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科技部, 台北市。 46,871 個讚 · 32 人正在談論這個 · 6,759 個打卡次。科技部臉書專頁主要為介紹科技政策及分享科技成果。
貼文
【讓黑夜做自己】
  
聽說今晚台北是「白晝之夜」,號召大眾晚上不要睡,一起到街頭閒晃、體驗各種互動藝術~ 💃🕺🥂🍾
  
其實啊,人類習於在晚上外出活動,也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那之前,有千百年的時間,人們面對的夜晚是個幽邃靜謐的世界,一天的勞動告一段落,該休息了,外頭濃密的黑暗把人們驅趕進屋內隔離,只有宵小會在晚上的外頭出沒。
  
17… 更多 世紀,法王路易十四率先在巴黎街頭掛上燈籠,算是歷史上第一個「官方公共照明系統」;19 世紀末電燈問世,搭配電力系統迅速普及社會,更是大舉翻轉人類的生活作息和娛樂模式。
  
但另一方面,「過度的」照明也產生嚴重的光汙染。多餘的光四處亂竄,不只是影響天文學家看星星,也浪費能源、影響生態。
  
眼看著真正的黑夜快速流失領地,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就出現了── 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2001 年開始推動設置「國際暗空地點」,希望盡力保留星光。
  
該組織推動好幾種認證,像是國際暗空公園、國際暗空自然保育區、暗空島、暗空城、暗空社區等等。
  
目前全世界有 31 個暗天公園,亞洲只有兩個,分別位在韓國英陽郡和日本沖繩縣。
  
而台灣正在爭取成立亞洲第三個暗空公園喔!
  
地點就設在合歡山,今年七月下旬已送件給國際暗天協會,審查時程約需一年半。
  
適當的照明是「照亮回家的路,同時把星辰還給夜空」。想加入「暗黑軍團」、追蹤台灣暗天公園的進度,可以看看 FB 社團「台灣星空守護聯盟」:
… 更多
圖片
留言
  • 科技部
    大家也太嚴肅了~
    這篇文的契機是這樣蹦出來的:
    「欸今天白晝之夜!要不要去玩?」
    「可是我要寫稿QQ」
    … 更多 「不然就寫一篇白晝之夜的科普文啊。」
    「要寫什麼?我沒什麼藝術細胞,寫不出什麼『藝術跟科學結合』這種題材……欸我想到了!白晝之夜聽起來很像要把夜晚弄成白天,但我知道有一群人一直努力要把黑夜弄成黑夜。好就寫這個,我們可以出去取(玩)材(耍)了!」

    嗯,文章就只是單純想讓大家知道「暗天公園」,及其背後神秘的「黑暗組織」而已。

    「打倒愛迪生的邪惡發明」只是小編幼稚的反串說法啦,認真來講,對光的認識與掌握反映了人類文明進程呢:用各種光源點亮夜晚、發射衛星到外太空捕捉遙遠的星光進而分析宇宙組成、用光纖網路串聯全世界等等。
    推薦閱讀〈從「已知用火」到駕馭太陽 紀念光研究一千年〉: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4700

    藝術也運用光線撩撥情感,像「白晝之夜」這樣,透過藝術文化,讓大家探索夜晚的魅力,也很好玩啊。根據2017白晝之夜官網的介紹,活動有三大特色:「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透過多樣化的藝術作品及演出安排,讓人自然接觸藝術,自由穿梭於城市空間之中。

    驅逐光害並不是要大家晚上都不要開燈,而是要避免「過度的」照明。所謂的「過度」大概像這篇文章講的這樣:
    〈在合歡山裝一盞大路燈只影響觀星嗎?不,還有生態災難〉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181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