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此與大家互動,讓大家知道本場的農業研發成果、活動訊息及當前重要政策。
如有農業問題,歡迎加本場LINE好友提問喔! http://line.me/ti/p/%40siq7460r 973 花蓮縣花蓮市吉安路2段150號
- 貼文
-
🐂🐂【勤奮的年代】(上)🐂 相信嗎?花蓮農改場已經80歲了!這麼長長的歲月中,有許多努力的身影隱身其中,即使是名技工,亦寫下他的精彩。 饒富奇是花蓮農改場(當時名稱為「花蓮區農林改良場」),改隸農林廳之後首次招募的技工,服務年代久遠。透過他的故事,可以了解農改場早年的運作方式,甚至還能一窺台灣早期一般民眾的生活狀態。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也種雜糧 也養牛🐂… 更多 「我是民國39年進去的,這一做就是37個年頭。」今年92歲的饒富奇,至今依然耳聰目明、身體強建,每天都還下田種菜,家中吃的菜幾乎都是他種出來的。 把回憶拉回到60多年前,他說道,早年的農改場體制非常簡單,只有兩個課室,分別為農藝課、畜牧課,完全沒有現今細分出來的人事、總務、會計等這些課室,都是當時職員兼著做的。 饒富奇是改隸後首次招募的技工,主要負責花生、番薯、大麥、黃麻等雜糧作物的種植。而除了主要業務外,每位技工都還要輪流排班來照顧牛隻。 原來台灣早期耕種大量依賴牛隻,農改場也養了七頭的牛。這七頭牛當中有一頭母牛、兩頭小牛,是有專人照顧且不用工作的,而剩下的四頭牛則是每天負責著吃重的耕種活兒。 🐂看牛有沒有吃飽的場長🐂 輪到值班照顧牛隻時,主要任務就是一早便去割牧草來餵牛,中午則是負責帶牛群去大水溝喝水。 這任務聽起來還算輕鬆,但輪班的技工們沒有一個敢大意。原來是當年的場長李洪郎,是一個個性嚴謹、具有日本精神的人,他每天下班前都會到牛舍去查看牛隻的肚子大小,以確定牛有沒有餵飽?「如果沒有的話,他還會自己牽牛出去吃草呢!」饒富奇回想起這位場長的話:「他常說,牛是代表了農改場的體面,牛如果養得好的話,就代表了農改場的興旺。」 這位場長不僅對牛隻照顧有所要求,對職員也一樣標準嚴格。舉例來說,若是看到職員穿著皮鞋走進場裡,他立刻就會開罵了:「這裡是下田的地方,你是不是念錯科系了?還是走錯地方了?!」當然,在這樣嚴格督導下,沒有職員敢偷懶。 🐂加班的牛隻🐂 當年農改場所屬的土地範圍廣大,即使有四頭牛仍是不夠,牛隻的工作從早排到晚,而當做不完時,牛隻也是要「加班」的,即便晚上也要開工。「牛真的很辛苦啊!人類加班能領加班費,但牛加班得到什麼呢?頂多給牠們多一點的牧草吧!」 即使是60多年前的事了,但饒富奇談起牛隻仍然充滿愛心,在一旁的大女兒饒花蓉便說道,「我爸他從以前到現在,完全不吃牛肉的,因為不忍心!」(明日待續)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