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李貴敏, 台北市。 22,149 個讚 · 3,269 人正在談論這個。第8屆、第10屆立法委員、中華民國暨美國加州律師、中華民國仲裁人協會仲裁人、金典法律事務所所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曾任Baker&McKenzie法律事務所國際資深合夥律師
- 貼文
-
#紓困不是擠牙膏 #超前部署在哪裡 #紓困貸款50萬個名額夠嗎?#七成五民眾對紓困補助無感… 更多
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許多店家都面臨生存危機,關店者比比皆是。民眾深受疫情所苦,全民關在家,支出增加,穩定收入被迫減少,甚至零收入、無薪假,急需幫忙。偏偏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祗有50萬名額,卻有近111萬人提出申請,開辦三天就因爆量而暫緩申辦。更別提許許多多不符合條件的非典型就業勞工、自營業者、經濟弱勢者淪為紓困孤兒,明明急需金援度過難關,卻因不符條件而求助無門。也難怪高達七成五的民眾認為紓困補助與貸款並沒有幫助。 紓困不是擠牙膏,需要超前部署,這也是我始終覺得台灣應比照歐美等先進國家發放一萬元現金紓困的原因。病毒不分行業,絕大多數被迫在家防疫或隔離,所以日本、新加坡、香港發放紓困金都不排富。因為紓困救急不是救濟,國際共識無非是認為排富發放過於繁雜,基於便民與擴大補助範圍,廣發現金紓困才是最迅速,對民眾幫助最直接的應急方式,節省行政成本、避免群聚,也最公平。 從國際間一年來的經驗顯示,各種紓困方案各有利弊,但民進黨政府始終不予理會,致銀行因民眾踴躍申請紓困貸款,而導致網路塞車、當機等情。更有民眾反應,各部會雖有各類紓困專案,但多態度消極或吹毛求疵,一再要求補件。其官僚心態可議,也讓人傻眼。 甚至都已經到「紓困4.0」了,限制繁複、程序繁雜,或掛一漏萬,幫不到該幫的人等問題一再上演。這些源自於執政當局的無能與亂象,完全無法因應動盪迅速的疫情與社會經濟情勢,毫無超前部署、敷衍怠惰不說,凡事甩鍋、政治掛帥、黑箱作業,卻讓民眾承擔所有的後果,大家怎能服氣?
(圖片引用自中時電子報)
- 留言
-
-
盧玉瑛
繳稅一毛錢,都不能少,紓困一分錢,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