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內埔鄉。 40,996 個讚 · 334 人正在談論這個 · 316,312 個打卡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所屬園區。位於臺灣屏東縣內埔鄉,是為了保存、展示高雄市及屏東縣的十二個客庄行政區之客家生活風貌所成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
貼文
【環境教育知多少】第五學🌟🌟 環境教育知多少系列文章已經發佈到第五篇了,相信大家對於六堆地區的伯公信仰文化已有了更多的瞭解!🤓另外小編也想知道各位是否有參與過伯公祭祀活動的經驗呢?歡迎留言分享喔~ 🔥本篇主題:六堆地區的伯公形式、功用與構築特色… 更多 客家人尊重土地及保有各方皆有神的觀念,常以當地有的自然物件並加諸地方經驗後的神化信仰。在開墾時設立伯公以保佑開墾者平安順利,有時也是劃分開墾土地界限的地標之一。例如在六堆地區的後堆內埔鄉陽濟院老街所供奉石頭伯公已有百年歷史,等疫情結束後,歡迎大家到六堆行尞。部分村庄會以較年老的樹木作為伯公祭拜,成為庄裡的守護神護佑村民,像是榕樹伯公、茄苳樹伯公等,村民們也常會在樹頭伯公前乘涼、喝茶、聊天,凝聚感情,而其中也有許多關於伯公的傳說故事,常也是村民們聊天時的話題。 於六堆園區的開基伯公屬於化胎式伯公,其外觀特徵長得像墓塚,化胎式伯公的左右兩臂是向外伸展,而墳墓是成一個圓形包覆狀,在開基伯公前亦有一個天公爐,但墳墓不會有,化胎式伯公是六堆地區的特殊構築形式。 之後伯公形式又演變成小祠型伯公(只能容納手進去插香),到後來演變成人可以進入的福德祠、福德壇,或是較大間的宮或廟。 🌈下篇文章將介紹六堆地區的伯公發展起源 #環境教育知多少
#敬請持續關注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