翠翼鳩都不太怕人,有時還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 接著來跟大家介紹比較少提及的兩棲類。常見種類有:貢德氏赤蛙(因叫聲像狗也被稱作『狗蛙』)、澤蛙、小雨蛙和黑眶蟾蜍,偶爾也會發現虎皮蛙與入侵種亞洲錦蛙,若在調查期間發現亞洲錦蛙,就會直接進行移除了。在數量上,以小雨蛙最多,其次為貢德氏赤蛙,常在水生植物茂密的水邊有固定的個體棲息,像是行政中心外圍的水渠、客庄水圳區、水域生活圈等。至於澤蛙與黑眶蟾蜍則不太一定,有時一個晚上會遇到好多隻,有時只有一、兩隻,不過這兩種的喜好剛好相反,澤蛙喜歡在靠水邊的區域活動,黑眶蟾蜍則常出現在比較乾燥的草地或路面。能否有機會遇見虎皮蛙,則是全憑運氣了。而入侵種亞洲錦蛙,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以傘架區等人工化環境較常發現,但數量不多,有時只捕獲一、兩隻而已。 隨著園區近年開始推廣露營活動,大家若有機會在園區露營,不妨也藉機在園區進行夜間觀察兩棲類生態,會發現兩棲類也是相當有趣的生物。不過,也要提醒大家,有青蛙的地方,通常也會有蛇出沒,畢竟蛇也是青蛙的天敵之一,若要進行夜間觀察,也請大家務必做好安全防護,最好能穿雨鞋行動,並注意安全,這樣才能留下美好的夜間觀察回憶。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