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家圖書館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台北市。 24,124 個讚 · 324 人正在談論這個 · 51,585 個打卡次。 ●臉書使用注意事項● 貼文回應和訪客留將內容若出現以下情形之一者,逕予以刪除。 (1)挑釁、謾罵、非理性之言論 (2)轉載未經查證之報導...
貼文
【藝術館藏介紹】《曼菲》,向靈魂舞者羅曼菲致敬   不是我選擇了舞蹈,是舞蹈選擇了我。1989年,羅曼菲(1955/9/16-2006/3/24)以十分鐘的旋轉獨舞《輓歌》,在現代舞蹈界揚名立萬,並被《紐約時報》評為「壯麗大氣」,這段舞的表現方式,充分展現羅曼菲對舞者能量展現的體會:舞要跳得好看,就是像在懸崖邊,就要掉下去,但還沒有掉下去的那一剎那!… 更多   《曼菲》是一個思念的故事,也是一首生命輓歌,它是關於重逢,也同時好好說再見的紀錄,影像詩人陳懷恩耗時三年,獻上專屬曼菲的情詩。羅曼菲最大的藝術成就,在於賦予現代舞更強的故事性與社會性,讓現代舞變得生活化、隨和、有共鳴,一如她的勇敢直率,直接打中觀眾的心,而不只是一門深奧的菁英藝術,使原本以為現代舞是艱澀抽象而退避三舍的人,真心愛上這一幀幀用身體述說的故事。   陳懷恩在《曼菲》中,以羅曼菲的舞蹈創作為主軸,透過訪談與影像資料,呈現這位舞者、編舞家與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樣貌,帶領觀眾一起思考創作與生命的關係。5 歲就開始學習舞蹈的羅曼菲,沒有因此就讀相關科系,但台大外文系的背景,讓她擁有與傳統舞者不同的詮釋觀點,在動作表現上能更細膩傳達動作背後的情感與意念,而非淪為技巧上的雕琢。   羅曼菲跳的現代舞,是一個讓很多人覺得「看不懂」的藝術,要用電影來敘述舞蹈這不同類型的藝術,確實備受挑戰,導演陳懷恩也認為,在所有的藝術裡面,舞蹈是最早有的,也是最難被理解及易碎的,繪畫、文學可以讓人看到一幅畫、一本書,然而舞蹈,卻是人走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原本不認識羅曼菲的導演陳懷恩,在拍攝過程中,逐漸發現她為何有這麼多朋友、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懷念她,透過訪談重現他們記憶中的羅曼菲-熱情、沒有架子,但正是這樣的平凡、溫暖會令人難捨,而這些正是羅曼菲最珍貴的人格特質,至於為何片名叫《曼菲》,而不是《羅曼菲》?導演陳懷恩說,他無意用影片來呈現一部羅曼菲的傳記,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她可能都不一樣。   羅曼菲說就這麼一直轉下去,我就自由了,《曼菲》希望用思念來呈現一個人的故事和她走過的路,記憶也會讓生者和逝者永遠融合在一起。 📘題名:曼菲 = Manfei
📒作者:陳懷恩 (攝影), 電影導演
📓索書號:VD 987.81 885
#藝術館藏 #國家圖書館
圖片
留言