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台北市。 37,210 個讚 · 4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682 個打卡次。以「建構多元學習平臺,培育青年成為創新改革的領航者」做為未來施政願景,重視青年人力資源與運用,強調以「正規教育接銜,多元體驗學習」的功能與主體性,業務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
貼文
Let’s Talk — 場邊花絮一目了然
社會上有許多議題值得探討,學生接受「教育」,工作面對「職場」,一起來看看這次又有什麼亮點花絮吧! 【勞權小鬥士】
「畢業即就業,青年就業問題探討」 💬潘雅玲 / 中山醫學大學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專案經理👉
建議勞動勞權專業人員,除法律專業外,跨領域的參與學習也是很重要的經驗,對勞動相關政策與勞資糾紛案例更要有所認識
💬黃進忠 / 中華民國鐵板燒廚藝協會秘書長👉… 更多
以自身跨界照護與廚藝技術士的經歷分享從學界進入業界時應理解業界的需求,認為業界須多瞭解學界訓練的過程,才可減少學用落差
💬賴振民-暴風數位有限公司企劃顧問👉
認為從校園進入社會,自主學習能啟動許多知識經濟的動能,許多畢業青年透過自主學習進化創造出獲利模式與夢想事業 青年有聽見,有話說出來,精彩討論看這裡🔍
💡學用落差層面:
在校園所學內容不夠務實,雖偶有業師提供講座或短期課程但仍過於片斷,缺乏培養整合能力,造成就業無法直接使用
💡勞資不平權層面:
如入職較小型的企業,常還是會遇到違逆勞基法規定的情況,但礙於人際關係,往往只能隱忍或者換工作
💡多元方案讓畢業即就業:
青年建議提升就學期間的業師比例,並且增加體驗型態的模擬面試與履歷教學,可輔助青年無縫接軌順利就業 【尋人啓室工作室】
「外部資源如何「砌合」偏鄉教育?」 💬王琬婷 / 台南市七股區建功國小校長👉
以「建功國小」與「尋人啟室」的協作案例,建議學校設計節令化、在地化的特色課程,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自然共好,創造價值
💬張秀慈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以「我的惡地協作:建立大學與偏鄉協作模式的6部曲」行動故事,透過大學的平臺與能量,結合學校資源與老師的教學創新,將學生帶入實作場域,以成果發表作為對話協作的空間,以一種另類的教育,讓偏鄉可以不同、可以做夢 聽進去講出來,青年想法一次看🔍
💡師資結構層面:投入外部資源來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如數位學伴,帶入科技的運用,讓小孩更願意學習
💡外部資源層面:蒐集地區性的組織資源,如企業、大學的師培中心、教育或宗教團體、社福單位等,並可透過加薪、培訓期拉長、 駐村等引進外部師資,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 活在當下,放遠未來,Talk議起來!
本年度Talk場次即將結束,感謝有志青年的支持與熱愛!
詳細場次花絮請瀏覽官網🔜
https://www.youthhub.tw/lets-talk
#青年好政 #勞動權益 #城鄉教育 #息息相關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