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頁
- 科技部, 台北市。 46,871 個讚 · 32 人正在談論這個 · 6,759 個打卡次。科技部臉書專頁主要為介紹科技政策及分享科技成果。
- 貼文
-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
歡迎 #新海研1號 報到!!
為了推動改善國內海洋研究環境,強化海洋科學研究共用平台,推動研究船汰舊換新,#新海研2號 及 #新海研3號 研究船已於去(108)年竣工交船。新海研1號也已經完工,今天在臺灣國際造船公司(臺船)基隆廠舉行交船典禮🎉🎉🎉
從今天開始,3艘新建的新海研1號、新海研2號、新海研3號及 #勵進研究船,將組成新的 #國家海洋研究船隊。
… 更多
蔡總統特別蒞臨今天交船典禮,展現政府對於我國海洋科學研究的支持與重視。典禮中,請蔡總統為新船致命名頌詞與擲瓶,並見證交船儀式。蔡總統致詞時表示,這次的新海研船隊,從學界開出需求、進行規劃,到台船負責設計和建造,都是台灣造船史的里程碑,也展現出產業界和學術界合作「國船國造」的實力。
吳政忠部長以船東身分在致詞時表示,響應政府「#向海致敬」政策,以 #海洋國家 為核心目標,結合海洋、大氣、地質、衛星等跨領域研究,提升帶動海洋探測技術,培育新一代海洋科研人才,促進海洋永續發展。科技部會攜手 #臺灣大學、#臺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 和 #國研院 及相關部會一起合作推動海洋科學連結到海洋技術及海洋產業 。
新海研1號研究船具備逾40天油水及食物的遠洋研究能力。該船配備船艏氣象塔、動態定位系統,單音束科學魚探測深儀及淺海、深海多音束測深儀及水下定位系統,可進行海上定點及精準的水深與地形研究。
未來新海研1號的研究特色將以大氣/海洋的聯合觀測為主,並規劃建立大氣/海洋聯合船載氣象雷達及海氣象浮標觀測網,進行有關中光層及海底生物與生態等研究。新海研1號將由現有海洋研究船的管理營運學校-臺灣大學-繼續管理營運。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研究對臺灣社會安全、防災及海洋產業的永續發展極為重要,科技部長期推動海洋研究,隨著海洋研究船規模擴大,未來海洋研究的發展方向將以大數據整合、深化區域研究、擁抱藍海等三大主題,透過現代化觀測儀具建立海象浮標陣列科技,亦將聚焦於氣候變遷下海洋酸化、食物鏈、生物幫浦的衝擊、海洋碳、磷、氮循環研究,運用海洋脈動,促進生態系統永續發展;以及利用海洋觀測網提升天然災害預警能力,建立台灣在西太平洋島嶼的科學研究上關鍵地位。
⚓新海研1號-小檔案
船身長:66公尺
船身寬:14.8公尺
總噸位:2155噸
可搭載人數:47人(船員19人+研究人員28人)
續航力:40天
建造船廠:CSBC台船(基隆廠)
- 留言
-
-
陳弘運
img:https://scontent-tpe1-1.xx.fbcdn.net/v/t39.1997-6/11891348_1468909396771551_812400119_n.png?stp=cp0_dst-png_s110x80&_nc_cat=1&ccb=1-5&_nc_sid=ac3552&_nc_ohc=qYl9q7DevcoAX9ocK1-&_nc_ht=scontent-tpe1-1.xx&oh=00_AT9aQ2rN2LEVmhErxI1hj-WN55h7k_LSKgHTJhBbuJ2CIQ&oe=624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