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吳思瑤, 台北市。 84,512 個讚 · 2,401 人正在談論這個。思瑤的LINE: @wusuyao (要打@唷) 電話:02-2820-5800 服務處:承德路七段196號 律師現場諮詢 法律服務時段 週一 18:00-20:00 週二至週五 15:00-17:00
貼文
藝術家的社會參與。在日本,紀錄天災;在台灣,聲援人禍!
分享 吳思瑤
<台日同步!藝術,土地再生的偉大力量,人道關懷的積極實踐><br> 東日本311大地震後的災後重建,災區各地驚人的生命力催生了「わわ藝術計畫(WAWA Project)」。這是由NPO--Command N團隊,在東京當代藝術新據點3331 Arts Chiyoda協助下發起的復興支援計畫。… 更多<br> 簡單說,「わわ計畫」是串聯受災「個體」們,提供各項資訊交流及匯聚創造重建力量的社群平台,以藝術方式來紀錄整個重建期間,發生在東北災區的人、物及事件,將絶望轉化為資源,相互鼓舞,也引入各地的支援力量,包括台灣。<br> 當我欣賞完「創造,證明我們活著」展,震懾於日本民族永不屈服的旺盛能量,尤其隸屬於不同領域的災民們,都矢志在恢復昔日光榮之外,更秉持要超越過去、比災前更要卓越的重建信心,戮力前進,重建土地。<br> 不管是釀酒的、製鹽的、漁夫、農民、學生、乃至於僧侶.......,都堅守古法及傳統,並發想新創意,稱職扮演各自角色,讓家園再生。而這些重建的動人故事,透過藝術家的演繹,被紀錄、並傳播。<br> 照片中的刋物,是「わわ雙月刋」,在岩手、宮城、福島縣發行,讓各地災民能夠相互交流,分享重建資訊。讀起來內容實用、風格溫馨。<br> 本期專題,探討災區臨時集合屋可能面臨的建設問題,藉由住民參與,共議解決方案。災民可以提出各項需求,更可以共同實踐對於未來的新生活樣態、新社區家園的不同想像。<br> 當代藝術家們,比以往更走入人群、更關懷社會。日本是,台灣也是。日本藝術團體以藝術紀錄這場世紀「天災浩刧」,在台灣,也有一群可愛溫暖的藝術工作者,挺進文林苑的現場,忠實紀錄這場「政治人禍」,並在王家現場,以藝術創作,來聲援弱勢、控訴濫權。<br> 台日同步,人道關懷無所不在,向藝術家致敬!<br> (東日本大地震復興支援計畫展,展期至4/8,快快把握。北市民生東路一段21號/中山創意基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