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 台北市。 750,955 個讚 · 319 人正在談論這個 · 478 個打卡次。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的圖樣由一個笑臉及台灣地圖所組成,台灣地圖代表�
- 貼文
-
【#MIT好人好事】
#台灣電影教父 #李行 日前(8/9)因心臟衰竭在台北病逝,享耆壽91歲。😥 李行的電影風格影響台灣電影產業深遠,縱橫影界逾70年、執導超過50部作品,從台語片、健康寫實、瓊瑤電影都有他的代表作,自許為電影終身義工。… 更多 李行早期受到台劇與傳統文學影響,對於家庭倫理、社會道德的信念忠實反映在作品中,不但將通俗電影結合瓊瑤小說,打造出愛情電影的浪漫特質,在本土創作上,他也是最早將鄉土文學實現在電影的創作者。 他曾分別以電影《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獲第3、10、15屆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共有7部執導作品奪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於第32屆金馬獎獲頒終身成就獎,更於2011年獲頒二等景星勳章殊榮。他也捧紅許多知名演員,像甄珍、柯俊雄、秦漢、秦祥林、葛香亭、歐威等人。他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台灣電影史,見證了影壇的發展。 李行的本名為李子達,1930年生於上海,1948年來台,曾於自立晚報擔任文教影劇記者,並曾參與電影「永不分離」、「罌粟花」等片演出;1958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的《王哥柳哥遊台灣》,不只是他的首部長片,也開啟他的台語片時代,片中主角形象更成為大眾口中的代名詞──稱呼體重過重的人為王哥、瘦小的人為柳哥──其賣座程度可見一斑。 1963年起,李行執導台灣自力拍攝的首部彩色劇情長片《蚵女》、健康寫實電影《養鴨人家》等系列電影;1965年,開始拍攝瓊瑤電影,從《婉君表妹》、《彩雲飛》到《心有千千結》等片都獲佳績,在國內也掀起瓊瑤小說改編風潮,引領國片走向黃金時期。 李行於1986年拍完《唐山過台灣》後便停止創作,轉至幕後,參與籌劃「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89年「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成立後,李行被推選為首屆理事長,隔年再任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率團赴北京參訪,自此開啟兩岸影藝交流。他除了留下超過50部經典電影,他也為推動兩岸電影交流、電影修復及保存不遺餘力。如今金馬獎在華人電影地位卓然,他功不可沒。 「有生之年都會為台灣的電影打拼奮鬥。」李行從事電影創作30年、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及老電影保存又是30年,畢生奉獻於台灣電影,即使晚年拄著拐杖,仍積極參與電影活動。他無私地提拔後進,也讓年輕導演能有伸展機會;他不只是開拓者,更是台灣電影走向世界的關鍵推手,成就了台灣電影的一片天。 謝謝李行導演一生對台灣電影無私的貢獻,其縱橫影界逾70年的身影將會永存。
Rest in peace 🙏 #MIT微笑標章
#金馬獎
#最佳導演
#終身成就獎
#國片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