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科技大觀園, 台北市。 70,490 個讚 · 643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 個打卡次。科技大觀園是充滿科學知識的寶庫,我們用有趣、容易懂的方式介紹科普知識和時事!知識就是力量!【科技大觀園】Q博每天幫你補充科學能量!有 IG、YouTube,訂閱追蹤追起來!
貼文
#知識推廣
我們都知道地震會有餘震,但是你知道餘震可能會出現在主震發生的40年後嗎? 究竟科學家是如何定義「餘震」的呢?
就讓 #雲寶 來帶領大家了解餘震究竟是什麼吧! #報地震
分享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你覺得,有可能出現 40 年以後的餘震嗎? 有的,那就是唐山大地震! 1976 年,唐山地區發生了表面波規模 Ms 7.8 的大地震, 44 年後,也就是 2020 年 7 月中旬,發生了一起規模 5.1 的餘震。 也許你會納悶:天哪! 44 年欸!怎麼可能出現這麼久的餘震?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先來釐清一下「#餘震」的定義啦!… 更多 所謂的餘震,其實就是由「主震」誘發的地震。 #怎麼判斷誰是餘震?<br> 當較大的地震(主震)發生後,除了當地本來就會出現的 #背景地震 之外,震源附近地區的地震活動通常會出現 #明顯增加。 關於這些多出來的、 #異於平常的地震,如果它們震源位置、破裂方式等特徵跟主震很類似,或是有緊密關係的話,就會被科學家視為是這個主震的餘震。 #餘震會持續多久?<br> 關於餘震的規模和時間,科學家會透過當地以前的地震數據,來得出屬於當地的經驗公式,在地震統計學上,科學家常用的經驗公式有以下兩個: 1.Omori’s law <br> 2.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 前者包含了餘震數量、主震震後時間、餘震衰減速率;後者則描述了地震累積個數、地震規模的對數關係。… 更多
留言
  • 周軟軟
    我現在約泡了!~40年以後一個人跑來說是我的孩子~非常合理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